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奧多爾·馬克西姆·加贊
泰奧多爾·馬克西姆·加贊 Théodore Maxime Gazan | |
---|---|
出生 | 1765年10月29日 法蘭西王國濱海阿爾卑斯省格拉斯 |
逝世 | 1845年4月9日 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格拉斯 | (79歲)
效命 |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 |
服役年份 | 1775–1815年 |
軍銜 | 中將 |
參與戰爭 | 法國大革命戰爭 拿破崙戰爭 |
獲得勳章 |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法國貴族 |
奧諾雷·泰奧多爾·馬克西姆·加贊·德·拉佩里埃(法語:Honoré Théodore Maxime Gazan de la Peyrière,法語發音:[ɔnɔʁe teɔdɔʁ maksim ɡazɑ̃ də la peʁjɛʁ];1765年10月29日—1845年4月9日)是一位參加過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的法國將軍。
加贊最初在法國海岸警衛隊擔任炮手,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他後來被任命為皇家海岸救助隊成員,並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時加入了法國國民自衛軍。在上萊茵河谷和荷蘭服役後,他於1799年加入瑞士的安德烈·馬塞納軍團,參加了溫特圖爾戰役和第一次蘇黎世戰役。1805年8月,加贊指揮了一個在烏爾姆包圍奧地利人的陸軍師。11月11日,在愛德華·莫蒂埃的領導下,他的師在維也納的進攻中組成法軍前衛。但由於莫蒂埃的行軍線路過長,加贊的步兵師被庫圖佐夫的聯軍部隊包圍;加贊的步兵師在迪恩施泰因戰役中損失了40%的兵力。在耶拿-奧爾施泰特戰役中擊敗普魯士後,他與讓·拉納一起到伊比利亞半島作戰。在那裏,他參加了法國對薩拉戈薩的佔領以及半島戰爭的幾次重要軍事行動,包括拉阿爾武埃拉之戰和維多利亞戰役。
在百日王朝期間,加贊重回拿破崙的部隊,但他沒有在戰場上指揮部隊。1815年,他參與了米歇爾·內伊的叛國罪審判,但拒絕作出判決。他在1820年代曾短暫涉足政治,但未成功。1830年,他成為法國貴族,在馬賽擔任師長,但此時已經年老,加贊於1832年退休,1845年去世。
家庭和早年生活
加贊出生在濱海阿爾卑斯省的格拉斯。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將他送到索雷茲學院,在那裏他接受了軍事訓練。15歲時,加贊在安提比斯海岸警衛隊炮兵團擔任少尉。1786 年,他被任命為皇家海岸救助隊成員。之後他也加入了共濟會。[1]
法國大革命戰爭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時,加贊返回格拉斯並加入國民自衛軍。1790年,他成為一名上尉,並於1791年成為瓦爾省志願營的中校。1792年,隨着法國對奧地利的宣戰,他被派往第27團。他的團首先在斯特拉斯堡擔任駐軍,但在1793年12月,他的部隊參加了維桑堡戰役。1794年5月,加贊成為新的第54旅的營長(只有正常旅編制的一半)。7月4日,他的部隊在庫彭海姆擊潰了普魯士人,讓普魯士人相信法軍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他們。加贊於7月11日被提升為上校,並帶領他的部隊在特里普施塔特戰勝了普魯士人。[2]
1796年,他加入了萊茵軍團,由讓·維克多·莫羅指揮。這是他的第一次戰役,他被提升為準將,以表彰他在埃特林根戰役中的傑出成就。加贊於1796年11月22日受傷並被送往斯特拉斯堡的醫院養傷,在那裏他遇到了瑪麗·馬德琳·賴斯(Marie Madeleine Reiss)。兩人結婚後,她經常陪他前往戰場,夫妻育有幾個孩子。[2]
瑞士戰役
1799年4月4日,加贊的上司兼朋友安德烈·馬塞納將他調往當時位於瑞士東北部高原的多瑙河軍團。在那裏,他在瑞士北部的小鎮溫特圖爾指揮了一個弱小的(人手不足的)步兵旅。5月26日,新上任的師長米歇爾·內伊指揮前線保護蘇黎世的法軍主力。第二天,弗里德里希·馮·霍茨近8,000名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奧地利邊防部隊抵達。[3]在隨後的衝突中,內伊命令加贊的人手不足的旅到法軍陣線中心,在那裏法軍很快就被奧軍的進攻摧毀。撤退時,法軍安全地穿過了一座橫跨一條小河的橋,為了保護步兵撤退免受奧地利人的攻擊,受傷的內伊將指揮權交給了加贊,後者組織並成功地進行了撤退。[4]
幾天後,在第一次蘇黎世戰役(1799年6月4日)中,奧軍擊敗了法軍。作為多瑙河陸軍第五師的一部分,在馬塞納的部隊脫離卡爾大公的軍隊並撤離利馬特河後,加贊再次指揮後衛部隊。那年晚些時候,他在第二次蘇黎世戰役(9月27日)中面對奧地利和俄羅斯的聯合部隊。他的師擊退了利馬特河的俄國前哨。隨後,他參加了對奧地利人的瘋狂追擊,為法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他被提升為師長,並繼續在瑞士與聯軍作戰。[5]
1800年,加贊作為蘇爾特軍團的師長隨同意大利馬塞納的軍隊。加贊的部隊有約4,500人。[6]當蘇爾特的軍團在意大利北部中部作戰時,馬塞納在熱那亞被一支24,000人的奧地利軍隊和一個英國海軍中隊圍攻。蘇爾特將他的軍團移至東部以解救熱那亞。作為蘇爾特軍團的一部分,加贊參加了博切塔山口的戰鬥(4月9日),在那裏他指揮了法軍右翼,並再次參加了薩塞羅戰役(4月10日)。在這兩次衝突中,敵軍的人數是法軍的三倍,法軍傷亡慘重。本月晚些時候,他參加了沃爾特里的衝突(4月18日)。[7]為了在熱那亞解救馬塞納,蘇爾特組織了幾次襲擊城市周圍強大的奧地利陣地。在蒙特克雷托(5月13日),加贊的師和蘇爾特的主力第一縱隊(約5,000人)襲擊了由霍亨索倫親王指揮的7,000人的奧地利陣地。蘇爾特被俘,約瑟夫·佩蘭旅將軍被殺,騎兵指揮官讓·約瑟夫·戈蒂埃受重傷。從熱那亞的城牆可以看出這場失敗,導致法國駐軍的士氣大跌;許多部隊已經接近譁變,而且食物稀缺。[8]受傷的加贊將他的部隊帶到洛薩諾並加入路易·斯加布里埃爾·絮歇的部隊。在那裏,他指揮了意大利軍隊的一個師,在波佐洛戰役中與奧地利人作戰並取得了勝利。他在皮埃蒙特被任命為第27軍第一師師長。1801年和平協議簽署後,加贊回到家鄉,但在他回來後不久,他被任命為意大利北部一個旅的指揮官,並一直待在那裏直到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宣佈成立。[2]
拿破崙戰爭
迪恩施泰因和耶拿
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時期,加贊最初被任命為駐里爾部隊的一位師長,為計劃入侵英格蘭做準備;他一直呆在那裏,直到這個入侵計劃被放棄。[2]1805年8月,加贊率領軍隊的一個師在烏爾姆包圍了奧地利人。11月11日,在莫蒂埃元帥的帶領下,他的師在向庫圖佐夫軍隊的行軍中擔任法軍前衛。當他們穿過狹窄的多瑙河峽谷時,該師在迪恩施泰因附近與主力部隊分開。迪恩施泰因是多瑙河畔的小村莊,在十二世紀末以關押獅心王理查的監獄而聞名,加贊和他的師被困在一個狹窄的峽谷中,背後是一支俄羅斯軍隊,正面是更多的俄羅斯人。法軍拼命戰鬥,度過了慘痛的一天,傷亡達40%。加贊和莫蒂埃最終因大部隊的到來而獲救。[9]作為對加贊在「不朽的迪恩施泰因戰役」中的認可,加贊獲得了榮譽軍團軍官大十字勳章,他的師的倖存者被送往維也納休養。當奧地利求和時,加贊的師被派往巴伐利亞的維爾茨堡,直到1806年10月普魯士向法國宣戰。[1]
加贊的師在耶拿-奧爾施泰特戰役(1806年10月14日)中參加了法國對普魯士的戰鬥。在奧斯特羅文卡(1807年2月16日),加贊的軍隊繳獲了三門火炮和兩面俄羅斯軍旗。隨後,他的部隊就留在他們的冬季營地。新的和平條約簽訂後,加贊的軍隊被派往西里西亞恢復秩序。1808 年,他成為拉佩里埃伯爵。[2]
半島戰爭早期
1808年10月,加贊的師隸屬於第六軍團,與讓·拉納元帥一起前往西班牙,並於12月抵達薩拉戈薩。在何塞·德·帕拉福克斯的領導下,這座城市被西班牙守軍保衛着。拉納於1809年1月22日下令發動進攻,以巷戰奪取該市;當法國人佔領一個街區時,工兵在房屋下方挖出隧道並將其炸毀,這阻止了西班牙士兵溜進他們身後的房屋。該方法有效但費力。加贊的任務是佔領堅固的耶穌修道院。帕拉福克斯於2月20日投降。法軍第六軍團隨後佔領了阿拉貢北部。[10][11]
1810年7月,加贊的部隊守衛了阿爾坎塔拉附近的埃斯特雷馬杜拉山谷。九月,他與西班牙將軍拉羅馬納作戰。1811年1月,他越過莫雷納山脈守衛補給。3月15日至21日,他的師圍攻並佔領了葡萄牙東部的小鎮坎波馬約爾。他們在那裏繳獲了50門火炮並俘虜了100名的葡萄牙守軍。但法軍運送戰利品的車隊被聯軍襲擊,法軍步兵有較大傷亡但繳獲的火炮中只有一門損失。[12]
在拉阿爾武埃拉戰役中,[13]加贊的師遭到英國人的重創。這支部隊由兩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和40門火炮組成,英軍從三面包圍了法軍。雙方的交火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據報道,堆放屍體的地方有三四個人高。[14]但英國指揮官科爾本少將犯了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才使得法軍免受更嚴重的災難。科爾本的步兵被部署在一個突出的位置,法國騎兵的衝鋒對他的部隊造成了大量傷亡。然而,法軍也傷亡慘重,損失了五面軍旗,對其士氣和自尊心造成了重大打擊。[15]加贊本人在戰鬥中受傷,返回西維爾,在康復期間他被分配到一個參謀職位。[13]
1813年的半島戰爭
1813年6月,加贊被任命為約瑟夫·波拿巴南方軍團的指揮官。[16]約瑟夫在普埃布拉的高地建立了一條長長的防線,葡萄牙軍隊在左翼,中央軍由讓-巴蒂斯特·杜洛埃指揮,德隆伯爵和南方軍團在南部側翼。6月21日,羅蘭希爾將軍和巴勃羅莫里洛將軍向山谷的南端移動;加贊和德隆向讓-巴蒂斯特·儒爾當請求增援,但軍團指揮官全神貫注於對面側翼發動攻擊的可能性,沒有派出任何人。加贊和德隆無法就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威脅達成一致。在戰鬥的最初階段,葡萄牙軍隊開始撤退。約瑟夫意識到他的南翼無法在希爾和莫里洛面前站穩腳跟,他命令加贊有序撤退。加贊最終撤離了戰場。[17]
這是加贊的最後一次野戰指揮。加贊先發制人的撤退在法軍陣線上造成了缺口,暴露了德隆的軍隊。德隆儘可能地守住了他的陣地,但他周圍防線全部崩潰了。約瑟夫計劃有序的撤退變成了潰敗。加贊放棄了他所有的大炮。[17]盟軍俘獲了整個補給車隊、所有行李並俘虜了許多法軍士兵及家眷,包括加贊的妻子和孩子,後來他們設法重新與加贊見面。[18]失去補給車後,法國軍隊的困境非常可怕。加贊提到,將軍和下屬都「只剩下衣服在他們的背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赤腳」。[19]軍隊的普通士兵也飽受飢餓、暴露和疾病的折磨。[17]當蘇爾特指揮新的比利牛斯山脈軍團時,加贊成為他的參謀長,直到拿破崙退位。[2]
拿破崙的回歸和晚年
在百日王朝期間,加贊最初猶豫不決,但最終加入了拿破崙,但他沒有什麼熱情且他沒有指揮任何部隊。[20]戰後,讓-巴蒂斯特·儒爾當說服加贊參加1815年11月9日召開的軍事法庭,以叛國罪審判米歇爾·內伊。儘管他宣誓效忠於恢復的君主制,忠誠的內伊在拿破崙登陸法國南部後立即效忠拿破崙,並率領一支軍團在滑鐵盧作戰。國王想報復拿破崙的前任元帥,而內伊成為他憤怒的焦點。[21]加贊與內伊的關係始於內伊晉升為師長後不久的法國大革命戰爭。在溫特圖爾戰役中,加贊是內伊的第一批旅長之一。儘管國王政府會裁定內伊有罪,但軍事法庭成員們以5票對2票宣佈自己無法做出裁決,並將案件送到貴族院。[21]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內伊被判處死刑是因為軍事法庭拒絕對此案採取行動;只有軍事法庭才能作出「在特殊情況下有罪」的判決。這樣的判決將意味着內伊會被終身監禁,但不會被處決。當軍事法庭拒絕作出判決時,內伊的案子被提交給了由新老同行組成的貴族院。這些人可能不會接受內伊的困境;畢竟,他是拿破崙在整個歐洲取得成功的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一方。如果一些新同行同情內伊的處境,他們可能也急於證明自己對新政權的忠誠。內伊的命運也成定局。[21]
路易十八最終迫使加贊退休,這位年邁的將軍在晚年試圖涉足政治,但沒有成功。1830年革命後,新國王路易·菲利普使加贊成為法國貴族,加贊在馬賽獲得了一個師級部隊的指揮權。此時,他已經年邁,身體狀況不佳,於1832年6月退休,並於1845年4月9日在格拉斯去世。[21]
參見
來源
- ^ 1.0 1.1 Alison, Sir Archibald. History of Europe, from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MDCCLXXXIX [i.e. 1789] to the restoration of the Bourbons in MDCCCXV [i.e. 1815]. Edinburgh: Blackwood. 1847–48: 183–186.
- ^ 2.0 2.1 2.2 2.3 2.4 2.5 Pleineville, Natalia Griffon de. General Gazan de la Peyriere: Fighting for Napoleon. History Today. April 2003, 53 (4) [202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Pleineville, Natalia Griffon de (April 2003). "General Gazan de la Peyriere: Fighting for Napole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istory Today. 53 (4).
- ^ Smith, Digby. The Greenhill Napoleonic Wars Data Book. London: Greenhill Books. 1998: 156–157. ISBN 1-85367-276-9.
- ^ Shadwell, Lawrence. Mountain warfare illustrated by the campaign of 1799 in Switzerland: being a translation of the Swiss narrative, compiled from the works of the Archduke Charles, Jomini, and other.... London: Henry S. King. 1875: 108–109.
- ^ Smith 1998,第167頁.
- ^ Smith 1998,第177頁.
- ^ Smith 1998,第178–181頁.
- ^ Smith 1998,第183頁.
- ^ Egger, Ranier. Das Gefecht bei Dürnstein-Loiben 1805. Vienna: Bundesverlag. 1986: 1–31 (德語).
- ^ Gates, David. The Spanish Ulcer. Cambridge, MA: Da Capo Press. 2001: 126. ISBN 0-306-81083-2.
- ^ Smith 1998,第278–281頁.
- ^ Smith 1998,第356頁.
- ^ 13.0 13.1 Smith 1998,第362頁.
- ^ Gates 2001,第260–261頁.
- ^ Rickard, J. Battle of Albuera, 16 May 1811. History of War. 30 March 2008 [202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4).
- ^ Maxwell, Sir Herbert. The life of Wellington 1. London: S. Low, Marston and Co. 1900: 308.
- ^ 17.0 17.1 17.2 Gates 2001
- ^ Maxwell 1900,第322頁.
- ^ Maxwell 1900,第324頁.
- ^ Smith 1998,第538–539頁.
- ^ 21.0 21.1 21.2 21.3 Millar, Stephen. Pour encourager les autres: The Trial and Execution of Marshal Michel Ney. The Napoleon Series. February 2006 [7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