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戰隊
督戰隊為軍隊中的監督單位,在戰場上監督軍官和新兵,以防止消極避戰和逃逸。若出現逃兵現象,歷史上督戰隊有對逃亡的軍官、士兵,不經軍事法庭審判,就地處置(槍決)的事件發生;較需要遵循軍法行事的憲兵手段更極端。這種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會引起基層官兵的反感,所以除大量徵用新兵的時期,作用有限並逐漸被淘汰。
概要
大多國家在戰時都有軍隊臨時受託督戰任務;但是通常不會有部隊專以督戰作為其主要任務,蓋因這樣做缺乏效率和機動性且易導致眾怒。
督戰隊多出現於軍隊及其所在國家處於軍事、政治上的不利地位,軍隊戰鬥意志不足甚至處於譁變邊緣,而政界及軍方高層以督戰隊這種強制手段維持戰場的運作;在戰局有利的進攻中,督戰隊無必要且常會打亂戰鬥部署。督戰隊的作用也僅限於人數較少的軍官、無作戰經驗的新兵、臨時徵召的限制裝備的囚犯;而督戰隊本身因人數、戰場經驗、武器裝備,均不及有軍令組織、實際戰場作戰經驗、優先獲得先進裝備的正規軍,無法應對成建制的正規作戰部隊的,所以在一戰後被逐漸淘汰。
簡史
俄國/蘇聯
在一戰中的俄德、俄奧匈戰場,沙皇尼古拉二世就設立有督戰隊,但隨着戰場失利及國內經濟的崩潰,這種簡單的手段無法阻止大量的底層士兵厭戰並倒戈,終致十月革命爆發。
布爾什維克黨人在十月革命時期也循舊制有設立督戰隊,在後來的俄國內戰中也有出現。但蘇聯方面意識到督戰隊方式過於簡單且效果有限,除了循沙俄舊制在十月革命與俄國內戰時期于軍中設立督戰隊外,逐漸將沙皇時期督戰隊替換為內務人民委員會,充當蘇共中央的眼線,在平時即開始關注基層官兵情緒,與白軍不同並最終戰勝白軍。後來蘇聯軍中的督戰隊則轉型為雙長制底下的軍中政治委員,以符合「黨指揮槍」的治軍綱領。
德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的武裝黨衛隊和督導官也曾強迫準備投降的士兵和平民繼續戰鬥。
中國
東北軍曾設置督戰隊。
謠言
法軍並無督戰隊的編制,也無動用督戰隊槍殺逃兵的紀錄。而關於法軍利用大砲轟擊士兵的謠言,實際的原型為1917年9月駐守在法國拉庫爾蒂訥的俄羅斯遠征軍第一旅對叛亂士兵的轟擊。[1] 關於這一系列的謠言,最初因電影《兵臨城下》中對蘇聯士兵的描寫不符合蘇聯支持者的認知,[2] 中國網絡社群的蘇聯粉絲因該片導演為法國人,決定開始對法國軍隊進行抹黑和造謠。其中包含將1917年法軍譁變的成因捏造成反抗督戰隊,而不是史實中的進攻貴婦小徑傷亡過大。在處決數字上,也經常給予誇大,但史實中只有至多55人被處決。[3]
註腳
- ^ Gilbert & Bernard 1959,第29–31頁.
- ^ Ветераны Сталинграда требуют запретить фильм "Враг у ворот". 2001-05-08 [202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5).
- ^ Pedroncini 1983.
參考文獻
- Pedroncini, Guy. Les mutineries de 1917 [The Mutinies of 1917] 2nd. Paris: Publications de la Sorbonne, Presse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83. ISBN 2-13-038092-1 (法語).
- Gilbert, Martin. First World War pbk. London: HarperCollins. 1995. ISBN 978-0-00-63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