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刃族
直刃族(又稱節制派)(Straight-Edge,簡稱XXX sXe)是始於80年代的一項運動,當時在美國的年輕人之間,吸毒成了一股潮流,於是美國硬蕊龐克樂團Minor Threat的主唱Ian MacKaye發起「Straight-Edge」運動,主旨在降低慾望,回歸簡單生活,因此不吸毒、吸煙、飲酒、濫交,提倡動物權,所以也不吃肉類製品,或穿戴動物製成的衣物。20世紀80年代初,Straight edge首次出現在華盛頓特區的朋克搖滾舞台上,當時許多朋克被朋克樂隊Minor Threat的主唱兼詞曲作者Ian MacKaye的想法所吸引,Ian MacKaye的歌曲表達了對酗酒、吸毒和濫交或者隨意性行為的蔑視,他認為這些行為在其他朋克和他的主流青少年同齡人中很常見。[1]在他們看來,朋克的自我毀滅、虛無主義的態度和行為令他們感到沮喪,一些朋克採取了反毒品、反酒精的立場,在華盛頓特區樂隊Minor Threat(安德森和詹金斯2001年)的一首同名歌曲之後,他們稱自己為「Straight edge」。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MacKave在拉希基,1997年)。此外,Ian MacKaye的評論表明,通過戒除酒精和隨意性行為,他比那些沉迷的人擁有精神和身體上的優勢,或「Straight edge」(Small & Stuart, 1983)。例如,在歌曲《Straight ed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MacKave唱道:「' Laugh at the thought of eating ludes - Laugh at the thought of sniffing glue - Always gonna keep in touch - Never want to use a rutch - I ' ve got the straight edge '(《Minor Threat》,1981a)。Lan在歌曲《Out of Step》中表達了類似的主題:我,I don ' t smoke , don ' t drink , don ' t fuck - at least I can fucking think3這種早期的Straight edge音樂歌詞一貫歌頌在精神上和身體上保持自我控制的能力,它們也傳達了一種對年輕生命浪費在破壞性的過度毒品、酒精和隨意性行為中的悲劇的哀嘆。[2]
對於sXers來說,擁有清晰的頭腦和保持個人控制會導致自我實現,並使他們能夠抵制他們認為的青年和主流文化的消極方面(Haenfier 2004)。sXe的目的,相對於簡單地遠離毒品,是個人和社會的;成員尋求改善自己的生活,並發出強烈的文化挑戰。作為一個群體,sXers相信他們的個人選擇和行動加起來會帶來集體文化的改變。許多信徒也避免在關懷關係之外的性行為,嚴格遵循素食或純素飲食,並參與其他形式的社會變革,如動物權利,人權工作和環保主義。[3]
他們在國際特赦組織( Amnesty Internation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和反對侵犯地球學生組織( SAVE )等組織中佔多數,後來又成為1991年反對波斯灣戰爭的當地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4]素食主義和動物權利在這個時候已經滲透到現場。
X符號和造型
該運動的追隨者經常在衣服上佩戴該運動的標誌「X」,把它紋在身上,或者用黑色魔筆把它塗在手上成員將sXe身份視為一生不使用毒品或酒精的承諾。
之後如Gorilla Biscuits、Bold、 Wide Awake、Youth of today等樂團,也認同此理念並開始以音樂傳播推廣,「Straight-Edge」常被簡寫成「sXe」,接受這項次文化的人會在手背畫上「X」來代表自己是自主自控,與思想清淅的人。
許多追隨者在他們的衣服上以藝術形式展示 X 。有些人甚至把 X 畫在身上或紋在身上( Atkinson 2003;wood2003)。通常, X 符號的兩側是口號,如"drug free"、"true ' till death"或"only the strong",傳達佩戴者的主觀立場( Lahickey 1997年;wood2003)。此外,觀察到由主流文化對象疊加而成的 X 符號也很常見。在音樂唱片的封面上發現的一些例子包括交叉的 judge ' s 槌(見 judge 1989b),交叉的棒球棒和交叉的鐵鍬(見 Six Feet Deep 1994)。儘管" X "作為sxer的劃界符號始終如一,但直人的着裝風格也經歷了很多轉變。作為亞文化根源的反映,早期的sxer經常以光頭和軍靴的硬核朋克形象出現( Wood 1999b)。[5]
然而,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人往往拒絕硬核朋克風格,而是選擇連帽運動運動衫和棒球帽(見 Lahickey 1997年)。
X的符號也用於表示一個人或團體,當在名稱前後使用時,這是一個Straight Edge的團體。[6]
Straight Edge in China
xLost in Pain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見
- ^ Haenfler, Ross. Collective Identity in the Straight Edge Movement: How Diffuse Movements Foster Commitment, Encourage Individualized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e Cultural Change.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2004-10-01, 45 (4). ISSN 0038-0253. doi:10.1111/j.1533-8525.2004.tb02314.x (英語).
- ^ Haenfler, Ross. Collective Identity in the Straight Edge Movement: How Diffuse Movements Foster Commitment, Encourage Individualized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e Cultural Change.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2004-10-01, 45 (4). ISSN 0038-0253. doi:10.1111/j.1533-8525.2004.tb02314.x (英語).
- ^ Wood, Robert T. ‘Nailed to the X’: A Lyrical History of the Straightedge Youth Subculture.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1999-06, 2 (2) [2023-09-15]. ISSN 1367-6261. doi:10.1080/13676261.1999.105930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9) (英語).
- ^ Haenfler, Ross. Straight edge: clean-living youth, hardcore punk, and social change.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 Press. 2006. ISBN 978-0-8135-3852-5.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Wood, Robert T. Straightedge youth: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s of a subculture.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 Pr. 2006. ISBN 978-0-8156-3127-9.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Helton, Jesse J.; Staudenmeier, William J. Re-Imagining Being “Straight” in Straight Edge. Contemporary Drug Problems. 2002-06, 29 (2) [2023-09-26]. ISSN 0091-4509. doi:10.1177/00914509020290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