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圍角
22°22′31″N 114°07′25″E / 22.37528°N 114.12361°E
石圍角 | |
---|---|
Shek Wai Kok | |
從城門谷鳥瞰石圍角(2018年) | |
坐標:22°22′31″N 114°07′25″E / 22.37531°N 114.12369°E | |
行政區 | 香港 |
地區 | 新界 |
區 | 荃灣區 |
時區 | 香港時間(UTC+8) |
石圍角(英語:Shek Wai Kok),是香港的一個山地,位於新界荃灣區的東北部,現時範圍大致上為老圍山坡之下、石圍角邨一帶。
歷史
昔日的石圍角有不少的原居民村落及寮屋,這些村落組成了荃灣的其中一條鄉村——石圍角村。該村及鄰近的老圍村均為荃灣最古老的村落[1]。
19世紀末,當時的荃灣分為四個「約」:海壩、葵涌、青衣及石圍角,合稱為「荃灣四約」[2]。四個約的首領共同成立了「荃灣全安局」(今荃灣鄉事委員會之前身),負責維持荃灣地區的治安[3][4]。
重置村落
1970年代中後期,當時的香港政府計劃在石圍角地區興建新的公共屋邨。為此,政府需要徵用石圍角村的土地,以及清拆附近的寮屋區。1977年,石圍角村遷至和宜合道近梨木樹邨一帶以作重新安置[5]。經重置後的村落改稱為「石圍角新村」,至於原址則交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興建公共屋邨。石圍角新村是獲新界小型屋宇政策認可的鄉村之一[5][6]。
興建公共屋邨
在規劃新屋邨期間,當局曾一度打算以城門谷的原名「成安谷」[7],將其命名為「成安邨」[8] 。1977年6月,房委會最終決定採用原地名稱「石圍角」作為邨名,定名為「石圍角邨」並沿用至今[9]。石圍角邨於1980年至1982年間落成並陸續入伙,總計有8座樓宇[10][11]。
住宅
石圍角的住宅主要位於象鼻山路以南一帶,如公共屋邨石圍角邨、私人屋苑怡景園均座落於此。至於象鼻山路以北則為鄉村式發展用地,以中低密度住宅為主。
公共屋邨
私人屋苑
鄉村
-
石圍角邨
-
怡景園
-
海壩村
區內設施
文康設施
-
城門谷公園
-
城門谷游泳池
-
城門谷運動場
-
蕙荃體育館
社區設施
-
石圍角公共圖書館
-
石圍角社區會堂
-
荃灣救護站
宗教設施
石圍角北部的宗教氣息甚為濃厚,山上以眾多佛教寺院及道教宮觀而聞名[2][12]。
-
東普陀
-
圓玄學院
-
西方寺
-
荃灣龍母廟
-
香海慈航
道路
命名緣由 | 命名文件:《香港政府憲報》憲示第3497號[13] |
---|---|
命名日期 | 1983年11月4日 |
道路長度 | 0.63公里(0.39英里) |
車速限制 | 50公里每小時 |
行車線數量 | 4線雙程(2線雙程分隔道路) (石蓮樓對出行人過路處以西) 3線雙程(2線往二陂圳路方向及1線往蕙荃路方向,不分隔道路) (石蓮樓對出行人過路處以東) |
收費 | 免費 |
地點 | 香港新界荃灣區石圍角 |
起點 | 荃灣區荃灣蕙荃路 |
終點 | 荃灣區老圍二陂圳路 |
建造 | |
通車 | 1980年代 |
石圍角路(英語:Shek Wai Kok Road)貫通整個石圍角,是區內的最主要道路,亦是進出石圍角邨的唯一公眾道路。此外,該道路連同二陂圳路、三棟屋路均為荃灣市中心往返老圍、梨木樹一帶的最直接途徑,以及荃灣市中心往返城門隧道的第二直接途徑(僅次於使用象鼻山路,較取道青山公路-葵涌段、昌榮路及和宜合道為快)。
石圍角路全段實施雙程行車,石蓮樓對出的行人過路處以西之路段設有路壆分隔東、西行車輛,且西行方向行車線由1線擴闊至2線;至於行人過路處以東的路段則僅以雙白線作分隔,東行(二陂圳路方向)設2條行車線、西行(蕙荃路方向)設1條行車線。
-
石圍角路東段夜景
-
石圍角路中段近石圍角商場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
---|
九龍新界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
區議會議席分佈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荃錦交匯處及德士古道北以東、城門道以北為範圍。
年度/範圍 | 屬區 | 2000年-2003年 | 2004年-2007年 | 2008年-2011年 | 2012年-2015年 | 2016年-2019年 | 2020年-2023年 |
---|---|---|---|---|---|---|---|
象鼻山路以北(鄉村為主) | 荃灣區 | 西南方向屬石圍角選區 東北方向屬象石選區 | |||||
象鼻山路以南(公屋為主) | |||||||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 |
參見
參考文獻
- ^ Elizabeth Lominska Johnson; Graham E. Johnson. A Chinese Melting Pot: Original People and Immigrants in Hong Kong's First 'New Town' [融合華人:香港首個「新市鎮」的原住民及移民].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19: 22. ISBN 978-988-8455-89-8 (英語).
- ^ 2.0 2.1 Alan Cheung. 香港村屋漫談(八)(下)荃灣現代城市的村落. 大紀元時報(香港). 2013-05-24 [2018-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4) (中文(香港)).
- ^ 義勇祠之由來. 荃灣鄉事委員會. [2022-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3) (中文(香港)).
- ^ 歷史——荃葵青. 港文化18區. 2012 [2022-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中文(香港)).
- ^ 5.0 5.1 地方-新界西認可鄉村. 香港地方. [2022-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中文(香港)).
- ^ 在新界小型屋宇政策下之認可鄉村名冊 (PDF). 地政總署. 2009-09 [2022-07-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0-01).
- ^ 成安谷上象山邨 康樂設備最齊全. 華僑日報. 1978-09-04: 16 [2020-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中文(香港)).
- ^ 荃灣石圍角興建 龐大公共屋邨 建費一億三千萬可容住客近四萬. 工商日報. 1976-09-28: 8 [2024-10-18] (中文(香港)).
- ^ 荃灣建第14個屋邨 石圍角邨年底動工 三年落成可容納三萬四千人. 工商日報. 1977-06-10: 6 [2024-10-18] (中文(香港)).
- ^ 爾東. 漫遊新界西屋邨. 明報出版社. 2011-06-22: 26-29 [2020-08-31]. ISBN 978-988-8082-1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中文(香港)).
- ^ 房委會物業位置及資料——石圍角邨.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2022-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中文(香港)).
- ^ 荃灣 —— 傳統習俗與生活. 香港旅遊發展局. [2022-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1) (中文(香港)).
- ^ 政務總署佈告:街道命名 (報告). 香港政府憲報. 1983-11-04. 3497 (中文(香港)).
- ^ 公共小巴路線:荃灣—象山. 小巴薈. 2017-12-24 [202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中文(香港)).
- ^ 公共小巴路線:旺角—象山. 小巴薈. 2019-10-01 [202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5) (中文(香港)).
- ^ 公共小巴路線:荃灣—老圍. 小巴薈. 2018-11-18 [2020-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3)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
|
|||||
---|---|---|---|---|---|
|
|||||
元朗區 | |||||
屯門區、 離島區 |
本區主要地方 |
沙田區 | |||
荃灣(荃灣市中心 - 柴灣角 - 荃灣西約) |
|||||
區內其他地方 |
|||||
新界大陸:曹公潭 - 油柑頭 - 釣魚灣 - 青龍灣 - 海美灣 - 更生灣 - 雙仙灣 - 汀九灣 - 近水灣 - 麗都灣 - 城門谷 - 和宜合 - 上葵涌 - 象鼻山 - 三疊潭 - 芙蓉山 - 老圍 - 川龍 - 大帽山 |
|||||
葵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