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沙牟奢允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沙牟奢允之戰

沙牟奢允銅像
日期1669年-1672年
地點
結果 松前藩勝利
參戰方

松前藩


軍事支援

 德川幕府
阿伊努人
指揮官與領導者
松前泰広 沙牟奢允 

沙牟奢允之戰(日語:シャクシャインの戦い Shakushain no tatakai沙牟奢允の戰寬文蝦夷蜂起),是發生於日本江戶時代1669年-1672年間日本北海道蝦夷地區土著民族阿伊努人針對和人反對德川幕府松前藩的民族間戰爭。

最初是靜內川新日高町門別町地方兩個敵對阿伊努氏族之間的爭鬥,後來變成反對和人的運動。該運動後被松前藩憑藉火繩槍的武器優勢於1672年鎮壓。

這次是阿伊努人三次反和族動亂中第二次。其它兩次分別是1457年的「胡奢麻尹之戰」以及1789年的「國後目梨之戰」。[1]因為學界目前仍對古代蝦夷人阿伊努人是否是同一民族存在爭議,故史學界通常不將日本平安時代阿弖流為抗爭運動歸入「阿伊努人反和運動」中去。

起因

松前藩對蝦夷地區的剝削

隨着江戶時代日本水運業、海運業的整備與發展,鮭魚海帶等日本北海道蝦夷地區特產逐漸成為了享譽日本全國的商品,為了增加對該地區商品的生產貿易的控制,1604年1月,德川家康授予當地松前氏「黑印狀」,並在北海道南端渡島國津輕郡松前藩,封松前慶廣為初代松前藩藩主,藉此以壟斷與阿伊努族人的貿易[2]。松前藩對阿伊努人進行了大量的剝削與壓榨,以及武斷殺害反抗者的暴行,因此,阿伊努人對和人松前藩的仇視情緒加重。

阿伊努人的內部紛爭

1640年代,北海道蝦夷地日高地區的阿伊奴人內部爭端加劇。由西蝦夷地(今北海道門別町)遠仁比之(日文片假:オニビシ,羅馬字:Onibishi)領導的波惠部落(日文片假:ハエ,羅馬字:Hae)因為河川的漁獵權問題,與東蝦夷地(今北海道靜內町)部落頭領 Kamokutain(日文片假:カモクタイン)、副頭領沙牟奢允(阿伊努語:Saksaynu 或 Samkusaynu,日文片假:シャクシャイン,日本羅馬字:Shakushain)領導的 Shipuchari(日文片假:シプチャリ)部落產生了衝突。1648年(慶安1年),兩部落間發生了沙牟奢允殺死遠仁比之部下的事件,松前藩介入調停。5年後的1653年(承應2年),波惠部落的人殺死了東蝦夷地首領 Kamokutain。東西兩部落間的小衝突依然不斷,松前藩雖然介入調停,但是局勢卻逐漸惡化,1668年(寬文8年)4月,波惠部落頭領遠仁比之在爭鬥中被殺害[3],為此西蝦夷地波惠部落向松前藩派出使者請求糧食和武器上的援助,結果被松前藩拒絕,派去的多名使者也莫名橫死,很快,阿伊奴人之間就開始流傳松前藩下毒殺害使者的說法。由此,阿伊奴人開始懷疑和人,這使得波惠部落轉而仇視松前藩。[4]相庫相郢乘機向各地的阿伊奴人散佈松前藩將要殺光阿伊奴人的消息,激起了各地阿伊奴人反和人、反松前藩的浪潮。

發生

1669年(寬文9年),阿伊努人部落頭領沙牟奢允聯手其他阿伊努人部落蜂起(舉兵起義),開始攻擊和人船隻,並試圖攻陷松前藩所統治地區,除了石狩地區的部落之外,之前蝦夷地區東西部落間並不團結的阿伊努人各部落隨即紛紛響應。其間,約19條和人船隻遭到攻擊,273名和人被殺害[3],而《津輕一統志》上記載的死亡人數為390餘人。[5]

過程

戰事初期,阿伊努人佔據上風,但隨着戰爭的進行,阿伊奴人一方的勢力被和人的軍隊分隔切斷。其間,松前藩向德川幕府求援。幕府意識到這場動亂已成為島原之亂以後最大的叛亂活動,並重新認識到了地方少數民族對中央統治的威脅,從而決定派兵徹底解決蝦夷地區問題。[4]德川幕府命松前泰廣率領津輕南部秋田三藩藩兵參戰,並要求陸奧出羽諸藩整裝備戰[6]。松前藩在得到幕府的有力支持後,尤其是大量的火繩槍以及彈藥後,開始挽回頹勢,向阿伊努人陣營提出了和談要求,阿伊努人與和人達成和解,然而1669年10月23日,沙牟奢允及部下在新冠町舉行的慶祝和議的筵席上被松前藩殺害[6],沙牟奢允的軍隊在失去了首領之後不久即土崩瓦解,其蜂起運動最終於1672年徹底終結。[4]

後續

在戰亂平息後,阿伊努人開始了長期被幕府壓迫的生活,德川幕府松前藩擔心阿伊努人伺機報復,亦擔心阿伊努人通過北方的庫頁島進出東亞大陸拉攏中國或其他勢力反抗[4],於是嚴格限制了阿伊努人的行動自由,禁止了阿伊努人持有武器的自由,並將阿伊努人的活動範圍束縛在了北海道蝦夷地區,以利於對其進行持續的控制與同化。此後,阿伊努人陷入了半奴隸的境況。[6]

附錄:日本國史略中的記載

「夏六月,蝦夷作亂,松前泰廣討夷之。泰廣,松前侯支族也。初東蝦夷有釋仙者,勇力絕倫,抄掠諸島,眾夷畏服。礦夫莊太夫娶其女,與俱謀並松前。夷人鬼菱者,歸心松前,屢與釋仙戰,而未遑報之松前也。一日,間行至礦夫文四郎家,地距釋仙居,僅三里。釋仙偵而知之,遣眾攻之。鬼菱單身潰圍出,遂為所殺。既而松前吏與商人乘船至東蝦夷,釋仙部下殺之,奪其財,數人僅遁還。松前矦始知有變,馳使江戶請討之。家綱使麾下士松前泰廣往援之。松前將蠣崎作左,進入夷地。釋仙聞之,遣兵二千逆拒。松前又遣佐藤權左、松前儀左、仁井田瀨兵等繼進。泰廣亦來會,與夷夾水挑戰。我兵發銃斃夷百餘人。夷多發毒矢,我兵甲堅不傷。夷遂敗走,我兵濟水追擊。夷據山,我兵吹螺進薄之,夷下山泅水遯逃。擒其十六人,權左命解縛為導。夷又阻大川而陣。權左使譯官,誘諭之。譯官祖裼登高呼曰:「大將從江戶來矣。汝等擒戮在近,盍及今降?即降,吾必為汝乞命。汝猶欲相抗乎?試射吾胸!」拊胸示之。夷大驚,解甲投刀,以船二十艘來降。泰廣直乘夷船,擊餘黨,斬釋仙一將而還。諸人繼進。釋仙懼,以六十餘人來降。權左延見之曰:「汝罪不容死,宜獻方物一千箇以贖之。」釋仙乃取雜貨一千獻之。權左收八百品,卻其餘曰:「是不足取。」乃留釋仙及魁首二十餘人、婦二人於礦夫家,以酒數斗賜之,使人密報之後軍。夜,後軍咸至圍之‧夷驚逃。我兵追擊,悉斬之。釋仙獨端坐受刃死。我兵燒殺莊太夫,夷地悉平。」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存档副本. [2015-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1). 
  2. ^ 存档副本. [2015-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3). 
  3. ^ 3.0 3.1 存档副本. [2015-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4). 
  4. ^ 4.0 4.1 4.2 4.3 《圖說日本史》,楓葉社,ISBN:978-986-6033-34-6
  5. ^ 『「寛文拾年狄蜂起集書」(『日本庶民生活史料集成 第4巻』所収・1969・三一書房)』
  6. ^ 6.0 6.1 6.2 存档副本. [2015-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3). 

參考文獻

  • 《圖說日本史》,楓葉社,ISBN:978-986-6033-34-6;
  • 『「寛文拾年狄蜂起集書」(『日本庶民生活史料集成 第4巻』所収・1969・三一書房)』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