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坑
燥坑,是臺灣新竹縣關西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南部偏西。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南新里西北部。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燥坑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燥坑庄」,隸屬於竹北二堡。該庄西北與上橫坑庄為鄰,東北與上南片庄為鄰,東南邊為十六張庄、苧仔園庄、新城庄,西南邊為鹿藔坑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新竹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燥坑」大字,隸屬於新竹州中壢郡關西庄[2]。1941年,關西庄升格為關西街。
戰後關西街改制為關西鎮,隸屬於新竹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桃、竹、苗分治,關西鎮隸屬不變。
交通
鄉道竹25線(中正路、南華路)是關西至鹿寮坑的道路,經過燥坑地區東南部,向北可前往上南片、關西市區,向南可前往鹿寮坑中部並止於鄉道竹26線路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