膠東公學
膠東公學,1938年8月創辦於山東黃縣(今煙臺市龍口市),1939年2月後幾經輾轉,1945年春停辦,1945年11月26日在萊陽縣(今煙臺市萊陽市)恢復辦學,1946年1月遷至煙臺(今煙臺市芝罘區),1947年9月遷至威海乳山縣,1948年1月停辦。
1946年8月,以膠東公學師範部的基礎成立的膠東師範學校是今魯東大學的前身。
歷史
辦學背景
1937年七七事變後,侵華日軍加快對中國的侵佔。10月,侵華日軍攻入山東,原屬國民政府教育系統的中等學校紛紛停辦或按省教育廳指令南遷,膠東地區的教育陷入停頓和空荒。1937年12月24日,中國共產黨膠東特別委員會在山東省文登縣發動天福山抗日武裝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1938年2月,以理琪為主席的膠東軍政委員會及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部成立,其後逐步建立了相當完整的蓬萊、黃縣、掖縣三縣的抗日民主政權[1]。1938年4月,中共膠東特委在牟平縣馬石店村開會,決定仿照中共中央在延安創辦的陝北公學,在膠東抗日根據地創辦一所中等學校,用來培養適應抗日戰爭和根據地需要的人才[2]。中共膠東特委代理書記曹漫之提議校名定為「膠東公學」。1938年夏,膠東區北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黃縣成立,曹漫之任專員。6月,膠東特委決定立即在膠東抗日根據地籌建膠東公學[1]。
第一次辦學
1938年6、7月間,膠東特委在黃縣召開膠東公學籌建座談會,確立以「實施抗戰教育,培養抗戰建國人才」為辦學宗旨。會後由趙野民、李希珙負責具體組織籌建工作[1]。1938年8月下旬,膠東公學在黃縣縣立中學舊址正式開學,校長由北海行政督察專員、黃縣縣長曹漫之兼任,趙野民為專職副校長,袁志剛任教導主任,常溪萍任總務主任[a],宮維楨負責政治思想工作,張秀珩任女生指導員。膠東公學設立社會科、普通科和師範科,有教師8名,第一期共招學生250人,第二期招生120人[3][4]。
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膠東公學特別支部成立,梁輯卿任書記,宮維楨、常溪萍、趙野民任特支委員。1938年12月,蓬萊縣抗日中學併入膠東公學。中共膠東特委改稱中共膠東區委,膠東公學特支隸屬之。1939年春節前,膠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由掖縣遷至膠東公學校園。1939年2月,侵華日軍佔領掖縣城,黃縣形勢嚴峻,膠東公學和膠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合併後退駐山區。1939年3月,膠東公學停辦。社會班、師範班學生多分配到各單位工作,普通班學生因年齡較小被疏散回家。1940年3月,原膠東公學的部分教職員在掖縣辦短期師範,王純任校長,招生二期共約200人[4]。
第二次辦學
1940年5月,北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曹漫之專員的名義發佈施政綱領,以適應抗日形勢變化,其中包含「實行抗戰教育」的指示。於是,北海區參議會和中共山東第三區委政治部決定撤銷蓬黃聯中與招掖聯中,恢復膠東公學,成立以蘇振民為首的膠東公學籌備組,準備招生復學。然而,1940年6月,青島、煙臺等地數千日偽軍兵分多路對膠東地區的抗日根據地進行20餘天大「掃蕩」,復校籌備組在招遠坡西山遭日軍襲擊,雖無人員傷亡,但受日軍新據點阻隔,復校工作被迫中斷,籌備組人員轉移到掖縣待命[1]。
1940年12月,中共膠東區委決定膠東公學以掖縣短期師範為基礎恢復招收學生。1941年2月,經過中共膠東區委任命,趙野民任校長兼教導處主任,教導處下設科,王純任指導科長,遲劍敏任教學科長,辛紫上任總務主任。校部設在掖縣(今煙臺萊州市)過西村、包上村一帶。1941年3月,指導科長王純率10餘名教工至棲霞黃縣交界處的艾崮山區,在林家村開辦膠東公學北海分班。掖縣校部招生五六十人,北海分校招生六七十人,學校流動辦學,上課有時集中有時分散,借用的民房既當教室,也當宿舍。本校和北海分校分別油印出版了校刊《膠公生活》和《膠公生活北海分班版》。1941年5月19日晨,北海分校遭招遠九曲據點日偽軍襲擊,儘管師生最終得以突圍,但5名學生和1名教師被殺害,4名學生受傷,3名教師傷殘[1][4]。
1941年5月中旬,公學本部為防止日偽軍突襲被迫轉移,在掖縣海神廟與日軍遭遇,所幸全部安全脫險。8月,本部師生奉命從掖縣東遷,在地方武裝的護送下越過日偽封鎖線,到棲霞蒲夼村與北海分班匯合,後一起東遷至位於膠東抗日根據地中心區的牟平縣郝格莊和柳林夼一帶。1941年9月,膠東公學移駐牟海縣、牙前縣交界的鳳凰崖、澇口一帶。至12月,已經陸續招生至300餘人,設師範科兩個班,普通科兩個班,職業科一個班,增加教師12名。1942年1月,為應對日偽軍掃蕩,學校從牟平向文登轉移,在文登、榮成兩縣濱海地區以小隊形式分散學習生活,同時開辦民眾夜校。1942年5月,膠東公學遷回鳳凰崖、澇口一帶[4][1]。1942年7月7日,學校組織學生到馬石店村與群眾聯合舉行「七一」和「七七」紀念活動,活動即將結束時獲悉牟平水道據點的300多日偽軍奔襲而來,膠東公學師生立即組織轉移,但部分滯後跟進的師生在7月8日早晨在轉山頭村附近與敵人遭遇,經日偽軍開槍射擊後,包括帶路老鄉在內的11人當場犧牲,另有4人受傷,傷者中3人因傷重不治犧牲,史稱「七八血案」[2]。1942年8月,膠東公學抗日救國會成立,宮策任主任。1942年9月,根據膠東行政主任公署的決定,膠東公學與膠東女子中學合併,由行署教育處副處長李芸生任校長兼教導主任,趙野民任副校長兼教務主任,辛紫上任總務主任。學校建立黨總支,李芸生任總支書記。1942年冬,為應對日偽軍進行的拉網大掃蕩,膠東公學向東轉移,並將師生疏散在文登、榮成地區的百姓家中,但仍有10餘名師生在大掃蕩中犧牲[3][4]。
1943年春,膠東公學師生在乳山縣珠港一帶集結,終於得以穩定教學,增設高中班,共有500多名師生。1943年3月,牟海縣峒嶺小學併入膠東公學為附屬實驗小學,由遲欣圃任校長,冷棘任教務主任,劉日新任總務主任。1943年4月,膠東公學新建校務委員會,李芸生任主任。1943年7月,膠東公學在牟海縣珠塂村組織書面考試招生,招收新生兩個班100餘人。1943年8月,膠東公學集中到峒嶺村和徐家村一帶,擴大招生至16個班800餘人。1943年12月,膠東公學改稱「山東省立膠東公學」。1944年春,學校師生在珠港一帶開荒種地,解決了糧食和供應不足問題[4]。
1944年夏秋,膠東公學向西轉移至海陽縣高村一帶,海陽中學奉命併入膠東公學,膠東公學設組織科、教務科、總務科,原海陽中學校長孫川四任組織科長主持學校工作,蕭道軍任總支書記並代理組織科工作,於達任教務科長,吳鵾圖任總務科長,合併後有18個班,900多名學生[3]。1944年秋,膠東公學高年級學生被陸續分配工作,多被分配到行政、公安、部隊、聯社和群眾團體等部門。1945年2月,膠東行政公署任命姜守遷為膠東公學校長。1945年3月,膠東公學奉命派30多名師生到舊萊陽中學和十一聯合中學進行改組工作。1945年4月,膠東公學在海陽縣發城村招生[4]。1945年春,膠東行署發佈《膠東區教育工作改革計劃》,為加強幹部教育、開展群眾教育,將教育重點改為成人,膠東公學等學校隨之停辦,膠東公學學生多參軍或從政,少數從事教育[5]。
第三次辦學
1945年7月,舊萊陽中學和十一聯合中學改組完成,稱「膠東區萊陽中學」,原萊陽中學副校長宋景周為校長,馬少波為副校長,羅竹風為教務主任,蕭道軍為總支書記兼副指導主任,吳鵾圖為總務主任。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投降,萊陽中學在海陽縣發城村召開慶祝抗日戰爭勝利大會。9月,萊陽中學遷到萊陽縣紅土崖村、南務村。為了爭取新解放區的青年學生,膠東行署決定重新恢復膠東公學。11月26日,膠東公學在南務村萊陽中學舉行復學典禮。膠東公學恢復原名後,姜守遷任校長,王本賢任副校長,曲力任教導主任,有學生500餘人[5]。設總支委員會,王本賢任總支書記。1946年1月,膠東公學部分師生遷至煙臺,與煙臺東山中學(即原志孚中學)合併,改稱山東省立膠東公學總校[6],校址設在原志孚中學舊址[7]。煙臺師範學校併入膠東公學總校為師範部。1946年3月19日,在原東山中學校址舉行合組典禮。總校由姜守遷任校長,王本賢任副校長,曲力任指導主任,王慕韓任總務主任,朱澤甫兼任師範部主任,張橋任師範部教務主任,王學顏任師範部指導主任。有學生913人,教職工49人。在萊東縣南務村設立山東省膠東公學分校,劉維之任分校校長,夏嘉任教務主任,吳鵾圖任總務主任。1946年4月,山東省膠東公學總校師範部和分校分別開辦小學教師短訓班[4]。1946年8月,以膠東公學師範部的基礎在萊東縣朱嵐村成立膠東師範學校,朱澤甫任校長,有前師和後師共11個班,學生400餘人[5]。
1947年9月,因國共內戰,國民政府軍隊重點進攻膠東,膠東公學總校撤離煙臺。11月30日,膠東公學總校轉移疏散到乳山縣草埠村一帶,同樣遷來的煙臺一中、二中組建臨時煙臺市聯合中學,王俊超任校長,約有師生300人。1948年1月,膠東地區各學校的學生被迫疏散,山東省膠東公學總校和分校奉命停辦[5][6][2][1]。
分科與學制
分科 | 介紹 | 1938年的學制 | 1942年8月改革後 |
---|---|---|---|
社會科 | 以培養幹部為主 | 4個月畢業,戰爭時期多3個月提前畢業 | 初級3年、高級3年,戰爭環境下一般是1至3年 |
師範科 | 培養小學師資 | ||
普通科 | 相當於中學,學員年齡較小 | 半年畢業 |
課程與教材
1943年以前,課程內容以政治教育為中心,同時開設部分文化課程。政治教育包括抗戰教育、民運教育、勞動教育、政治時事教育等。1943年至1944年學校駐牟海縣峒嶺時期,開設有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文化課,但政治教育仍占很大比重[4]。
教材由各科教師和教務處自選自編,由學校出版隊刻蠟紙油印、裝訂成冊。由於物質條件限制,教材經常現印、現發、現教,印刷質量也參差不齊。文化課教材多靠師生搜集,包括之前學校的舊課本,從搜集到的中華書局、開明書店出版課本中選編、改編為教材,以及民運工作過程中從群眾家中發現的課本等。政治課教材完全靠教師編寫。教材講義編寫不及時的話,通常通過教師面授,學生作筆記的方式解決[4]。
教師來源
膠東公學的教師主要有四種來源[4]:
- 原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範學校師生,如閻仲容、姜守遷、鄭銘石等;
- 從部隊抽調的本科學歷幹部或戰士,據統計,其中僅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畢業的便不少於20人;
- 學校周邊地區的教師,如蘇振民、王卓青、孫步唐、於大申、李同聚、叢鶴丹、杜純德、王驥、孫虛谷、田少伯等;
- 由北海專署等機關幹部兼任,如曹漫之、羅竹風、李國屏、胡亦農、張秀珩、遲劍敏等。
評價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譚啟龍稱膠東公學是「培養革命幹部的搖籃」,中共山東省委書記、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蘇毅然稱其為「敵後根據地人才基地」。中共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稱其為「一座革命的熔爐」,認為她的學風和教風是中國共產黨的傳統作風的生動體現,值得後來人學習和借鑑。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姜春雲稱膠東公學「教育結碩果,桃李滿天下」[4]。
相關
山東省立膠東公學總校搬離煙臺後,志孚中學在其原址復校,後經歷山東省立煙臺中學、山東省立煙臺第一中學等歷史階段,於1950年改名山東省煙臺第一中學至今[6][8]。
1948年10月,源自膠東公學師範部的膠東師範學校在萊陽南大寺街西仙遊宮復校,12月改名為山東省萊陽師範學校。後歷經萊陽師範專科學校、煙臺師範專科學校、煙臺教師進修學校、煙臺師範學院等歷史階段,2006年更名為魯東大學,被認為是膠東公學的延續[5][1]。
紀念
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濱海新區白沙灘鎮宮家村建有膠東公學歷史陳列館[9]。
備註
參考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胶东公学的创办与发展. 魯東大學. [2022-01-12].[失效連結]
- ^ 2.0 2.1 2.2 胶东公学:战火中的红色学校. 山東抗日紀念館. 2015-06-23 [2022-01-12].
- ^ 3.0 3.1 3.2 战斗的胶东公学掠影. 魯東大學. [2022-01-12].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第二章 胶东公学(1938年8月—1946年5月). 魯東大學. [2022-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3).
- ^ 5.0 5.1 5.2 5.3 5.4 我所了解的胶东公学. 魯東大學校報 (403). [2022-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2).
- ^ 6.0 6.1 6.2 芝罘区情资料库 芝罘区志 第二十五卷 教育 第二章 中等教育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山東省情資料庫. [2022-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 ^ 教育兴国 使命在肩 守正创新 追求卓越. 水母網. [2022-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 ^ 高寧新. 各級學校名稱——不應再加"×立"字樣. 人民教育. 1953, (04): 57.
- ^ 办学十年,胶东公学在烽火中播撒红色种子. 威海新聞網. 2021-09-09 [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