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文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4年1月24日) |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滿文 | |
---|---|
類型 | |
使用時期 | 1599年至今 |
語言 | 滿語 |
相關書寫體系 | |
父體系 | |
子體系 | 錫伯文 |
Unicode | |
範圍 | U+1800至U+18AA(包含在蒙古文區段中) |
滿文(滿語:ᠮᠠᠨᠵᡠ
ᡥᡝᡵᡤᡝᠨ,穆麟德轉寫:Manju hergen,大詞典轉寫:Manzhu hergen)是滿語的文字,16世紀由蒙古文改造而成,是全音素文字。由上至下豎寫,各列由左至右排列。
歷史
據《滿洲實錄》卷三,1599年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兩人將蒙古文字借來創製滿文。雖然兩位顧問有反對,努爾哈赤仍然繼續把蒙古文改為無圈點文字(滿語:ᡨ᠋ᠣᠩᡴᡳ
ᡶ᠋ᡠᡴᠠ
ᠠᡴᡡ
ᡥᡝᡵᡤᡝᠨ,穆麟德轉寫:tongki fuka akū hergen),也稱老滿文(或稱為舊滿文)。這種新文字通行當時的建州,為後金國建立及滿族形成有深遠影響。後來達海更增補了十二個字頭,並於老滿文字旁邊加以圈點,使滿文更加完善,這種新文字被稱為「新滿文」(滿語:ᡨ᠋ᠣᠩᡴᡳ
ᡶ᠋ᡠᡴᠠ
ᠰᡳᠨ᠋ᡩ᠋ᠠᡥᠠ
ᡥᡝᡵᡤᡝᠨ,轉寫:tongki fuka sindaha hergen),並通行於後金。
清代前中期大多用滿文發佈詔、誥等,成為奏報、公文、教學、翻譯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在中原,乾隆以前期間滿文奏摺繁多,遠超過單獨漢文奏摺。其中順治朝及以前多單獨的滿文奏摺,康熙雍正兩朝滿漢合璧類奏摺居多,單獨滿文或單獨漢文均很少[1]。
無圈點滿文
金太祖阿骨打時期,根據漢字與契丹大字創造了女真文。元朝滅金後,女真文繼續在遼東地區使用,直到明中葉。
到努爾哈赤時,女真文使用幾近消失,女真族之間書面交流是借用蒙古文和漢文。大多數女真人講女真語,寫蒙古文,也有少部份人使用漢文。[來源請求]但這十分不利於政令的通行,特別是戰爭時期,常常貽誤軍機。女真人語言和文字的扞格,對努爾哈赤的統一大業產生侷限,無法滿足女真社會發展的需要。
1583年努爾哈赤起兵,開始對原本不相隸屬又各自為政的女真各部落的戰爭,1587年建立一個新的政權。
政權建立之後,努爾哈赤的內外聯絡更為頻繁。內外發佈政令、佈告,記錄各項公務事宜等,沒有自己的文字,而事事都需藉助蒙古文來完成,這不僅給新政權帶來諸多不便,而且因為缺少眾多懂蒙古文的人使得上下難於溝通,嚴重阻礙新政權的發展。為因應客觀上的需求,迫使努爾哈赤政權急需一種與滿語搭配的文字,如同漢語有漢文,蒙語有蒙古文一般。因此,努爾哈赤決定創造滿族的文字。
額爾德尼、噶蓋二人,遵照努爾哈赤的旨意,根據滿族語言的特色,以仿蒙古文的方式,創造滿文,此即所謂「老滿文,或無圈點滿文」。[註 1]這是滿族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它促進滿族社會的進步,擴大鄰近民族的連絡,並導致後來女真人的全面統一,建立「後金」政權,甚至入主中原,影響極為深遠。
無圈點滿文正字法有一些特別的寫法,例如ᠠᡧᡧᠠᡥᠠ(穆麟德:aššaha)有寫為ᠠᡧᡧᠠᠬᠡ、 ᠵᠠᠯᠠᠨ(穆麟德:jalan)有寫為ᠵᠠᠯᠠᠡ的,形態上類似蒙古文正字法。[2]:4,5
有圈點滿文
額爾德尼和噶蓋創造的滿文,一經推行就對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產生強烈影響,對統一大業產生很大的幫助。但是,這種老滿文創製於戰事頻繁的年代,又無可借鑑的經驗,故而有許多先天不足。在推廣使用過程中,逐漸發現許多問題。如,字母數量少、書面上無法區分送氣與不送氣的清輔音、上下字無別、語法不規範、字型不統一等等,這些問題亟需改進。特別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匆匆忙忙走進幅員廣大的地域之後,其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對文字的需求與日劇增,老滿文越來越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改革老滿文已勢在必行。額爾德尼、噶蓋於1599年創製滿文後,經過三十多年的推廣,在累積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達海奉皇太極之命進一步改善滿文。
老滿文的改革完善者是達海,老滿文的改革完善工作中主要有三個項目:其一,改進、完善老滿文,以加圈點、改變字母寫法等方法,對原本寫法相同的不同音節(ᡨᠠ「塔達特德」、ᠵᠠ「扎哲」、ᠶᠠ「雅葉」等)加以區分,使字母對應的音位是唯一確定的;其二,為漢語借詞增加10個特定字母;其三,規定一些音節的連讀,創造了一套語音規則[註 2]。這樣一改,使得滿文在字型結構、語音拼讀、語法規則上得到完善,解決老滿文在過去應用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使滿文更合理、方便與實用。
滿文的創製和頒行,是滿族文化發展史上重要里程碑,對滿族共同體的促進與推廣,產生很大的影響。從額爾德尼、噶蓋初創老滿文到達海的改進完善,其間經歷了30年左右的時間,滿文是參照蒙古文字母創製,雖然對老滿文進行改革完善形成了新滿文,但滿文仍然繼承了回鶻式蒙古文的一系列缺點,如字母在詞的首、中、尾的書寫不一,字母之間辨識度低,學習滿文,先要學習「十二字頭」(音節表)單獨記憶語言中所有音節的形狀增加學習負擔;由於滿文字牙結構方向各異,有些字母詞尾形式,擺尾方向是向左,有些是向右,導致行間距較寬,佔用較多的空間,增加了紙張的使用。[3][4]
- ^ 「太祖起兵之十六年,歲己亥二月辛亥朔,召巴克什額爾德尼、扎爾固齊噶蓋使制國書。額爾德尼、噶蓋辭以夙習蒙古文字,未易更制。上曰:「漢人誦漢文,未習漢字者皆知之;蒙古人誦蒙古文,未習蒙古字者皆知之。我國語必譯為蒙古語,始成文可誦;則未習蒙古語者,不能知也。奈何以我國語制字為難,而以習他國語為易耶?」額爾德尼、噶蓋請更制之法,上曰:「是不難。但以蒙古字協我國語音,聯屬為句,因文以見義可矣。」於是制國書,行於國中。滿洲有文字自此始。」(引自《清史稿-列傳十五》)
- ^ 《滿文老檔》中記載:「十二字頭,原無圈點。上下字無別,塔達特德、扎哲雅葉等雷同不分。書中尋常語言,視其文義,易於通曉。至於人名、地名,必至錯誤。是以金國天聰六年春正月,巴克什達海奉汗命加圈點,以分晰之,將原字頭,即照舊書於前。使後世智者觀之,所分晰者,有補於萬一則已。倘有謬誤,舊字頭正之。是日,繕寫十二字頭頒佈之。」
無圈點滿文、有圈點滿文的對應關係
不同的無圈點滿文文件中有些詞彙的拼法有多種變體。例如有圈點滿文ᡶ(f) 所對應的輔音,在無圈點滿文中可以寫作ᠪ(B)、ᠸ(W)甚至是字母B右側加圈的ᠪ°(B°)[註 1]。輔音的對應關係如下表。[5]:378,379,314-332
無圈點滿文 | ᠪ(B) | ᠸ(W) | ᠪ°(B°) | ᡨ(T) | ᠰ(S) | ᠵ(J) | ᡴ(K) | ᡤ᠊(K) | |||||||||||
有圈點滿文 | ᠪ(b) | ᡦ(p) | ᡶ(f) | ᠸ(w) | ᡶ(f) | ᠸ(p) | ᡶ(f) | ᡨ(t) | ᡩ(d) | ᠰ(s) | ᡧ(š) | ᠵ(j) | ᠶ(y) | ᡴ(k) | ᡤ(g) | ᡥ(h) | ᡴ᠊(k) | ᡤ᠊(g) | ᡥ᠊(h) |
無圈點滿文 | ᠯ(L) | ᠮ(M) | ᠨ(N) | ᠴ(C) | ᡵ(R) | ᠩ(NK) |
有圈點滿文 | ᠯ(l) | ᠮ(m) | ᠨ(n) | ᠴ(c) | ᡵ(r) | ᠩ(ng) |
字母表
字母 | 轉寫(穆麟德/太清/新滿漢大詞典/五體清文鑑譯解) | Unicode編碼 | 說明(穆麟德/太清轉寫) | ||||
---|---|---|---|---|---|---|---|
獨立 | 詞首 | 詞中 | 詞尾 | ||||
元音字母 | |||||||
ᠠ | ᠠ᠊ | ᠊ᠠ᠊ | ᠊ᠠ | a | 1820 | ||
᠊ᠠ᠋ | b、p、kʽ/kʻ、gʽ/gʻ、hʽ/hʻ之後用陰性字尾 | ||||||
ᡝ | ᡝ᠊ | ᠊ᡝ᠊ | ᠊ᡝ ᠊ᡝ᠋ | e | 185D | k、g、h、t、d之後不加點;k、g、h、b、p之後用陰性字尾 | |
᠊ᠠ᠋ | |||||||
ᡳ | ᡳ᠊ | ᠊ᡳ᠊ | ᠊ᡳ | i[注 1] | 1873 | ||
ᡳ᠌᠌ | 用於元音後 | ||||||
᠊ᡳ᠍᠊ | ᠊ᡳ᠋ | 用於k、g、h、b、p後 | |||||
᠊ᡳ᠌ | 用於dz/z後 | ||||||
ᠣ | ᠣ᠊ | ᠊ᠣ᠊ | ᠊ᠣ | o | 1823 | ||
᠊ᠣ᠋ | 用於b、p、kʽ/kʻ、gʽ/gʻ、hʽ/hʻ後以及輔音和o拼成的單音節詞中 | ||||||
ᡠ | ᡠ᠊ | ᠊ᡠ᠊ ᠊ᡠ᠋᠊ | ᠊ᡠ ᠊ᡠ᠋ | u | 1860 | k、g、h、t、d之後不加點;第二行用於b、p、k、g、h後以及單音節詞中 | |
?? ?? | |||||||
ᡡ | ᡡ᠊ | ᠊ᡡ᠊ | ᠊ᡡ | ū/v/uu/ů | 1861 | ||
ᡟ [注 2] | ᠊ᡟ᠊ | ᠊ᡟ | y[注 3]/yʻ/y/ | 185F | 只在音節ts/cyʻ和sy/syʻ(漢語拼音ci和si)中出現 | ||
輔音字母 | |||||||
ᠨ [注 2] | ᠨ᠊ | ᠊ᠨ᠋᠊ ᠊ᠨ᠊ | ᠊ᠨ ᠊ᠨ᠌ | n | 1828 | 在音節末尾不加點(個別情況除外);左邊帶有點的詞尾型用於音譯漢語 | |
ᠩ [注 2] | ᠊ᠩ᠊ | ᠊ᠩ | ng | 1829 | 沒有詞首形;只出現在元音後 | ||
ᡴ [注 2] | ᡴ᠊ | ᠊ᡴ᠊ | k | 1874 | 在a、o、ū前 | ||
᠊ᡴ᠋᠊ | ᠊ᡴ | 在a、i、o、u後且不在元音前[注 4] | |||||
ᡴ᠌ | ᠊ᡴ᠌᠊ | ᠊ᡴ᠋ | 在e、i、u前[注 5];在e、ū/v後且不在元音前[注 4] | ||||
ᡤ [注 2] | ᡤ᠊ | ᠊ᡤ᠊ | g | 1864 | 用於a、o、ū前 | ||
?? | ?? | 用於e、i、u前 | |||||
ᡥ [注 2] | ᡥ᠊ | ᠊ᡥ᠊ | h | 1865 | 用於a、o、ū前 | ||
?? | ?? | 用於e、i、u前[注 5] | |||||
ᠪ [注 2] | ᠪ᠊ | ᠊ᠪ᠊ | ᠊ᠪ | b | 182A | ||
ᡦ [注 2] | ᡦ᠊ | ᠊ᡦ᠊ | p | 1866 | |||
ᠰ [注 2] | ᠰ᠊ | ᠊ᠰ᠊ | ᠊ᠰ | s | 1830 | ||
ᡧ [注 2] | ᡧ᠊ | ᠊ᡧ᠊ | š/x/sh/š | 1867 | |||
ᡨ [注 2] | ᡨ᠋᠊ | ᠊ᡨ᠋᠊ | t | 1868 | 用於a、i、o前 | ||
᠊ᡨ᠌᠊ | ᠊ᡨ | 前有元音、後有輔音 | |||||
ᡨ᠊ | ᠊ᡨ᠍᠊ | 用於e、u、ū/v前 | |||||
ᡩ [注 2] | ᡩ᠊ | ᠊ᡩ᠋᠊ | d | 1869 | 用於a、i、o前 | ||
ᡩ᠋᠊ | ᠊ᡩ᠊ | 用於e、u前 | |||||
ᠯ [注 2] | ᠯ᠊ | ᠊ᠯ᠊ | ᠊ᠯ | l | 182F | ||
ᠮ [注 2] | ᠮ᠊ | ᠊ᠮ᠊ | ᠊ᠮ | m | 182E | ||
ᠴ [注 2] | ᠴ᠊ | ᠊ᠴ᠊ | c/q/ch/c | 1834 | |||
ᠵ [注 2] | ᠵ᠊ | ᠊ᠵ᠊ | j/j/zh/j | 1835 | |||
ᠶ [注 2] | ᠶ᠊ | ᠊ᠶ᠊ | y | 1836 | |||
ᡵ [注 2] | ᡵ᠊ | ᠊ᡵ᠊ | ᠊ᡵ | r | 1875 | 本族語沒有以r打頭的詞 | |
ᡶ [注 2] | ᡶ᠊ | ᠊ᡶ᠊ | f | 1876 | 用於a、e前 | ||
ᡶ᠋ | ᠊ᡶ᠋ | 用於i、o、u、ū/v前 | |||||
ᠸ [注 2] | ᠸ᠊ | ᠊ᠸ᠊ | w | 1838 | 只出現在a、e前 | ||
ᠺ [注 2] | ᠺ᠊ | ᠊ᠺ᠊ | kʽ/kʻ/kk/k῾ | 183A | 借詞字母(漢語拼音k音),只出現在a、o前 | ||
ᡬ [注 2] | ᡬ᠊ | ᠊ᡬ᠊ | gʽ/gʻ/gg/ǵ | 186C | 借詞字母(漢語拼音g音),只出現在a、o前 | ||
ᡭ [注 2] | ᡭ᠊ | ᠊ᡭ᠊ | hʽ/hʻ/hh/h́ | 186D | 借詞字母(漢語拼音h音),只出現在a、o前 | ||
ᡮ [注 2] | ᡮ᠊ | ᠊ᡮ᠊ | tsʽ[注 3]/c/c/ts῾ | 186E | 借詞字母(漢語拼音c音) | ||
ᡯ [注 2] | ᡯ᠊ | ᠊ᡯ᠊ | dz/z/z/dz | 186F | 借詞字母(漢語拼音z音),在詞中形的i前用第二行 | ||
ᡰ [注 2] | ᡰ᠊ | ᠊ᡰ᠊ | ž/rʻ/rr/ž | 1870 | 借詞字母(漢語拼音r音) | ||
ᡱ [注 2] | ᡱ᠊ | ᠊ᡱ᠊ | cʽ/q (qʻʻ)/ch/c῾ | 1871 | 借詞字母,用於音節c'y/qyʻ (qʻʻi)(漢語拼音chi) | ||
ᡷ [注 2] | ᡷ᠊ | ᠊ᡷ᠊ | j/j (jʻʻ)/zh/j̊/j' | 1877 | 借詞字母,用於音節jy/jyʻ (jʻʻi)(漢語拼音zhi) |
- ^ 穆麟德/《新滿漢大詞典》把借詞音節ᡱᡳ c'y/chy和ᡷᡳ jy/zhy中的᠊ᡳ i寫作y。《新滿漢大詞典》/《五體清文鑑譯解》把ᡯᡳ寫作zy/dzy。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元音字母y和輔音字母沒有獨立形式,這裏給出的是Unicode字元。
- ^ 3.0 3.1 穆麟德轉寫把ts'和元音y相拼寫作ts
- ^ 4.0 4.1 這條規則有一些特例:音節tek用第一種詞尾;音節kuk、guk、huk用第二種詞尾。此外還有一些不規則的情況。
- ^ 5.0 5.1 在個別詞(bukūn/bukʻvn、kūke/kʻvhe、nehū/nehʻv等)中和ū相拼。
滿文多數音節結構是(輔)元(元/輔),在元音後出現比較多的字母有i, r, n, ng, k, s, t, b, o, l, m十一個。
轉寫梵文藏文字母
為了轉寫梵語和藏文字母,參照蒙古阿禮嘎禮字母,創造了以下字母。使用範圍有限。《同文韻統》有轉寫方案的介紹。《五體清文鑑》所收藏文都配有滿文轉寫。
字母 | Unicode編碼 | 轉寫 | 天城文 | 國際梵語轉寫 | 藏文字母 | EWTS | 說明 | ||||
---|---|---|---|---|---|---|---|---|---|---|---|
獨立 | 詞首 | 詞中 | 詞尾 | 太清 | 五體清文鑑譯解 | ||||||
ᢇ | ᢇ᠊ | 1887 | ʼ | ḥ | འ | 'a/' | 獨立形表示音節'a,詞首形表示輔音' | ||||
᠊ᢇ | a | (आ) | (ā) | (ཨཱ) | (A) | 加長元音a | |||||
ᠷ᠊ | ᠊ᠷ᠊ | 1837 | r^ | ṛ | (ऋ) | (ṛ) | (རྀ) | (r-i) | 與i連用;和蒙古文r編碼相同,比滿文r分叉小 | ||
ᢀ | 1880 | ~ | m̊ | (अँ) | ṃ | (ཨྃ) | ~M | ||||
ᢀ᠋ | ~^ | ṁ | (अं) | (ཨཾ) | M | ||||||
ᢁ | 1881 | $ | (अः) | ḥ | (ཨཿ) | H | |||||
ᢚ᠊ | ᠊ᢚ᠊ | 189A | gʻʻ | g῾ | घ | gh | གྷ | g+h | 在e前附點的位置提高(詞首形從右下提升到右側,詞中形從第二字牙提升到第一字牙) | ||
ᢛ᠊ | ᠊ᢛ᠊ | 189B | ng | ṅ | ङ | ṅ | ང | ng | 不用於元音後 | ||
ᢜ᠊ | ᠊ᢜ᠊ | 189C | zʻ | ʣ̣ | च | c | ཙ | ts | |||
ᢝ᠊ | ᠊ᢝ᠊ | 189D | zʻʻ | झ | jh | ཛྷ | dz+h | ||||
ᢞ᠊ | ᠊ᢞ᠊ | ᠊ᢞ[二 1] | 189E | jʻʻʻ | ǰ̊ | ट | ṭ | ཊ | T | ||
ᢟ᠊ | ᠊ᢟ᠊ | 189F | jʻʻʻʻ | ढ | ḍh | ཌྷ | D+h | ||||
ᢏ᠊ | ᠊ᢏ᠊ | 188F | nʻʻ | ṇ | ण | ṇ | ཎ | N | |||
ᢠ᠊ | ᠊ᢠ᠊ | ᠊ᢠ[二 2] | 18A0 | dʻ | ḍ | त | t | ཏ | t | 在a、i、o前 | |
?? | ?? | 在e、u前 | |||||||||
ᢡ᠊ | ᠊ᢡ᠊ | 18A1 | dʻʻ | d῾ | ध | dh | དྷ | d+h | 在a、i、o前 | ||
?? | ?? | 在e、u前 | |||||||||
ᢒ᠊ | ᠊ᢒ᠊ | 1892 | bʻ | ḅ | प | p | པ | p | |||
ᢨ᠊ | ᠊ᢨ᠊ | 18A8 | bʻʻ | b῾ | भ | bh | བྷ | b+h | |||
ᢢ᠊ | ᠊ᢢ᠊ | 18A2 | sʻʻ | š̤ | ष | ṣ | ཥ | Sh | |||
ᢣ᠊ | ᠊ᢣ᠊ | 18A3 | jʻ | ǰ | ཅ | c | |||||
ᢤ᠊ | ᠊ᢤ᠊ | 18A4 | xʻ | ṣ̌ | ཞ | zh | 也作ᡰ᠊ rʻ | ||||
ᢥ᠊ | ᠊ᢥ᠊ | 18A5 | sʻ | ṣ | ཟ | z | |||||
ᢪ᠊ | ᠊ᢪ᠊ | 18AA | lʻʻ | l̊ | ལྷ | lh | 也作ᠯᡥ᠊ lh |
- ^ 見《大藏全咒》第一套第七卷第52頁、55頁、63頁、93頁,第八卷第35頁,第九卷第10頁、14頁、20頁、45頁;第八套第一卷第9頁、12頁、34頁、35頁、57頁、71頁。
- ^ 見《大藏全咒》第一套第一卷第47頁。
十二字頭
十二字頭是滿文的音節表,每個字頭對應一個韻尾。
序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
韻尾 | 無 | i | r | n | ng | k | s | t | b | o | l | m |
第一字頭有131個音節,順序如下:
ᠠ a ᡝ e ᡳ i ᠣ o ᡠ u ᡡ ū/v ᠨᠠ na ᠨᡝ ne ᠨᡳ ni ᠨᠣ᠋ no ᠨᡠ᠌ nu ᠨᡡ nū/nv |
ᡴᠠ ka ᡤᠠ ga ᡥᠠ ha ᡴᠣ᠋ ko ᡤᠣ᠋ go ᡥᠣ᠋ ho ᡴᡡ kū/kv ᡤᡡ gū/gv ᡥᡡ hū/hv |
ᠪᠠ ba ᠪᡝ be ᠪᡳ bi ᠪᠣ bo ᠪᡠ bu ᠪᡡ bū/bv ᡦᠠ pa ᡦᡝ pe ᡦᡳ pi ᡦᠣ po ᡦᡠ pu ᡦᡡ pū/pv |
ᠰᠠ sa ᠰᡝ se ᠰᡳ si ᠰᠣ᠋ so ᠰᡠ᠌ su ᠰᡡ sū/sv ᡧᠠ ša/xa ᡧᡝ še/xe ᡧᡳ ši/xi ᡧᠣ᠋ šo/xo ᡧᡠ᠌ šu/xu ᡧᡡ šū/xv |
ᡨ᠋ᠠ ta ᡩᠠ da ᡨᡝ᠋ te ᡩ᠋ᡝ᠋ de ᡨ᠋ᡳ ti ᡩᡳ di ᡨ᠋ᠣ᠋ to ᡩᠣ᠋ do ᡨᡠ᠍ tu ᡩ᠋ᡠ᠍ du |
ᠯᠠ la ᠯᡝ le ᠯᡳ li ᠯᠣ᠋ lo ᠯᡠ᠌ lu ᠯᡡ lū/lv ᠮᠠ ma ᠮᡝ me ᠮᡳ mi ᠮᠣ᠋ mo ᠮᡠ᠌ mu ᠮᡡ mū/mv |
ᠴᠠ ca/qa ᠴᡝ ce/qe ᠴᡳ ci/qi ᠴᠣ᠋ co/qo ᠴᡠ᠌ cu/qu ᠴᡡ cū/qv ᠵᠠ ja ᠵᡝ je ᠵᡳ ji ᠵᠣ᠋ jo ᠵᡠ᠌ ju ᠵᡡ jū/jv |
ᠶᠠ ya ᠶᡝ ye ᠶᠣ᠋ yo ᠶᡠ᠌ yu ᠶᡡ yū/yv ᡴᡝ ke ᡤᡝ ge ᡥᡝ he ᡴᡳ ki ᡤᡳ gi ᡥᡳ hi ᡴᡠ ku ᡤᡠ gu ᡥᡠ hu |
ᠺᠠ k῾a/kʼa ᡬᠠ g῾a/gʼa ᡭᠠ h῾a/hʼa ᠺᠣ k῾o/kʼo ᡬᠣ g῾o/gʼo ᡭᠣ h῾o/hʼo ᡵᠠ ra ᡵᡝ re ᡵᡳ ri ᡵᠣ᠋ ro ᡵᡠ᠌ ru ᡵᡡ rū/rv |
ᡶᠠ fa ᡶᡝ fe ᡶ᠋ᡳ fi ᡶ᠋ᠣ᠋ fo ᡶ᠋ᡠ᠌ fu ᡶ᠋ᡡ fū/fv ᠸᠠ wa ᠸᡝ we |
ᡮᠠ ts῾a/ca ᡮᡝ ts῾e/ce ᡮᡟ ts/cyʼ ᡮᠣ᠋ ts῾o/co ᡮᡠ᠌ ts῾u/cu ᡯᠠ dza/za ᡯᡝ dze/ze ᡯᡳ dzi/zi ᡯᠣ᠋ dzo/zo ᡯᡠ᠌ dzu/zu |
ᡰᠠ ža/rʼa ᡰᡝ že/rʼe ᡰᡳ ži/rʼi ᡰᠣ᠋ žo/rʼo ᡰᡠ᠌ žu/rʼu ᠰᡟ sy/syʼ ᡱᡳ c῾y/qyʼ ᡷᡳ jy/jyʼ |
第一字頭外加音節:ᡨᡡ tū/tv, ᡴ᠋ᡡ k῾ū/kʼv, ᡥ᠋ᡡ h῾ū/hʼv。
電腦顯示
微軟Windows Vista及更新的Windows系統已經能夠正確顯示滿文(蒙古字母)。而對於Windows XP/2003系統,若想正確顯示滿文,必須更新系統的Uniscribe的核心檔案usp10.dll。
Linux和Mac OS X系統只要安裝字型亦可正確顯示滿文。
現在非Unicode的滿文字型(蒙文字型)仍然佔據着部分市場。
相關條目
註釋
- ^ 老滿文雖然也稱作無圈點滿文,但老滿文的文件中確實存在字母B右側加圈的寫法
參考文獻
- ^ 莊吉發 雍正朝滿漢合璧奏摺校注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十月初版
- ^ 河內良弘; 清瀬義三郎則府. 満洲語文語入門. 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2014-4-10. ISBN 9784876984459 (日語).
- ^ Мөнхбат, Азжаргал. 20世纪苏联对蒙古国的影响.pdf. [2024-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1).
- ^ Manchu alphabet and language. www.omniglot.com. [2024-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7).
- ^ 莊聲. 帝国を創った言語政策. 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2016-03-31. ISBN 9784814000180 (日語).
外部連結
- 太清網——Unicode滿文/錫伯文/達斡爾文字型和輸入法
- 太清滿文線上輸入法
- 滿族線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馬騰:〈「十二字頭」與清代滿文語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