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粉絲行動主義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粉絲行動主義(英語:Fan activism)指由粉絲文化本身衍生的公民參與與政治參與的形式,一般是出於響應粉絲共同利益,通常經由現有粉絲行為和關係的基礎架構進行,往往由流行和參與式文化的隱喻進行架構[1]。它利用粉絲群體的熱情和共鳴提升在社會層面中的意識,或是反過來支持由粉絲目標所傳達的理念。粉絲行動主義的崛起是新媒體產生的結果[2][3],故被認為「不只是政治關注和文化之間的融合,而是更像政治行動主義的行為,儘管目的是達成非政治結果[3]。」即便如此,2012年進行的一項定量研究表明,青年人在線上參與利益驅動的活動英語interest-driven activities,與他們日後在生活中的公民參與,在統計層面上有着顯著的關係[4]

粉絲行動主義的例子包括社會平等的活動,例如少數群體在娛樂媒體中的代表[5]、為有共同理念的組織籌款[6]、為電視節目的續集[7]或體育隊[8]發起行動,以及從商業剝削和侵犯版權指控中捍衛粉絲作品英語fan labor[9][10]。粉絲可能會被動員去支持這樣的誘因,來響應名人的支持[11][12],然而活動人士也可以藉助內容世界和類似粉絲的行動,作為重新配置政治參與的資源,例如現實中的人權組織曾利用電影《阿凡達》的意象和比喻,吸引主流媒體關注約旦河西岸巴勒史坦比林英語Bil'in[13]和印度奧里薩邦的村莊[14]

知名的粉絲行動主義組織包括哈利波特聯盟英語Harry Potter AllianceFans4Writers英語Fans4WritersNerdfighteria英語Nerdfighteria再創作組織

歷史

粉絲行動主義最初出自希望留存最喜歡電視節目的粉絲。1969年,比約(Bjo)和約翰·特林布爾(John Trimble)發起書信活動,「拯救《星空奇遇記》」,確保這個節目能有更多的後續劇集。後來,《星際之門:SG-1》的粉絲迅速在網上回應節目取消的傳聞。這種情況下,粉絲們可以用從各大網站找到的情報,了解電視台為電視節目做決定的方式,為電視節目的後續作論證。而這種粉絲行動是否象徵傳統行動主義引起了爭辯。粉絲行動主義儘管被粉絲和一些政治學者視作文化行動主義的形式,卻經常受文學作品冷落,「暗含高級和低級文化之間的剩餘區別」。金·羅丹貝利將烏托邦人文主義哲學與科幻小說聯繫起來,進一步利用科幻小說支持性別和種族平等,為粉絲活動人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5]

粉絲行動主義的崛起是新媒體產生的結果[2][3],故被認為「不只是政治關注和文化之間的融合,而是更像政治行動主義的行為,儘管目的是達成非政治結果[3]。即便如此,2012年進行的一項定量研究表明,青年人在線上參與利益驅動的活動英語interest-driven activities,與他們日後在生活中的公民參與,在統計層面上有着顯著的關係[4]。最近有指參與生命大遊行英語March for Our Lives的學生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鄧不利多的軍隊有密切聯繫[16]

相關團體

粉絲行動組織多為推動社會變革創造平台,其中下列三個組織吸引了大量的研究。

哈利波特聯盟

哈利波特聯盟英語Harry Potter Alliance由支持醫官健康(Doctors for Health)、新聞自由組織英語Free Press (organization)同志與非同志聯盟等多個組織的10萬多名會員組成。該運動於2005年由非營利組織安德魯·斯拉克(Andrew Slack)成立,它將哈利波特與佛地魔的鬥爭與整個社會的目標相提並論,挑戰壓迫邊緣化群體的主導權力結構。聯盟一直以來積極幫助需要經濟援助的人士。2010年海地地震後,聯盟籌集了約12.3萬美元,調配五架提供醫療資源的貨運飛機。聯盟還將成員組合成四個霍格華茲學院,加強組織的團結度,鼓勵成員散播社會和政治議題的意識。和《哈利波特》一樣,這些學院根據它們所啟發的變革以及對直接行為的鼓勵,在積分上進行競爭[15]

跨種族演出運動

2010年真人電影《神風終極戰士3D》上映後,促進荷里活電影產業種族多樣性的跨種族演出運動(Racebending Movement)產生。該片被批利用白人演員扮演主要為亞洲血統的主要角色。為了抗議這種用白人飾演非白人角色的行為,有粉絲群體成立Racebending.com網站,倡導公平表現少數群體。在該網站,大量用戶發表評論,激起活躍的社區成員之間的辯論[5] 。該運動還強勢登陸Tumblr,有色人種的用戶紛紛扮演蝙蝠俠妙麗·格蘭傑盧克·天行者等傳統白人角色[17]

書呆子戰士

漢克英語Hank Green約翰·葛林一年下來每隔一天發佈一段視頻到YouTube的《兄弟會2.0》(Brotherhood 2.0)計劃於2007年大獲成功後,成立了書呆子戰士英語Nerdfighteria組織。與哈利波特聯盟和跨種族演出運動不同,書呆子戰士群體不僅致力於促進變革,反而有多方面的創意輸出,在其中融合了音樂,小說和其他形式的具有挑戰性、惡作劇和遊戲性的媒體。例如,該組織的「正面惡作劇計劃」(Positive Pranking Project)製造了許多類似於約翰·葛林小說《紙上城市》和《尋找阿拉斯加英語Looking for Alaska》中惡作劇的戲法。格林的著作和書呆子戰士的共性,包括建立可以增強對他人、智力和哲學信仰、文字遊戲的尊重,同時每個人都擁有一個更美好世界的環境[18]

參見

參考資料

  1. ^ Jenkins H and Shresthova S. (Eds.) 2012. Up, up and away! 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fan activism. Transformative Works and Cultures. Volume 10.
  2. ^ 2.0 2.1 Jenkins H.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YU Press. 2006.
  3. ^ 3.0 3.1 3.2 3.3 Earl J and Kimport K. Movement societies and digital protest: Fan activism and other nonpolitical protest onlin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2009.
  4. ^ 4.0 4.1 Kahne, Joseph; Lee, Nam-Jin; Feezell, Jessica T. The Civic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Online Participatory Cultures among Youth Transitioning to Adulthood.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olitics. 2013-01-01, 10 (1): 1–20. ISSN 1933-1681. doi:10.1080/19331681.2012.701109. 
  5. ^ 5.0 5.1 Lopez L. K. Fan activists and the politics of race in The Last Airbender. Sage. 2012.
  6. ^ Bennett L.'If we stick together we can do anything』: Lady Gaga fandom, philanthropy and activism through social media. Taylor and Francis LTD. 2014.
  7. ^ Scardaville M. C. Accidental activists: Fan activism in the soap opera community. Thomson Reuters. 2014.
  8. ^ Moller M. Grassfoots ethics: The case of souths versus news corpor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9. ^ McLeod K. Confessions of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nger Mouse, Mickey Mouse, Sonny Bono, and my long and winded path as a copyright activist-academic. Taylor and Francis LTD. 2005.
  10. ^ Bukart P. Music and Cyberliberties.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10.
  11. ^ Bennett, Lucy. Fan activism for social mobiliza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ransformative Works and Cultures. 2012-06-15, 10. ISSN 1941-2258. doi:10.3983/twc.2012.0346 (英語). 
  12. ^ Jung, Sun. Fan activism, cybervigilantism, and Othering mechanisms in K-pop fandom. Transformative Works and Cultures. 2011-03-31, 10. ISSN 1941-2258. doi:10.3983/twc.2012.0300. 
  13. ^ Brough, Melissa M.; Shresthova, Sangita. Fandom meets activism: Rethinking civic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ransformative Works and Cultures. 2011-03-30, 10. ISSN 1941-2258. doi:10.3983/twc.2012.0303. 
  14. ^ Deuze, Mark. Survival of the mediated. Cultural Science Journal. 2010-01-01, 3 (2). ISSN 1836-0416. doi:10.5334/csci.33 (英語). 
  15. ^ 15.0 15.1 Jenkins, Henry. "Cultural acupuncture": Fan activism and the Harry Potter Alliance. Transformative Works and Cultures. 2011-03-31, 10. ISSN 1941-2258. doi:10.3983/twc.2012.0305. 
  16. ^ Sklar, Rachel. Harry Potter inspired the Parkland generation. CNN. [2019-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17. ^ Gilliland, Elizabeth. Racebending fandoms and digital futurism. Transformative Works and Cultures. 2016, 22 [2020-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18. ^ Wilkinson, Lili. Nerdfighters, "Paper Towns," and heterotopia. Transformative Works and Cultures. 2012, 10 [2020-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