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愛國啟蒙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國啟蒙運動韓語:애국계몽운동愛國啓蒙運動 Aeguk Gyemong Undong ?),又稱愛國文化啟蒙運動,是朝鮮大韓帝國末期的社會運動,以「自強」和「獨立」為口號,旨在通過振興產業和教育,以期挽救大韓帝國的自主獨立。

愛國啟蒙運動的思潮最初源於1896年成立的獨立協會甲午戰爭後,朝鮮脫離中華朝貢體系,成為獨立國家。獨立協會宣揚西式民主政治及啟蒙思想,於1898年被取締。朝鮮獨立後,仍受俄國和日本勢力滲透,因此產生保護朝鮮國家獨立自主的自強思潮,在政治、教育、媒體、宗教和經濟領域推廣西方啟蒙思想,推進西方化日俄戰爭後,日本逐漸控制朝鮮,掌握交通和通信部門。為爭取自主,元世性宋秀萬等人成立保安會,主張反對日本滲透,但被親日的維新會打壓而被迫解散[1]。1905年,李儁梁漢默尹孝定成立憲政研究會,宣傳啟蒙思想和獨立精神,同時反對親日團體一進會的主張[2]

1905年《乙巳條約》簽訂後,大韓帝國淪為日本保護國,愛國知識界發起全國規模的愛國啟蒙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有張志淵朴殷植申采浩周時經等。1906年,張志淵等人成立大韓自強會,以自強為名繼續領導啟蒙運動。同時,各地也成立西友學會、漢北學會、畿湖興學會、湖南學會、關東學會和嶺南學會等啟蒙團體[3]。1907年成立的新民會也是重要的啟蒙運動組織,組建了五山學校大成學校,亦成立公司和書店,刊發日報宣傳啟蒙思想[4]。啟蒙組織主張通過振興農工商業和教育,培養愛國精神、學習西方技術,來實現國家的自主獨立,有《教育不興無法生存》《論自強主義》《無能獸論》《愛國論》等政治評論文章。文化上,出現新編教科書和提倡女子教育的思潮,開啟國文運動,提倡使用本國諺文。新成立的國文研究會,試圖將韓語規範化、體系化。文學獲得發展,出現使用白話的啟蒙小說和新體詩,主題常體現救亡思想[3]

1907年,高宗讓位,大韓自強會因為主張反對而被統監府勒令解散[5]。其後繼組織為大韓協會,於1910年日韓合併後解散。日韓合併令朝鮮國內一切社團活動被迫停止,愛國啟蒙運動也就此終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