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規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道教 |
---|
道教主題 |
清規一般是指宗教——尤其是佛教和道教,對於信仰者所制定的對於生活、儀式和信仰上的種種戒律、規定。在同一種宗教中,不同宗派甚至不同的寺廟、宮觀、會堂等,就會有不同的清規。後引申在社會人倫、組織、生活禮節等方面的規定,有時含貶義。
概論
清規一詞的字面意思是清淨的規定,即戒律;佛教百丈懷海禪師立下漢傳佛教禪門叢林制度,始稱叢林制度和戒律爲「清規」[1]。後道教學習佛教僧團體制建立道教戒律,亦稱清規。自此,清規以佛教、道教戒律爲主要含義。
清規一詞後來也被用來指涉其他類型的組織架構,如家族、學校、社會團體中對於人倫、生活和禮節上較嚴格的規定。在漢語語境下,也有含貶義的用法,形容死板、僵硬、泥古不化的規定。
佛教清規
唐朝禪師百丈懷海制定《百丈清規》,用於約束和規範漢地禪宗僧人的戒行和寺院生活。後成爲漢傳佛教的通用清規。
日本佛教也有自己的清規,在明末清初赴日傳教的臨濟宗僧人隱元隆琦,在日本創建了黃檗宗,制定了《黃檗清規》,對日本佛教各宗派的戒律影響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