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秦豐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秦豐川(1905年—1991年),今內蒙古自治區豐鎮縣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

生平

秦豐川先後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德國柏林大學[1]1925年3月1日,董顯光接受直系吳佩孚的資金援助,在天津創辦了《庸報》,王鏤冰任經理,邰光典任總編輯,後來增聘秦豐川、姜希節王芸生等人為編輯。 [2]在德國期間,1936年3月2日,旅德華僑抗日聯合會柏林成立,由中華民族武裝自衛會柏林分會、中華救亡會中國出路社崛起社等聯合組成。張炎黃琪翔趙一肩王深林、秦豐川等人任執行委員。[3]1937年10月29日,旅歐華僑抗日團體回國代表團的秦豐川、章文晉陳柱天李星可陸宗華劉文華張鐵生等人隨楊虎城乘法國輪船「哲利波」號啟程回國。[4][5]

歸國後,他歷任山西省行政人員訓練所教育長,陝壩第八戰區副長官部參事,重慶貨運管理局專員,重慶軍統局經濟研究室主任,天津經濟通訊社軍統外圍組織)董事長,北平北方經濟建設協會總幹事,《民生導報》董事長,張家口市市長兼民建會董事長、華北總部參事,北平市教育局代理局長等職,後來出任傅作義的隨員,參加了北平和平解放[1]其中,秦豐川任張家口市市長1年(1946年10月,國軍傅作義部攻佔張家口後,國民政府將原第十二戰區改為張垣綏靖公署傅作義任綏署主任兼察哈爾省主席,周鈞兼任張家口市市長。1947年3月,傅作義免去周鈞張家口市代市長職務,任命秦豐川為張家口市市長。1948年3月23日,行政院免去秦豐川張家口市市長、由竹生副市長職務。同年4月,張家口市更名為張垣市。同年5月20日,王德厚出任張垣市市長。[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歷任綏遠省人代會代表、綏遠省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兼綏遠省教育廳廳長,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顧問,1983年9月至1984年任內蒙古自治區文史研究館第二任館長。1984年他被免去館長職務,轉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離休。[1]

他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第一、二、三屆委員,第四屆駐會常務委員。[1]

1991年,秦豐川逝世。[1]

著作

  • 《社會主義的蘇聯》
  • 《日本侵華史》
  • 《旅德華僑抗日救國運動》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秦丰川,第四野战军,2008-11-4. [2012-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天津報海鈎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128頁
  3. ^ 黃慰慈、許肖生,華僑對祖國抗戰的貢獻,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頁
  4. ^ 中華文史資料文庫(19),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879頁
  5. ^ 米暫沉,楊虎城傳,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6. ^ 張家口市志 第2卷,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1998年,第1156頁
  中國國民政府
前任:
周鈞
(代理)
張家口市政府市長
1947年3月 - 1948年3月23日
繼任:
王德厚
張垣市政府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