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海峽尋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峽尋新論壇(英語:Strait Talk),是由美國華裔大學生林柏瀚(Johnny Lin)於2005年在美國布朗大學創立,旨在架設海峽兩岸青年人溝通橋樑的專業學術論壇。[1]

組織形式

論壇採用ICR(互動式衝突解決會談)為核心,輔以和平計劃(Peace Project)和專題演講(Panels)的形式。會期為7-8天。每屆論壇會從中國大陸、台灣、第三方(美國、香港、華裔)招募15名青年代表(具體人數可能因論壇地點而異),在一週左右時間中,高強度進行ICR;並分組實行橫貫一年的,旨在擴大兩岸交流的「和平計劃」;論壇期間還會邀請相關專業人士舉行專題演講。[1]

分會

海峽尋新論壇現共有4個分會:

布朗論壇

布朗論壇為2005年創始論壇,為秋季論壇。舉辦地為布朗大學。採用中國大陸、台灣、美國為三方代表。初期僅有ICR與專題演講。論壇用語為英語。布朗論壇經常與美國東岸的其他學術中心和智庫合作,讓更多的當政人士了解新生代的方向。[2]

伯克萊-三藩市論壇

2009年春季起,開設伯克萊論壇,舉辦地為加州伯克萊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並引入和平計劃。2012年起,改為伯克萊-三藩市論壇。亦採用中國大陸、台灣、美國為三方代表。論壇用語為英語。[3]

2011年春季起,開設香港論壇,以「海峽尋新香港論壇」(Strait Talk Hong Kong)為法定社團名稱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註冊,每年4月在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舉辦,為期七天,系論壇首次進入亞洲大中華地區。香港論壇採用「中國大陸」、「台灣」、「港澳及海外」(前兩屆為「港澳」,第三屆起為「港澳及海外」)為三方代表。論壇用語亦首次使用普通話/國語[4]

2012年春季起,開設台北論壇,舉辦地為國立台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論壇採用中國大陸、台灣、華裔為三方代表。論壇用語為國語/普通話。2012年秋季起,台北論壇改為秋季舉辦,2014年時曾短暫停辦,後又於2017年復辦。2018年第五屆海峽尋新台北論壇改於八月底舉辦。[5]

與會反應

雖然論壇以學術交流為中心,許多參與過論壇的人表示得到一開始預想不到的心靈層面。一位與會者分享:「當我們看待他人的立場時,絕不會因為無知更不會盲目隨眾,而會考慮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與出發點。即便我們僅是兩岸三地幾十億人中的十五個人,聚在一起嘗試以理性與客觀的態度去消弭彼此之間的隔閡」[6]

參考文獻

  1. ^ 1.0 1.1 存档副本. [2013-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6). 
  2. ^ Strait Talk Brown. http://www.straittalkbrown.com/. 
  3. ^ Strait Talk Berkeley. https://straittalkberkeley.weebly.com/. 
  4. ^ Strait Talk Hong Kong. http://www.straittalkhk.org/. 
  5. ^ Strait Talk Taipei. http://www.straittalktaipei.org/. 
  6. ^ China Times. 兩岸校園超連結-海峽尋心 我將繼續追尋. China Times. 2016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