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潘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北宋初年名將,字仲詢大名(今屬河北邯鄲市大名縣)人。在北宋滅南漢的戰爭中擔任主要統帥。官至客省使

生平

美與宋太祖趙匡胤素厚,宋朝建立後,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命石守信為招討使,美為行營都監以副之。揚州平,留為巡檢,以任鎮撫,以功授秦州團練使(階官,從五品)。時湖南叛將汪端既平,人心未寧,乃授美潭州防禦使(階官,從五品)。開寶三年,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率軍滅南漢,一開始潘美圍攻賀州。南漢將伍彥柔率三萬人救之,潘美退兵二十里,設伏於南鄉岸,大破南漢軍,擒斬伍彥柔。接着連克三州,進逼韶州。再敗李承渥於蓮花峰下,取韶州,南漢後主出降,南漢滅亡。

即日,命美與尹崇珂同知廣州市舶使。五月,拜山南東道節度使。五年,兼嶺南道轉運使。土豪周思瓊聚眾負海為亂,美討平之,嶺表遂安。八年,任昇州(今江蘇南京)西南面行營馬步軍戰櫂都監,助都部署曹彬南唐,南唐滅亡,加檢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興國初,改宣徽南院使。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官,從一品)。四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隨太宗北漢,北漢滅亡,又被任為知幽州行府事,隨太宗北伐,兵敗而回。太平興國四年八月,任河東三交口都部署,駐守西北邊防,以捍遼朝。以雁門關之捷封代國公(爵,從一品),八年,改忠武軍節度使(階官,從二品),進封韓國公。

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遼朝,潘美為雲(今山西大同)、應(今山西應縣)、朔(今山西朔州)等州行營都部署,楊業副之,率西路軍出雁門,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於岐溝關,潘美等也受詔撤軍,並掩護雲、應四州之民內徙。在撤軍過程中,潘美與王侁等逼迫楊業冒險迎敵,置之必敗之地,而又見死不救,致使陳家谷(今山西寧武)兵敗,楊業全軍覆沒,被俘,絕食而死。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次年,又復舊官。淳化二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後死,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諡武惠。咸平二年,配饗太宗廟庭。孫女在宋真宗為皇子的時候嫁為原配(章懷皇后潘氏),因此潘美在宋真宗時代又追封為鄭王

家族

子女

  • 潘惟德,官至宮苑使
  • 潘惟固,官至西上合門使
  • 潘惟正,官至西京作坊使
  • 潘惟清,官至崇儀使
  • 潘惟熙,娶秦王女為妻,官至平州刺史
  • 養子潘惟吉,後周世宗柴榮之子

  • 潘孝嚴,供備庫使,生潘意[1]

曾孫

演義形象

楊家將》相關的小說戲曲將潘美的名字改為潘仁美,進行了醜化,成為一代權奸,處處與楊家作對,並且勾結遼人,圖謀奪取宋朝江山。這是傳統文藝對潘美關於楊業之死的責任,無限的藝術誇張、擴大化的結果。明末清初王夫之曾指出潘美陷害楊業是擔心自己「功高震主」,所謂「勝乃自危,貿士卒之死以自全。」[2]

參看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258》,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資料

  1. ^ 宋會要輯稿
  2. ^ 《宋論·卷二》:曹彬之謙謹而不居功,以避權也;潘美之陷楊業而不肯救,以避功也。將避權而與士卒不親;將避功而敗可無咎,勝乃自危;貿士卒之死以自全,而無有不敗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