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空氣射叢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空氣射叢」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空氣簇射[1]
臺灣空氣射叢[2]

空氣射叢(英語:Air shower[3],是指宇宙射線進入大氣層,與大氣中的分子多次碰撞,相互作用後,產生許多游離的粒子電磁輻射;在許多公里範圍內出現彩色的射束;這種現象稱為空氣射叢。

這是天文學家布魯諾·羅西於1930年末觀察宇宙射線時發現的。

空氣射叢中包含各種粒子,如:質子電子光子正電子等,以及電磁輻射。它們衝擊空氣中的分子,產生許多帶能量的不穩定正子,衰變成其它的粒子和電磁輻射。

它們是空氣射叢中的部分成份。宇宙射線和空氣分子碰撞後,主要產生介子;也有K介子。它們是不穩定的,不久就衰變為其它粒子。其中的中性介子衰變為光子;光子和空氣相互作用而產生電磁波和更多的光子正子;這就是空氣射叢彩色光的成因。

天體物理學者計劃測量廣泛空氣射叢的深度、二次發射粒子的數目、入射粒子的質量和能量的關係,來得到超高宇宙射線成分的知識。

皮耶·歐傑英語Pierre Victor Auger測量了從超高能宇宙射線而來的廣泛空氣射叢數據,得出能量在eV範圍的宇宙射線的平均質量是漸漸增大的[4]

參考文獻

  1. ^ 空气簇射实验. 2010-11-30 [2023-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2). 
  2. ^ 空氣射叢.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3-12-18]. 
  3. ^ Rao,M.(1998),Extensive air shower, world scientific,P.5. ISBN 9789810228880
  4. ^ Abraham, J.;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Depth of Maximum of Extensive Air Showers above eV. Phys. Rev. Lett. 2010, 104: 091101. ISSN 1079-7114. doi:10.1103/PhysRevLett.104.0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