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屬上伏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伏塔(法語:Haute-Volta)是法屬西非的組成殖民地,成立於1919年3月1日,其殖民地領土曾包括上塞內加爾法屬尼日爾以及科特迪瓦的一部分。[1]而此殖民地於1932年9月5日被廢除,其部分地區由科特迪瓦、法屬蘇丹和法屬尼日爾分割管理。

法屬上伏塔
Haute-Volta
1919–1932

1947–1958
Flag of Upper Volta

暗綠:上伏塔
淡綠色:法屬西非
灰色:法國其他殖民地
深灰色:法國
坐標:12°22′07″N 1°31′39″W / 12.3686°N 1.5275°W / 12.3686; -1.5275
區歌
馬賽曲
首府瓦加杜古
政府
總督 
• 1948–1953
Albert Mouragues
• 1957–1958
Yvon Bourges
• 1958
Max Berthet (acting)
首相a 
• 1957–1958
Daniel Ouezzin Coulibaly
• 1958
Maurice Yaméogo
歷史時期戰間期 · 冷戰
• 成立
1919年3月1日
• 廢除
1932年9月5日
• 重建
1947年9月4日
• 自治殖民地
1958年1947年12月11日
• 獨立
1960年8月5日
前身
繼承
上塞內加爾和尼日爾
科特迪瓦
法屬蘇丹
尼日爾
上伏塔共和國
今屬於 布基納法索
a. 自治政府委員會主席

二戰結束後,1947年9月4日,該殖民地作為新的法蘭西聯盟的一員恢復了1932年前的領土規劃。1958年12月11日,成為法蘭西聯盟內的自治共和國,兩年後即1960年8月5日,上伏塔共和國獲得獨立。1984年8月4日,更名為布基納法索

名稱

上伏塔得名於貫穿其境內的三條河流:黑伏塔河(穆翁河)、白伏塔河(納卡姆貝河)和紅伏塔河(那日農河)的上游部分

上伏塔這個名字源自伏塔河的上游;這條河被分為三部分,分別稱為黑伏塔河、白伏塔河和紅伏塔河。

歷史

法國殖民者1896年入侵並殖民此地,當地的莫西人對法國殖民者進攻的抵抗隨着首都瓦加杜古淪陷而結束。1919年,上塞內加爾與尼日爾南部的一些地區被合併成一新殖民地,稱之為上伏塔。1932年,上伏塔殖民地被拆分,以節省殖民開支;二戰結束後,莫西人對法國施加壓力以要求獲得獨立,1947年9月4日,上伏塔再次重建成為法屬西非組成殖民地,並擁有自治。

1956年7月23日通過《基本法》(Loi Cadre)並開始對法國海外領土的管理方式政策進行重組。法國國民議會於1957年初批准了重組政策,確保了各個海外領土擁有高度自治。1958年12月11日,上伏塔成為法蘭西聯盟中一個自治共和國。

上伏塔於1960年8月5日實現獨立。第一任總統莫里斯·亞梅奧果是伏塔民主聯盟黨魁。1960年的上伏塔憲法規定,總統和國民議會由普選產生,任期五年;然而,亞梅奧果上台後不久就禁止了除執政黨以外的所有政黨實行獨裁統治。

另見

參考資料

  1. ^ 存档副本. [2021-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