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施奈德曼圖
納西-施奈德曼圖(英語:Nassi–Shneiderman diagram,NSD),簡稱NS圖或盒圖,是結構化編程中的一種可視化建模[1]。NS圖是在1972年由艾薩克·納西及其學生本·施奈德曼提出。[2]。NS圖類似流程圖,但所不同之處是NS圖可以表示程式的結構[3]。DIN 66261是NS圖的相關標準。
簡介
依從上到下的設計,待處理的問題會分解成一些較小的副程式,最後只有簡單的敘述及控制流程結構,NS圖對應了上述的思維,利用巢狀的方塊來表示副程式。NS圖中沒有對應Goto指令的表示,和結構化編程中不使用GOTO的理念一致。NS圖的抽象層次接近結構化的程式碼,若程式重寫,NS圖就需重新繪製,不過NS圖在簡述程式及高階設計時相當方便。
NS圖幾乎是流程圖的同構,任何的NS圖都可以轉換為流程圖,而大部份的流程圖也可以轉換為NS圖。其中只有像Goto指令或是C語言中針對迴圈的break及continue指令無法用NS圖表示。
圖示
程式方塊
程式方塊表示不需再分解的基本步驟,當流程進行到一程式方塊時,會進行程式方塊中的動作,然後移至下一個方塊。
分支方塊
分支方塊可分為二種,第一種是簡單的真/假分支方塊,對應if
指令,會有二個對應的路徑,根據條件是否成立,決定後續執行的程式。
第二種是多重分支方塊,當使用類似C語言的switch
指令,依運算式結果要從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路徑中選擇一個時使用,此方塊一般會有許多對應的選項和其對應的子程式。
測試迴圈方塊
測試迴圈方塊允許程式執行一個或一組特定程式,一直到一特定條件滿足為止。測試迴圈方塊可分為二部份:左側長條狀部份和方塊上方(或下方的)的測試條件部份相連辺,測試迴圈方塊內部的方塊則是迴圈中可能要執行多次的程式。
測試迴圈方塊可分為二種:先測試的迴圈方塊及後測試的迴圈方塊。二者的差異是條件判斷次序的先後。在先測試的迴圈方塊中,在執行迴圈前會先判斷特定條件是否成立,若成立,才執行迴圈內的程式,之後再重新判斷條件是否成立,若成立,再執行迴圈內的程式……,只要特定條件不成立,就結束迴圈內的程式,繼續執行後續的程式。由於在迴圈開始時就判斷條件是否成立,有可能在迴圈內程式完全未執行過的情形下就結束迴圈,繼續執行後續程式。
後測試的迴圈方塊會先執行一次迴圈內的程式,之後判斷特定條件是否成立,若成立,才執行迴圈內的程式……。後測試的迴圈方塊中,迴圈內的程式至少會被執行一次。
參見
參考資料
- ^ Hans-Georg Fill (2009). Visualisation for Semantic Information Systems. p.32
- ^ Ben Shneiderman (2003). A short history of structured flowcharts (Nassi-Shneiderman Diagrams). Webdoc draft: May 27, 2003. (Sour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Rolf Isermann (1988). Automatic Control: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triennial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 Munich,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27–31 July 1987, Volume 10;Volume 14. p.89
外部連結
- A short history of structured flowcharts (Nassi–Shneiderman Diagram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Ben Shneiderman
- Atego's BlueRiverX3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Nassi–Shneiderma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C and C++
- Structoriz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Nassi–Shneiderman diagram-editor for Linux, Mac OS X & Microsoft Windows, released under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 Struktograa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Nassi–Shneiderman diagram-editor for Microsoft Windows, proprietary application (Dutch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