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瀾滄王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瀾滄王國
ລ້ານຊ້າງ
1353—1707
首都龍坡邦,後來遷都永珍
常用語言老撾語
宗教
上座部佛教
政府君主制
國王 
• 13世紀末—14世紀初
披耶朗
• 14世紀
法昂
• 1496年—1501年
孫普
• 1637年—1694年
蘇里亞·旺薩
歷史 
• 披耶朗擺脫素可泰王國的統治
1353
• 分裂
1707
前身
繼承
高棉帝國
萬象王國
川壙王國
龍坡邦王國
占巴塞王國
今屬於 老撾
 泰國
 柬埔寨
 中國
 緬甸
 越南

老撾歷史系列條目
早期歷史
瀾滄
1354–1707
萬象
1707–1828
龍坡邦
1707–1949
川壙
1707–1949
占巴塞
1713–1946
暹羅越南屬國
老撾保護國
1893-1953

日軍佔領 1940-1945
老撾依薩拉 1945-1946
老撾王國
1953-1975

老撾內戰
巴特寮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1975至今

瀾滄王國(1353—1707年,老撾語ລ້ານຊ້າງ lâansâang;巴利語शिसत्तनखनहुत्,Sisattanakhanahut;緬甸語လင်းဇင်း越南語Vạn Tượng)是老撾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王朝。中國古籍中稱「老撾」、「南掌」,越南文獻稱為「哀牢」。大約在13世紀末,芒撾頭目披耶朗(Phraya Lang)擺脫了素可泰王國的統治,建立起瀾滄王國。「瀾滄」在老撾語中意為「百萬大象」。瀾滄王國最初定都於今天的龍坡邦。1560年,國王賽塔提拉遷都永珍。瀾滄王國於17世紀末爆發嚴重內亂,1696年分裂為永珍王國和樂凡王國。1707年,北部城鎮龍坡邦又從永珍王國中分離而出,成為南掌王國。1713年,老撾貴族又在下老撾地區的占巴塞建立起了占巴塞王國,象徵着瀾滄時期的正式結束。

歷史

建國

瀾滄的開國君主名叫法昂,1316年出生於勐蘇瓦(Muang Swa,今老撾龍坡邦),其父昆皮法(Khun Phi Fa)本是勐蘇瓦國王披耶坎蓬(Phraya Khamphong)之子。昆皮法因得罪其父,攜子流亡柬埔寨國。法昂在柬埔寨長大,並娶了柬埔寨王之女。1352年,法昂率領柬埔寨王給他的一萬名士兵返回故國,並成功擊敗其祖父,入主勐蘇瓦。1353年,法昂於勐蘇瓦稱王,國號瀾滄洪考,並統一了老撾地區。

1358年,上座部佛教由柬埔寨傳入瀾滄。

內亂

1372年,法昂被驅逐,客死難府。瀾滄貴族擁立法昂之子溫環(Oun Huan)即位,溫環號稱桑森泰。1417年,桑森泰去世,蘭亨登即位。1428年,蘭亨登去世,王后南膠皮帕(稱馬哈代維)控制朝政達二十二年。其間,南膠皮帕隨意廢立國王,國中一片混亂。1438年,立乍加帕·片漂英語Chakkaphat Phaen Phaeo為王,1440年,南膠皮帕去世,乍加帕親政,結束了動盪的政局。

後黎朝入侵

1479年農曆十月,安南後黎朝黎聖宗發動入侵瀾滄的戰爭。安南軍隊一舉攻陷龍坡邦,瀾滄王乍加帕逃到了楠府。越南史籍記載「入老撾城獲寶物,其國王遁走,虜其民,略地至長沙河(或作金沙河)界,夾偭國(或作緬甸國)南邊」[1]安南軍隊一路向西,意圖進攻蘭納,但是以失敗告終。乍加帕之子蘇瓦那·班朗英語Souvanna Banlang自立為王,並奪回了龍坡邦,驅逐了安南人。

洪德十年八月二十三日命將臣將兵十八萬分五道伐哀盆及老撾。

中興

1485年,蘇瓦那·班朗去世,弟拉森泰·布瓦納即位。1495年,拉森泰去世,子孫普即位。1500年,乍加帕的另一子維蘇納拉廢孫普自立為王,瀾滄進入黃金時期。1520年,維蘇納拉去世,子波迪薩拉即位。波迪薩拉娶了蘭納王之女為王后,生子賽塔提拉

兼併蘭納

1546年,蘭納由於長期的動盪之後,派遣使者到達瀾滄,迎立新王,波迪薩拉派賽塔提拉率軍前往接收蘭納。賽塔提拉在清邁即位,成為蘭納王。1548年,波迪薩拉死於意外,南掌的王子,賽塔提拉的兄弟們爭立,賽塔提拉不得不回國擊敗競爭對手們。1550年,賽塔提拉擊敗了所有的對手,成為新的瀾滄王。而此時的蘭納已經立孟乃王子密谷提為新的蘭納王,瀾滄遂失去了蘭納的統治權。

瀾滄-東吁戰爭

1558年,緬甸東吁王朝的國王白象王勃印曩率領強大的軍隊攻克蘭納首都清邁,蘭納成為緬甸的附庸。賽塔提拉曾派出軍隊救援清邁,但是被緬軍逐回,由於懼怕被緬甸襲擊,賽塔提拉於1560年遷都囊漢(今老撾永珍)。1565年,緬甸大軍於擊敗阿瑜陀耶和清邁後攻入瀾滄,1月,緬軍攻克囊漢城,塞塔提拉逃進山中進行頑強的抵抗。緬甸軍隊找不到瀾滄軍的主力於是在8月1日撤離囊漢,帶走了賽塔提拉之弟,十八歲的龍坡邦王烏巴哈(Maha Oupahat)。1568年,緬軍包圍了再次反叛的阿瑜陀耶,賽塔提拉率兵救援,結果在巴塞河口中伏,敗回瀾滄。1569年,緬軍攻克了阿瑜陀耶和清邁,再次大舉入侵瀾滄。10月,緬軍從孟山攻入瀾滄,1570年2月,緬軍佔領囊漢,賽塔提拉退入叢林之中與緬軍開展游擊戰,緬軍不得不罷兵回國。

1572年3月,瀾滄國王賽塔提拉率軍攻打柬埔寨國跋摩王朝,但是大敗戰死。賽塔提拉的丞相森蘇林塔英語Sen Soulintha以賽塔提拉兒子年幼為由,自立為國王,並擊殺了不服從的貴族。緬甸國王白象王勃印囊聽說後,多次派使者前往瀾滄交涉不果,於是決定再次入侵瀾滄。

1574年,緬甸白象王親自率兵入侵瀾滄,森蘇林塔不聽大臣勸諫,逃入深山。白象王到達囊漢後,派遣軍隊入山追擊森蘇林不果。1575年4月,白象王決定退兵,回到孟山。白象王讓四名大臣輔佐賽塔提拉之弟烏巴哈鎮守瀾滄。5月,緬軍歸國,森蘇林塔重興奪回囊漢城。同年,森蘇林率軍進攻孟山,失敗被擒。緬甸立烏巴哈為瀾滄國王,瀾滄成為緬甸藩屬,森蘇林塔則被囚禁在漢達瓦底。

1579年,由於烏巴哈的統治不得人心,各地諸侯不滿。賽塔提拉之女比亞覺在南方起兵,自阿速坡一路北上,攻克囊漢城。緬甸派遣軍隊救援烏巴律,起義被鎮壓。

1588年,瀾滄國王烏巴哈去世。由於緬甸沒有任命新國王,瀾滄的僧團於1589年,派遣使者到漢達瓦底,迎立賽塔提拉之子諾膠·古曼(Nokeo Koumanh)。1590年,諾膠·古曼在永珍即位。1595年,緬甸內亂,諾膠·古曼趁機擺脫緬甸獨立。

後期

1598年,諾膠·古曼去世,無子,瀾滄貴族擁立賽塔提拉之侄兼女婿武拉旺薩·塔米加拉(Voravongsa Thammikarath)為攝政王,輔佐兒子烏班尤瓦拉(Upanyuvarat)。1622年,武拉旺薩被驅逐,烏班尤瓦拉親政,1623年,烏班尤瓦拉去世,貴族又擁立森蘇林塔之孫波迪薩拉二世即位。1627年,波迪薩拉二世去世,貴族擁立武拉旺薩之子蒙膠即位,旋卒,伏臘瓦薩之子敦坎即位。1633年,敦坎去世,貴族們擁立武拉旺薩另一子維齋為王。

衰亡

1637年,維齋去世,瀾滄貴族擁立敦坎之子蘇里亞·旺薩為南掌國王,蘇里亞·旺薩統治的五十七年被稱為老撾的黃金時期。164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訪問了南掌,這是歐洲人第一次正式出使南掌。

蘇里亞·旺薩有兒子,長子因通姦罪被處死,次子於1686年2月流亡阿瑜陀耶。1694年,蘇里亞·旺薩未立儲君便離開了人世。國中大臣、諸王孫爭位,瀾滄王國分裂為永珍、龍坡邦、占巴塞三國。

疆域

瀾滄王國由大大小小各個「」組成。瀾滄王國和多大數東南亞上座部佛教國家一樣,可以將國土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國王直接統治的「京畿」地區;第二類是國王派遣親信王室統治的「直藩」地區,直藩地區的長官可以是流官也可以是土官,都由國王任命和罷免。如賽塔提拉王遷都囊漢(永珍)之後,任命其弟烏巴哈為孟山王(龍坡邦)。賽塔提拉的祖父維蘇納拉在稱王前被任命為囊漢侯(永珍侯);第三類是邊疆地區世襲酋長的「外藩」地區,如華潘省地區(川壙,越南史籍稱為「盆蠻」)則由當地頭人世代承襲。

對外關係

與中國關係

明成祖即位時,瀾滄王國遣使至南京朝貢,永樂二年(1404年),明朝政府授予瀾滄國王三森泰官職,明史記載「成祖即位,老撾土官刀線歹貢方物,始置老撾軍民宣慰使司。永樂二年以刀線歹為宣慰使,給之印。」[2]此處刀線歹即三森泰。嘉靖年間始稱南掌。瀾滄與車裏關係密切,瀾滄人常到普洱一帶貿易。瀾滄王國於1694年分裂為龍坡邦王國占巴塞王國永珍王國三個小王國。清雍正八年(1730年),位居今老撾北部而與中國接壤的龍坡邦王國來貢,清室仍以「南掌」稱之。有清一代,南掌實指龍坡邦王國,而非原來的瀾滄王國。

與越南關係

早期越南史籍常稱呼瀾滄為「哀牢」,黎聖宗時漸以「老撾」代之。「勐」在老撾語里意城邦,越南史籍寫作「忙」,如盆忙、陽忙、遠忙、撾忙、蠶忙等。

明成祖伐安南時,瀾滄多次配合明軍鎮壓安南的反叛。1427年,瀾滄派遣使者到達安南。1432年,安南國王親征南掌。1434年,瀾滄、華潘派遣使者到達安南。次年,瀾滄又派遣使者到達安南,由於當時南掌局勢動盪,黎朝於當年農曆三月設置了兩處防禦使監管瀾滄。[3]

瀾滄國王世系表

瀾滄王國早期(13世紀-1438年)

君主 即位 去位 外文名 備註
披耶朗 1280? 1320? Phraya Lang
披耶琴俸 1320? 1360? Phraya Kham Phong
法昂 1360? 1372 Fa Ngum
桑森泰 1372 1417 Sam Sen Thai 刀線歹[4]。;刀暹答[5]
蘭琴登 1417 1428 Lan Kham Deng 刀線達[6]
博隆瑪塔 1428 1429 Phorommathat 昆孤[7]
坎登 1429 1429 Kham trun
陶尤空 1429 1430 Thao Yu Krong 諭群[8] [9]
披耶清薩 1430 1431 Phra Chiang Sa 孔坎(Khon Kham)
披耶巴 1431 1432 Phraya Pak 北會朗侯清登薩(Kham Ten Sa)
披耶悶 1432 1433 Phra Muen Cai 盧猜(Lu Sai)
披耶凱 1433 1434 Phra Khai 凱逋班(Khai Bua Ban)
披耶康吉 1435?[10] 1438 Phra Kham Keut 刀纜掌[11]

瀾滄王國中期(1438年-1590年)

君主 即位 去位 英文名 備註
乍加帕·片漂 1438 1479 Chakkaphat 刀板餋[12];刀板雅[13];招板雅蘭掌[14];刀板雅蘭掌[15]
蘇瓦那·班朗 1479 1485 Suvanna Banlang 怕雅賽[15];招賽[16]
拉森泰 1485 1495 La Sen Thai
孫普 1495 1500
維蘇納拉 1500 1520 招怕雅攬章[17]
波迪薩拉 1520 1548 招攬章[18];怕雅[19];乍斗
賽塔提拉 1550 1572 帕兵招[20]
森蘇林塔 1572 1574
烏巴哈 1574 1588
空位期 1588 1589

瀾滄王國後期(1590年-1696年)

君主 即位 去位 外文名 備註
披諾芒 1590 1596 Phra Noh Muang
披旺薩 1596 1621 Phra Vongsa
烏巴瑜 1621 1622 Upayu
披耶摩訶那瑪 1622 1627 Phraya Maha Nama
披蒙膠 1627 Phra Mom Keo
昭敦坎 1633 Chao Ton Kham
陶維亞扎 1633 1638 Thao Viraja
蘇里亞旺薩 1638 1695 Suriyovongsa
披耶禛 1695 1695 Phraya Chan
南達亞扎 1695 1696 Nandaraja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引用

  1. ^ 《大越史記全書·黎皇朝紀·聖宗淳皇帝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710頁。
  2. ^ 《明史·列傳·土司·雲南三》,清 張廷玉等修,卷二百三。
  3. ^ 《大越史記全書·黎皇朝紀·太宗文皇帝》「三月,以御前中軍鉄突黎等為哀牢縛邏、鄭窗、陽忙上下等處防禦使,知軍民事,黎添為南馬州蠶上下二州及闌和縣防禦使,知軍民事。時哀牢各忙外,言歸國而反覆不定,故朝廷因各置官以管監之。」
  4. ^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之十二》洪武三十五年九月
  5. ^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四十四》永樂三年秋七月
  6. ^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一》宣德三年夏四月
  7. ^ 《大越史記全書·黎紀·卷十一》紹平元年八月
  8. ^ 《大越史記全書·黎紀·太宗文皇帝》紹平元年十二月八日
  9. ^ 《大越史記全書·黎皇朝紀·太宗文皇帝》紹平二年二月四日
  10.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五》正統元年十二月
  11. ^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宣德九年夏四月
  12.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七》正統十二年八月
  13.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廢帝郕戾王附錄·卷二百五十四》景泰六年六月
  14.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三十一》天順五年八月
  15. ^ 15.0 15.1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十六》成化十七年六月
  16.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二十七》成化十八年五月
  17. ^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正德八年十一月
  18.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一》
  19.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五》
  20.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四百九十二》嘉靖四十年正月

來源

  • [泰]姆·耳·馬尼奇·瓊賽著、廈門大學外文系翻譯小組譯 老撾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74年4月
  • [英]格蘭特·埃文斯著、郭繼光等譯 老撾史 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2011年8月 ISBN:9787547303788
  • 李謀等譯註、陳炎等審校《琉璃宮史》商務印刷館 2009年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