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內角
縣內角是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是舊時學甲十三莊中下社莊頭裏的角頭聚落之一,屬於學甲慈濟宮代表八選區中的下角選舉區,目前的行政區為學甲區仁得里。[1][2]
地理位置
聚落位於位在學甲市區的南邊,約在今日聖恩外科婦產科醫院的民權路一帶,西邊與溪仔墘緊鄰即171號線道路,東邊則為臺19號道路。[3][4]
聚落脈絡
縣內角(臺灣話:Kuān-lāi-kak)乃為明鄭時期,由來自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金門烈嶼十八都馬朝巷陳卯所拓墾之地,其後分有5房而繁衍發展,原莊頭曾達到50來戶。起初聚落稱為「縣內仔」,乃因為來此聚落開墾的先祖皆是自中國福建同安縣內地區,之後因漸漸形成角頭聚落故又稱縣內角。[5]
其後,縣內角又與鄰近溪仔墘、姓周角、三塊厝等幾個小莊頭聚落,合成一個現代化的行政「里」。至於各個小聚落的由來 : 溪仔墘因早年有小溪流從此地流入將軍溪,住民沿溪岸而居故名。而姓周角則是該聚落周姓莊民居多者故稱之。三塊厝則是該莊頭起始之初,僅只三五戶人家搭建草寮居住,所以便稱為三塊厝。至於縣內角的稱呼,則是因開莊的祖先們皆為同樣來自同安縣的同鄉,其中又以陳、謝兩姓居多。[6][4]
交通
縣內角聚落雖小,然因緊鄰於學甲鬧區正南方,故而其聯外交通甚為發達,主要有臺19號與南市171號兩線道路,分別經過該聚落東西兩邊。
臺19號道路在進入本地後稱為華宗路,乃是為紀念學甲聞人陳華宗而命名,其又一名稱為中央公路,道路沿着莊頭東邊外圍稍微偏東南而下。[6]另外,縣171號兩線道路在8K+500M 處指表為學甲,而這裏指的是學甲鬧區,其範圍大抵西起信義路,東至中華路(即東外環),北則起於三連路,南至寶發路(南外環),涵蓋面積約有4平方公里,若以學甲慈濟宮為中心,傳統角頭各居一方,可細分為:東、南、西、北、中等五個生活區域,而其中縣內角則位於南邊區域。而也基於慈濟宮是學甲地區公認的地區廟宇,故也稱其為公廟或者大廟。[5]
宗教
太安宮(又稱太子壇)位於學甲民權路上,是縣內角聚落的角頭廟宇,主祀為中壇元帥,其陪祀則為虎爺將軍。縣內角中壇元帥,為陳氏先祖陳卯,由福建泉州同安縣金門烈嶼十八都馬朝巷奉請渡海來臺,最早起於明鄭時期時攜眷追隨鄭成功軍隊,從當時起迄今已有三百餘年。然祀奉時初期並無建廟祀奉,而是以筊選出次年的值年爐主,並且將神祇金身輪流奉請祀於爐主家中。直至1999年中壇元帥聖誕時,方才有提議於今日現址動土興工廟宇,並且定廟名為太安宮,2001年又雕鎮殿的中壇元帥金身,並於同年5月17日舉行開光點眼儀式。[1] [7] [8] [9]
產業
因縣內角緊鄰學甲市場又與大廟(慈濟宮)相近,兩處鬧區本來往的人潮流動甚為繁多,加上不時也有外來的遊客在此駐足逗留,所以此聚落生活機能與商業功能利益甚大,故而此地居民多以從商開設店面(鋪)為主。
參考資料
- ^ 1.0 1.1 黃 , 文博 . 南瀛刈香誌 . 臺南 :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1994 : 25–29. ISBN 957-00-2651-0.
- ^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學甲區 13.
- ^ 黃 , 文博 . 倒風內海及其庄社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3 : 245–269. ISBN 978-986-03-5211-5.
- ^ 4.0 4.1 黃 , 文博 .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 臺南 : 臺南縣政府 . 1998 : 20–81. ISBN 9789570212020.
- ^ 5.0 5.1 黃 , 文博 .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4 :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 ^ 6.0 6.1 陳 , 桂蘭 . 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87–126. ISBN 978-986-04-3023-3.
- ^ 太安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08-03] (中文(臺灣)).
- ^ 飲水思源薪火相傳 學甲慈濟宮舉辦甲辰年香科上白礁謁祖遶境活動. Yahoo News. 2024-04-17 [2024-08-03] (中文(臺灣)).
- ^ 張毓翎. 「學甲上白礁」3天遶境登場 王金平受邀擔任主祭官. 中時新聞.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