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網絡友誼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網絡友誼(英語:Internet friendship)是指人與人透過互聯網上發展出來的友情,在許多情況下、只是透過互聯網互相了解,與筆友有相似之處,但不僅是透過文字,也可以透過聲音、影像或虛擬角色。

爭議

最常見的爭議是,與一個無法面對面的人是否能建立友誼,友誼的定義是否被曲解。在網絡世界中沒有了影像聲音的判斷,很難量測一個人的情感感覺,而且也很難避免其高度的欺騙可能,人們很容易依自己想法去塑造不同身份與個性。

支援網絡友誼的這方則認為,爭論是否有看到對方的影像對於友誼建立是無關緊要的,沒有見到對方,反而對友誼有所增益,彼此不用在乎是否有更多期望,也更容易解開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偽裝。在網絡上,人們會透過你的言談、帳號稱謂,去判斷你的個性。就如同筆友,由於網絡上的言談自由,因此有許多人比平時更勇於發言,甚至是以具條理或邏輯性的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此外,針對那些「友誼應建立在面對面的基礎上」論點,也有「視對方臉色更改友誼」的疑慮,那是否就是真實的友誼呢?這一點也很容易有所爭議,不見得就能拿來評論網絡友誼的真實性。

然而FacebookWhatsapp微信LINE這些社交網站即時通訊軟件興起後,從網絡友誼發展成真實朋友,甚至結為情侶、組織家庭等情況已屢見不鮮,雖然上一輩人們認為網絡交友存在危險,但是成功從網絡交友發展成知己、情侶甚至結婚的個案在現今社會已多不勝數。[來源請求]

網友見面

網絡結識的朋友,有的人不選擇見面只保持在網絡上聯絡,而有的人會選擇線下見面,發展成生活中的朋友,甚至是戀人。

中國大陸網絡用語中,男同志與男同志網友在網絡上認識後,線下第一次見面,可以稱之為「面基[1][需要較佳來源][原創研究?]。後來其他網民借鑑了這個詞,不限男女不限人數的網友在網絡上認識後,線下見面或聚會,也可以稱為「面基」[2][需要較佳來源]

網戀的情侶線下第一次約會,則可以稱之為「奔現[3]

探討

網絡友誼在今日已被許多社會學家探討,可參看《虛擬化身:網絡世代的身份認同》(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1995年出版,由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撰寫;ISBN 9573236486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