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
1740至1742年,普魯士王國與奧地利大公國爆發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德語:Erster Schlesischer Krieg),最後普魯士王國取勝,從奧地利大公國割佔大部分西里西亞地區(今波蘭西南部)。西里西亞、摩拉維亞和波希米亞是兩國交手的主戰場,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重要戰區。腓特烈大帝統治的普魯士和瑪利亞·泰瑞莎領導的奧地利在18世紀中期共發生三次西里西亞戰爭,均以普魯士控制西里西亞告終。
此次戰爭沒有直接的導火索,普魯士以數百年前王朝擁有部分西里西亞充當戰爭藉口,現實政治和地緣戰略因素也是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瑪利亞·泰瑞莎繼承哈布斯堡君主國統治權引發爭議,為普魯士增強實力對抗薩克森和巴伐利亞等競爭對手創造條件。
1740年末,普魯士揮軍入侵哈布斯堡西里西亞引發戰爭,普魯士最後贏得勝利,雙方於1742年簽署《柏林條約》,承認普魯士佔有大部分西里西亞和部分波希米亞。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還在繼續,短短兩年後,西里西亞的衝突將兩國再度拖進戰爭。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以哈布斯堡君主國出人意料地敗給日耳曼小國告終,奧地利和普魯士從此走上對抗道路,改變此後一個多世紀的日耳曼政治走向。
背景
18世紀初,統治勃蘭登堡-普魯士的霍亨索倫王朝宣稱對哈布斯堡王朝西里西亞眾多公國擁有主權,西里西亞人口稠密、經濟繁榮,與普魯士位於勃蘭登堡侯國的核心領土接壤[1]。西里西亞為王國統治提供豐富的稅收、工業產出(特別是礦業)和兵源,而且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奧得河上遊河谷在勃蘭登堡侯國、波希米亞王國與摩拉維亞侯國間形成天然軍事通道,佔領當地就能威脅鄰國。西里西亞還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東北邊界,控制這裏就能限制波蘭立陶宛聯邦與俄羅斯帝國對日耳曼地區的影響。[2]
勃蘭登堡-普魯士的領土主張
1537年,皮亞斯特王朝的西里西亞公爵弗里德里克二世·萊格尼察與霍亨索倫王朝的勃蘭登堡選侯約阿希姆二世·赫克托爾簽署條約,承諾如果西里西亞的皮亞斯特王朝滅亡,萊格尼察公國、沃武夫與布熱格公國就劃歸勃蘭登堡侯國的霍亨索倫王朝。不過,哈布斯堡王朝的波希米亞國王費迪南一世(西里西亞封建領主)不接受上述條約,向霍亨索倫王朝施壓要求廢除,但條約仍是勃蘭登堡-普魯士領土主張的重要理由[3]。1603年,勃蘭登堡選侯約阿希姆·腓特烈從堂叔祖勃蘭登堡-安斯巴赫邊疆伯爵格奧爾格·腓特烈一世名下繼承西里西亞雅格恩多夫公國,任命次子約翰·格奧爾格任公爵[4]。
1618年波希米亞起義後三十年戰爭爆發,約翰·格奧爾格聯合波希米亞各等級反抗信仰天主教的神聖羅馬皇帝費迪南二世統治[5]。1621年天主教勢力贏得白山戰役後,費迪南二世吞併雅格恩多夫公國,約翰·格奧爾格去世後也拒絕把公國歸還公爵繼承人,但勃蘭登堡的霍亨索倫王朝仍然自稱雅格恩多夫公國合法政權[6]。1675年,「大選侯」腓特烈·威廉宣稱,利格尼茨公爵格奧爾格·威廉去世後,萊格尼察、沃武夫與布熱格公國應劃歸勃蘭登堡侯國,但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沒有理睬,土地歸皇帝所有[7]。
1685年,奧地利大公國投身大土耳其戰爭,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將西里西亞飛地施威布斯控制權送給「大選侯」腓特烈·威廉,換取對方放棄霍亨索倫王朝對西里西亞的領土主張,同時提供軍事援助對抗土耳其人。「大選侯」之子勃蘭登堡選侯腓特烈三世即位後,利奧波德一世在1694年重新佔領施威布斯,聲稱這片領土只是送給「大選侯」,腓特烈·威廉去世後就能收回[8],腓特烈三世還是親王時曾私下同意利奧波德一世收回施威布斯,以此償還欠下利奧波德一世的部分債務[9],但即位後他拒絕上述約定,重申霍亨索倫王朝對雅格恩多夫公國領土和西里西亞皮亞斯特王朝遺產的主張[8]。
奧地利領地繼承權戰爭
父祖兩代人過後,霍亨索倫王朝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在1740年5月即位,不久就計劃對西里西亞出手[10]。腓特烈二世認為霍亨索倫王朝的主張合理[1],他從父親手中繼承的普魯士陸軍規模龐大、訓練有素,王室財富充足[11]。奧地利陷入財政危機,軍隊在1737至1739年奧土戰爭的表現不佳,而且一直沒有強化或改革[12]。歐洲戰略形勢有利於主動進攻奧地利:英國和法國忙於詹金斯的耳朵戰爭,瑞典準備和俄羅斯開戰[13]。巴伐利亞與薩克森的選侯對奧地利也有領土主張,很可能加入攻勢[1]。霍亨索倫王朝的領土主張提供合法戰爭藉口,但現實政治與地緣戰略對戰爭爆發推動更大[14]。
1740年10月,來自哈布斯堡的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六世駕崩而且沒有留下男性繼承人,為勃蘭登堡-普魯士提出領土主張創造機遇。查理六世頒佈的《1713年國事詔書》規定長女瑪利亞·泰瑞莎即位,他去世後,瑪利亞·泰瑞莎開始統治奧地利、波希米亞王冠領地,還有哈布斯堡君主國境內的匈牙利領土[15]。查理六世在世時,各帝國政治體普遍認可《1713年國事詔書》,但他駕崩後普魯士、巴伐利亞和薩克森馬上提出異議[16]。
腓特烈二世把女人繼承奧地利視為爭奪西里西亞的好時機,在1740年寫給伏爾泰的信中聲稱這是「舊政治制度徹底變革的信號」[10]。他宣稱西里西亞不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世襲領土,而是封建帝國的私產,所以《1713年國事詔書》不適用。腓特烈二世還稱,父王腓特烈·威廉一世曾以同意國事詔書為條件,換取奧地利承諾支持霍亨索倫王朝對萊茵蘭於利希公國與布熱格公國的領土主張,但一直沒有落實。[17][18]
巴伐利亞選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和薩克森選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二世均與哈布斯堡王室資深支族、瑪利亞·泰瑞莎的堂姐結婚,利用裙帶關係把他們對沒有男繼承人的哈布斯堡領土主張合理化[11]。統治共主邦聯波蘭地區的腓特烈·奧古斯特二世對掌控西里西亞、將統治的兩大領土連成一體特別感興趣(連成一體後就能基本包圍勃蘭登堡),所以繼承人爭議為攻打奧地利創造機遇時,腓特烈出於擔憂沒有採取行動[1]。
走向戰爭
普魯士重提對西里西亞的領土主張並厲馬秣兵之際,歐洲其他強權不甘人後。巴伐利亞選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要求繼承帝位,並對哈布斯堡的波希米亞、上奧地利和蒂羅爾提出領土主張;薩克森選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二世對摩拉維亞和上西里西亞提出領土主張[19]。西班牙王國和拿坡里王國都希望佔領哈布斯堡擁有的意大利北部;法國是哈布斯堡的老對手,打算奪取奧屬尼德蘭[20]。科隆選侯與普法茨選侯組成寧芬堡聯盟,旨在削弱乃至摧毀哈布斯堡君主國及其在日耳曼各侯國的統治地位[16]。
大不列顛(與漢諾威選侯國組成共主邦聯)支持奧地利,薩丁尼亞王國與荷蘭共和國之後都站在奧地利一邊;瑞典是法國的盟友,女皇伊利沙伯統治的俄羅斯帝國與瑞典開戰,間接支持奧地利。瑪利亞·泰瑞莎在戰爭早期的首要目標是維護世襲帝位和領土,其次是為丈夫洛林公爵弗朗索瓦·埃蒂安當選神聖羅馬皇帝爭取支持,捍衛家族在日耳曼的傳統優勢地位。[16]
10月20日查理六世駕崩,腓特烈二世馬上決定先下手為強,於11月8日下令動員普魯士陸軍,12月11日向瑪利亞·泰瑞莎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割讓西里西亞[21]。他承諾只要瑪利亞·特蕾西亞同意就不會攻擊哈布斯堡王朝,同時願支付大筆賠償金[22],承認《1713年國事詔書》,並在御選投票支持瑪利亞·泰瑞莎的丈夫。腓特烈二世沒有等待答覆,直接率軍攻入西里西亞。[21]
作戰和科技手段
歐洲近世戰爭大量採用火器與傳統利器結合。18世紀歐洲陸軍以配備滑膛燧發火槍和刺刀的步兵為主,騎兵通常攜帶軍刀和手槍或卡賓槍;輕騎兵大多用於偵察、掩護和戰術通信,重騎兵充當戰術後備隊或部署震懾攻擊;滑膛大砲提供火力支援並在攻城戰發揮重要作用[23]。這段時間的戰略主要關注關鍵要塞,以便控制周圍的地區和道路,所以武裝衝突大多伴隨曠日持久的圍困戰,決定戰局的野戰極少。不過,腓特烈二世對野戰的重視程度遠超同時代其他戰略家。[24]
西里西亞戰爭與18世紀歐洲絕大多數戰爭一樣屬於所謂的「內閣戰爭」,各國供養並出動紀律嚴明的正規軍,為主權國家利益而戰。侵佔敵方領土後通常會定期徵稅和勒索,但與上個世紀相比,針對平民的大規模暴行極其罕見。[25]軍隊規模太大,無法單靠覓食和掠奪維持曠日持久的戰役需要,故而軍事後勤成為決定戰果的關鍵因素。軍用物資集中存放並以輜重車隊運輸分配,但這些車隊難以防範敵方突襲。[26]軍隊在冬天基本無法作戰,天氣轉冷後往往就要安營紮寨,等待回春再繼續戰鬥[23]。
戰事歷程
1740至1741年:西里西亞戰役
1740年12月初,普魯士陸軍沿奧得河岸悄悄集結,12月16日,腓特烈二世不宣而戰,揮軍越過邊境攻入西里西亞[27]。普魯士軍隊有兩個軍,共2.7萬軍人,西里西亞的奧地利守軍僅八千[28]。奧地利軍隊的抵抗薄弱而且缺少要塞,普軍長驅直入,1741年1月2日就在毫無抵禦之下攻佔首府布雷斯勞[29][30]。1月9日,奧勞的要塞同樣放棄抵抗落入普軍之手[31],隨後用於部隊過冬[32]。1741年1月底,西里西亞全境基本落入普魯士掌控,奧地利剩下的據點格洛高、布熱格和尼斯被圍[21]。
1741年初,普軍離開過冬營地開始春季戰役,安哈爾特-德紹侯爵利奧波德二世3月9日突襲佔領格洛高。3月下旬,威廉·萊因哈德·馮·內珀格率領兩萬奧地利將士從摩拉維亞跨越蘇台德山脈,並在4月5日為尼斯解圍[33],普軍隨即調動主力部隊攔截[34][35]。4月10日,兩軍在莫爾維茨附近交戰,庫爾特·馮·施威林陸軍元帥率領普魯士大軍在莫爾維茨會戰阻止奧軍繼續推進。雙方傷亡都很慘重,腓特烈二世一度接受施威林的建議逃離戰場以免被俘,但普軍一直守住戰線,後來宣稱取勝。[36]5月4日,布熱格投降[37],普軍主力部隊隨後幾個月在尼斯附近紮營,與內珀格的奧地利將士對壘,但基本沒有交手[38]。
1741年中期談判
奧地利的反擊在莫爾維茨受阻,其他列強膽氣大振,揮軍進攻面臨圍困的大公國,原本的地域衝突擴大,後來發展成奧地利領地繼承權戰爭[39]。法國在《布雷斯勞條約》談判期間於6月5日宣佈支持普魯士佔領西里西亞[40][41],7月又加入《寧芬堡條約》,與西班牙一起承諾支持巴伐利亞對奧地利的領土主張。8月15日,法軍開始跨越萊茵河[19],在多瑙河與巴伐利亞部隊會合後朝維也納進軍[42],配合西班牙-拿坡里部隊進攻意大利北部的奧地利據點[43]。曾是奧地利盟友的薩克森此時倒向法國[44],英國宣佈中立,以防法國和普魯士攻擊漢諾威[45]。
面臨領土全面瓜分的瑪利亞·泰瑞莎此後幾個月重整軍隊,準備反擊。她從東部領土招募新軍,並於6月25日在普雷斯堡加冕匈牙利女王,是為瑪麗亞二世[46]。同年八月她在低地國家向腓特烈二世提出妥協,只要普魯士撤出西里西亞就支付賠償,但馬上被拒[47]。奧地利多面遇襲,法國與巴伐利亞聯軍9月14日佔領林茨並經過上奧地利,十月已到維也納附近,同時薩克森人入侵波希米亞[19]。奧地利四面楚歌之際,腓特烈二世開始在布雷斯勞與內珀格秘密和談,同時繼續公開支持寧芬堡聯盟[48]。
法國是普魯士的盟友,但腓特烈二世不希望法國或巴伐利亞在奧地利一敗塗地後君臨日耳曼[48]。經過英國的敦促和調解[19],奧地利與普魯士於10月9日秘密達成停戰協定,交戰雙方繼續在西里西亞停留但中止敵對行動,奧地利需在年底前割讓下西里西亞換取全面和平[49]。內珀格統領的奧地利部隊接下來撤離西里西亞抗擊西線入侵,並在11月上旬經過偽裝放棄尼斯,把西里西亞全境拱手讓給普魯士[50][51][52]。
1741至1742年:波希米亞-摩拉維亞戰役
十月中旬,巴伐利亞選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與法國盟友在維也納附近紮營準備圍困,但又擔心薩克森和普魯士會佔領部分波希米亞,對他在當地的領土主張不利[19]。法國也決定暫不進攻維也納,只想削弱而非摧毀奧地利[53]。10月24日,兩軍揮師北上前往布拉格。巴伐利亞、法國和薩克森軍隊11月包圍布拉格並在11月26日攻陷,卡爾·阿爾布雷希特12月7日自立波希米亞國王[19]。11月上旬,腓特烈二世與腓特烈·奧古斯特二世談判定下普魯士西里西亞和薩克森摩拉維亞的邊界[54],同時確保法國和巴伐利亞支持他佔領西里西亞全境和波希米亞格拉茨伯國[55]。
看着法國和巴伐利亞兩大盟友佔據領土,腓特烈二世擔心普魯士會在最終的和平協議中邊緣化,他拒絕10月9日的秘密停戰協定,指控奧地利沒有遵守保密要求,與盟友一起南下進入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56]。施威林的大軍經蘇台德山脈進入摩拉維亞,於12月27日佔領首府奧爾穆茲,侯爵利奧波德二世圍困波希米亞邊緣的格拉茨要塞[55]。1742年1月,法蘭克福舉辦御選,巴伐利亞選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當選國王,成為下任神聖羅馬皇帝,是為查理七世[57]。
1742年初,腓特烈二世制訂計劃,與薩克森和法國聯軍經摩拉維亞逼近維也納,部隊2月5日在維施奧會師後出發。事實證明,法國對結盟並聯合行動不大熱心,2月15日佔領伊格勞後就撤回波希米亞。[58]普魯士與薩克森聯軍朝摩拉維亞境內奧地利僅有的主要據點布魯恩推進,但因大批奧地利駐軍抵抗和軍需不足進展緩慢[49]。3月30日,薩克森人放棄目標返回波希米亞[59],直到七月完全退出戰爭[60]。摩拉維亞戰役各方沒有顯著戰果[61],普魯士部隊4月5日撤回波希米亞和上西里西亞[59]。
三國聯軍攻勢瓦解後,瑪利亞·泰瑞莎的小叔洛林的夏爾·亞歷山大帶領三萬奧匈援軍經摩拉維亞進軍波希米亞,打算驅逐普軍,解放布拉格。五月上旬,腓特烈二世與侯爵利奧波德二世帶領2.8萬普軍進入布拉格東南方向的易北河平原,阻止奧軍繼續推進。[62][63]5月17日,查理七世的大軍在查圖西茨附近襲擊侯爵利奧波德二世營地,引發查圖西茨會戰,雙方傷亡慘重,普魯士略佔優勢。夏爾親王戰敗數天後,奧地利軍隊又在5月24日的薩海之戰失利,布拉格收復無望,奧地利短期內無法將侵略者趕出波希米亞[64]。
《布雷斯勞條約》與《柏林條約》
查圖西茨會戰後,普魯士努力爭取與奧地利和談,雙方代表五月下旬在布雷斯勞會面[65]。腓特烈二世要求割讓絕大部分西里西亞和格拉茨伯國,瑪利亞·泰瑞莎難以接受,但英方特使海德福德勳爵施壓敦促她與普魯士講和,集中兵力對抗法國[49]。英國此前為奧地利戰事提供大量資金來削弱法國實力,海德福德勳爵威脅要是瑪利亞·泰瑞莎不向普魯士割讓西里西亞,英國就不再提供援助。6月11日,交戰雙方達成《布雷斯勞條約》,為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劃上句點。[66]
根據條約,奧地利向普魯士割讓西里西亞絕大部分地區和波希米亞的格拉茨伯國,這些領土後來合併成普魯士西里西亞省[67]。奧地利保留波希米亞其他地區,西里西亞最南端的泰申公國,以及雅格恩多夫公國、特羅保公國和尼斯公國部分地區,這部分領土後來合併成奧地利西里西亞官地。普魯士同意承擔奧地利用西里西亞資產抵押的債務,承諾今後在奧地利領地繼承權戰爭期間保持中立。1742年7月28日,上述內容經《1742年柏林條約》正式確立[66]。
結果
普魯士贏得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後領土擴大3.5萬平方公里,臣民增加約一百萬[60],國家資源和聲望大幅提升。但是,腓特烈二世在奧地利領地繼承權戰爭如火如荼之際兩次背棄寧芬堡聯盟的盟友單獨與奧地利和談,結果以出爾反爾、兩面三刀臭名遠揚[40][49]。普魯士退出戰場後,奧地利發起大規模反擊,開始收復各方失地,外交局勢走向利好[68]。
佔領西里西亞令普魯士與奧地利和薩克森衝突不斷[69][70]。瑪利亞·泰瑞莎決心收復西里西亞,短短兩年後就與普魯士爆發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再過十年又發生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71]。薩克森在兩次戰爭中都站在奧地利一邊[72][73]。
普魯士
普魯士經過這場戰爭獲得西里西亞和格拉茨伯國大片領土[67],這裏人口稠密、工業發達,能為普魯士提供大量人力和稅收[74][75]。普魯士王國出人意料地戰勝哈布斯堡君主國,代表普魯士從巴伐利亞與薩克森等日耳曼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也代表普魯士開始成長為歐洲大國[76][77]。
佔領西里西亞後,普魯士與奧地利淪為死敵,拉開奧地利-普魯士對抗帷幕並主導此後上百年的日耳曼政治走向[78]。薩克森對普魯士的優勢地位眼紅,而且面臨西里西亞的地緣戰略地位威脅,外交政策大幅轉為堅決對抗普魯士[70]。腓特烈二世單方面退出寧芬堡聯盟,後又在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結束時故技重演,令法國王室憤怒不已[79]。此後他又「背叛」法國,在1756年西敏會議上與英國結成防守同盟,加速法國在18世紀50年代調整方向,在「外交革命」中與奧地利結盟[80]。
奧地利
哈布斯堡君主國簽署《布雷斯勞條約》和《柏林條約》喪失全國最富裕的省份[76],戰場上不敵日耳曼諸侯更是嚴重打擊國家聲望[69]。哈布斯堡王室又在御選失利,在日耳曼的優勢地位面臨重大挑戰。奧地利軍隊難以匹敵軍紀更嚴明的普魯士軍隊,[81]寧芬堡聯盟甚至在1741年下半年令哈布斯堡君主國面臨土崩瓦解的巨大威脅[82]。
割地求和後,奧地利騰出手來全面扭轉上一年法國和巴伐利亞的優勢,1742年初便將西面侵略者趕回多瑙河流域[83],薩克森在《柏林條約》後撤回波希米亞,接近年底之際與奧地利求和[67]。佔領布拉格的法國和巴伐利亞聯軍孤立無援而且面臨圍困,最後在12月放棄該城[84]。1743年中期,奧地利已恢復控制波希米亞,並將法國人趕回阿爾薩斯,還佔領巴伐利亞,皇帝查理七世流亡法蘭克福[85]。
腳註
- ^ 1.0 1.1 1.2 1.3 Fraser 2000,第70–71頁.
- ^ Browning 2005,第527頁.
- ^ Carlyle 1858e,第282–286頁.
- ^ Hirsch 1881,第175頁.
- ^ Hirsch 1881,第176頁.
- ^ Carlyle 1858c,第339–342頁.
- ^ Carlyle 1858d,第357–358頁.
- ^ 8.0 8.1 Carlyle 1858f,第364–367頁.
- ^ Anderson 1995,第59頁.
- ^ 10.0 10.1 Fraser 2000,第69頁.
- ^ 11.0 11.1 Clark 2006,第190頁.
- ^ Anderson 1995,第61–62頁.
- ^ Anderson 1995,第80頁.
- ^ Clark 2006,第192–193頁.
- ^ Asprey 1986,第24頁.
- ^ 16.0 16.1 16.2 Clifford 1914,第3100頁.
- ^ Fraser 2000,第70頁.
- ^ Clark 2006,第191頁.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Black 2002,第102–103頁.
- ^ Clark 2006,第194頁.
- ^ 21.0 21.1 21.2 Clark 2006,第183頁.
- ^ Anderson 1995,第69頁.
- ^ 23.0 23.1 Black 1994,第38–52頁.
- ^ Black 1994,第67–80頁.
- ^ Clark 2006,第209頁.
- ^ Creveld 1977,第26–28頁.
- ^ Luvaas 2009,第3頁.
- ^ Clark 2006,第183, 192頁.
- ^ Carlyle 1862,第210–213頁.
- ^ Fraser 2000,第84頁.
- ^ Carlyle 1862a,第218–219頁.
- ^ Asprey 1986,第177頁.
- ^ Fraser 2000,第88頁.
- ^ Carlyle 1862b,第300–301頁.
- ^ Fraser 2000,第87–88頁.
- ^ Fraser 2000,第89–93頁.
- ^ Carlyle 1862c,第361–363頁.
- ^ Carlyle 1862d,第411–412頁.
- ^ Clark 2006,第193–194頁.
- ^ 40.0 40.1 Shennan 2005,第43頁.
- ^ Asprey 1986,第181頁.
- ^ Asprey 1986,第223頁.
- ^ Browning 1993,第80頁.
- ^ Crankshaw 1970,第75頁.
- ^ Crankshaw 1970,第77頁.
- ^ Browning 1993,第66頁.
- ^ Anderson 1995,第81頁.
- ^ 48.0 48.1 Fraser 2000,第97頁.
- ^ 49.0 49.1 49.2 49.3 Holborn 1982,第213頁.
- ^ Carlyle 1862e,第483–487頁.
- ^ Asprey 1986,第223–224頁.
- ^ Fraser 2000,第103頁.
- ^ Holborn 1982,第211頁.
- ^ Anderson 1995,第90頁.
- ^ 55.0 55.1 Carlyle 1862f,第513–519頁.
- ^ Fraser 2000,第105–106頁.
- ^ Fraser 2000,第106頁.
- ^ Carlyle 1862g,第538–544頁.
- ^ 59.0 59.1 Carlyle 1862h,第547–549頁.
- ^ 60.0 60.1 Hochedlinger 2003,第252頁.
- ^ Luvaas 2009,第4頁.
- ^ Carlyle 1862i,第560–563頁.
- ^ Browning 1993,第103頁.
- ^ Carlyle 1862j,第574–575, 578頁.
- ^ Fraser 2000,第120頁.
- ^ 66.0 66.1 Carlyle 1862k,第581–586頁.
- ^ 67.0 67.1 67.2 Fraser 2000,第121頁.
- ^ Fraser 2000,第135–136頁.
- ^ 69.0 69.1 Fraser 2000,第134–135頁.
- ^ 70.0 70.1 Holborn 1982,第214–215頁.
- ^ Britannica.
- ^ Browning 1993,第181頁.
- ^ Fraser 2000,第310頁.
- ^ Clark 2006,第192頁.
- ^ Fraser 2000,第130–131頁.
- ^ 76.0 76.1 Clark 2006,第196頁.
- ^ Schweizer 1989,第250頁.
- ^ Clark 2006,第216頁.
- ^ Fraser 2000,第122, 135, 151頁.
- ^ Fraser 2000,第297–301頁.
- ^ Fraser 2000,第133頁.
- ^ Fraser 2000,第126–127頁.
- ^ Fraser 2000,第107–109頁.
- ^ Fraser 2000,第139頁.
- ^ Clifford 1914,第3103頁.
來源
- Anderson, Matthew Smith. The War of the Austrian Succession: 1740–1748. New York: Longman. 1995 [2021-02-23]. ISBN 978-0-582-059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Asprey, Robert B. Frederick the Great: The Magnificent Enigma. New York: Ticknor and Fields. 1986 [2021-02-23]. ISBN 978-0-89919-352-6.
- Black, Jeremy. European Warfare, 1660–1815. London: UCL Press. 1994 [2021-02-23]. ISBN 978-1-85728-1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Black, Jeremy. Europe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648–1815.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2021-02-23]. ISBN 978-0-333-964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Browning, Reed. The War of the Austrian Success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3 [2021-02-23]. ISBN 978-0-312-0948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Browning, Reed. New Views on the Silesian Wars.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2005-04, 69 (2): 521–534. JSTOR 3397409. doi:10.1353/jmh.2005.0077.
- Carlyle, Thomas. Book III – The Hohenzollerns in Brandenburg – 1412–1718.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Called Frederick the Great I (London: Chapman & Hall). 1858 [2021-02-23]. OCLC 1045538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Carlyle, Thomas. Book XII – First Silesian War, Awakening a General European One, Begins – December 1740 – May 1741.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Called Frederick the Great III (London: Chapman & Hall). 1862 [2021-02-23]. OCLC 1045538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arlyle, Thomas. Book XIII – First Silesian War, Leaving the General European One Ablaze All Round, Gets Ended – May 1741 – July 1742.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Called Frederick the Great III (London: Chapman & Hall). 1862 [2021-02-23]. OCLC 1045538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lark, Christopher. Iron Kingdom: The Rise and Downfall of Prussia, 1600–1947.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2006 [2021-02-23]. ISBN 978-0-674-02385-7.
- Clifford, John Herbert. The Standard History of the World, by Great Historians V. New York: University Society. 1914 [2021-02-23]. OCLC 8678811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rankshaw, Edward. Maria Theresa.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70 [2021-02-23]. ISBN 978-0-670-45631-4.
- Creveld, Martin van. Supplying War: Logistics from Wallenstein to Patt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2021-02-23]. ISBN 978-0-521-217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Fraser, David. Frederick the Great: King of Prussia. London: Allen Lane. 2000 [2021-02-23]. ISBN 978-0-7139-937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Hirsch, Theodor. Johann Georg, Markgraf von Brandenburg. von Liliencron, Rochus (編). Allgemeine Deutsche Biographie XIV. Leipzig: Duncker & Humblot: 175–176. 1881. OCLC 309922855.
- Hochedlinger, Michael. Austria's Wars of Emergence: War,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Habsburg Monarchy, 1683–1797. London: Longman. 2003 [2021-02-23]. ISBN 978-0-582-2908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Holborn, Hajo.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2021-02-23]. ISBN 978-0-691-0079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Luvaas, Jay. Frederick and the Art of War. Frederick the Great on the Art of War. By Friedrich II, King of Prussia. . Luvaas, Jay (編). New York: Da Capo Press. 2009 [2021-02-23]. ISBN 978-0-7867-497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Schweizer, Karl W. England, Prussia, and the Seven Years War: Studies in Alliance Policies and Diplomacy. Lewiston,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ess. 1989 [2021-02-23]. ISBN 978-0-88946-46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Shennan, J. 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urope, 1689–1789. London: Taylor & Francis. 2005 [2021-02-23]. ISBN 978-0-415-077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 – Kurfürst Joachim II. Book III. 1858e: 282–286 [202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VII – Duchy of Jägerndorf. Book III. 1858c: 339–342 [202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VIII – Freidrich Wilhelm, the Great Kurfürst, Eleventh of the Series. Book III. 1858d: 357–358 [202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IX – King Friedrich I Again. Book III. 1858f: 364–367 [202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IV – Breslau Under Soft Pressure. Book XII. 1862: 210–213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V – Friedrich Pushes Forward Towards Brieg and Neisse. Book XII. 1862a: 218–219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 – Battle of Mollwitz. Book XII. 1862b: 300–301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I – The Bursting Forth of Bedlams: Belleisle and the Breakers of Pragmatic Sanction. Book XII. 1862c: 361–363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II – Camp of Strehlen. Book XIII. 1862d: 411–412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V – Klein-Schnellendorf: Friedrich Gets Neisse, in a Fashion. Book XIII. 1862e: 483–487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VIII – Friedrich Starts for Moravia, on a New Scheme He Has. Book XIII. 1862f: 513–519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 – Friedrich Does His Moravian Expedition Which Proves a Mere Moravian Foray. Book XIII. 1862g: 538–544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 – Friedrich Does His Moravian Expedition Which Proves a Mere Moravian Foray. Book XIII. 1862h: 547–549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II – Prince Karl Does Come on. Book XIII. 1862i: 560–563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III – Battle of Chotusitz. Book XIII. 1862j: 574–575, 578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Carlyle, Thomas. Chapter XIV – Peace of Breslau. Book XIII. 1862k: 581–586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Silesian War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21-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8).
外部連結
- Austrian Succession, War of the.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Hannay, David McDo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