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知識社會學
科學知識社會學(英語: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縮寫為SSK)是研究作為社會活動的科學的學科,特別是研究「科學的社會條件和社會影響,以及科學活動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過程。」[1]SSK為科學思想本身提供社會學解釋,如解釋在某種社會環境下,為什麼一種科學理論成功(獲得認可),而另一種科學理論失敗。
歷史
1970年代前,以羅伯特·金·莫頓(一般被認為是科學社會學的開創性作者之一)為代表的科學社會學對科學進行社會學研究,主張不要關注科學的內容。SSK出現於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起初幾乎只在英國,其他早期發展中心有法國、德國和美國(特別是在康奈爾大學)。[2]SSK對科學社會學提出諸多批評,認為科學社會學是科學家的社會學。SSK的主要學者包括大衛·布魯爾、布魯諾·拉圖爾、普萊斯、加斯東·巴舍拉、保羅·費耶阿本德、哈里·柯林斯。
科學知識社會學家參加科學之社會研究學會(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S)和歐洲科學技術研究協會(EASST),在日本、韓國、台灣和拉丁美洲有學術團體。
綱領及學派
SSK早期擁護者之一大衛·布魯爾將所謂「弱綱領」(或「綱領」)和他所謂「強綱領」對比,前者只是對錯誤信念提供社會學解釋,而後者認為社會因素影響着所有的信念。
弱綱領更多是對一種方法的描述,而不是一個有組織的運動。強綱領與兩個團體的工作有關:提倡「強綱領」的愛丁堡學派(愛丁堡大學科學研究中心的大衛·布魯爾、巴里·巴恩斯等人) 、提倡「相對主義經驗綱領」的巴斯學派(巴斯大學的哈里·柯林斯等人)。
批評
SSK被認為是相對主義。科學知識社會學家對相對主義沒有一致看法,柯林斯說自己是「經驗論的相對主義」。
SSK受到科學社會學家的批評。
SSK受到行動者網絡理論學派的批評。該學派批評SSK的社會學還原論和人類中心主義。[3]
參看
參考文獻
- ^ Ben-David, Joseph; Teresa A. Sullivan. Sociology of Scien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75, 1 (1): 203–222 [2006-11-29]. doi:10.1146/annurev.so.01.080175.0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 ^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Cornell Arts & Sciences. sociology.cornell.edu. [2021-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6).
- ^ Collins, H. M. and S. Yearley (1992). "Epistemological Chicken". In A. Pickering (Ed.)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301-326. Referenced at ANT resource l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with the summary "Argues against the generalised symmetry of actor-network, preferring in the interpretive sociology tradition to treat humans as ontologically distinct language carriers". Website accessed 8 February 2011.
延伸閱讀
- 趙萬里. 科學的社會建構: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理論與實踐.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 王陽. 捍衛科學理性形象:科學哲學家對科學知識社會學的批判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
- Kusch, Martin.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 research guide. 1998 [February 23,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7).
- PhilPapers上的Sociology of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