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沈剛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沈剛伯(1896年12月4日—1977年7月31日),歷史學家湖北宜昌三斗坪人。

生平

自幼受留日歸國的父親沈莘庵教誨,讀畢《左傳》、《國語》、《禮記》、《戰國策》後,於11歲,1907年就讀湖北方言學堂辛亥革命後於1914年考入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17年畢業[1]。因成績優異,留任該校附中教授歷史及英文等課程。

1924年考取湖北省官費留學,赴英國倫敦大學攻讀歷史學,專攻英國史、憲政史及埃及學。1927年學成回國,先後任教於國立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金陵大學。1931年,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1942年繼金毓黻出任歷史系主任。1944年,任四川三台東北大學教授,1946年任國立政治大學教授,兼中大歷史系教授。

任教期間,先後開設西洋上古史、西洋通史、希臘史羅馬史英國史俄國史印度史法國大革命史、西洋文化概論等專門史和國別史的一系列課程。當時能在大學裏專門講授如此繁多的世界歷史課,中國尚無第二人。

1948年經時任教育部長朱家驊介紹,與國立臺灣大學時任莊長恭校長同赴台北,任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1950年傅斯年去世後,任代理校長到隔年四月錢思亮校長接任。

1954年在台灣發起成立中國史學會,任理事長。

1961年,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今圖資系)成立,沈剛伯教授兼第一任系主任。雖非出身圖書館學相關領域,卻對充實該系之圖書設備以及師資之延攬十分重視,使得該系能夠在良好的環境、優良的師資和設備之下茁壯成長,成為今日台大代表性系所之一。

在1948至1969年,他擔任文學院院長期間,為推進院務和提高學術水準不遺餘力。設立考古人類學系(今人類系)、圖書館系,加上原有的中文、外文、歷史、哲學四系,使台灣大學文學院有了六個系。 1949年增設文科研究所,後於1956年增擴為中國文學、歷史、哲學、考古人類學4個研究所,1966年又增設外國語研究所。1967年起中國文學研究所和歷史研究所招收博士班,把歷史研究所的碩士班分為一般史學、近代史、中國藝術史三組。全力協助發展校務,安定師生生活,佈置讀書研究環境,校內混亂情勢,頓時為之一清。

據臺灣作家、文學評論家楊照所言,沈剛伯教授會在上西洋史時,藉機教授在當時言論自由受到箝制下仍為禁忌的國共內戰史。例如黑版上寫波希戰爭但其實講授的是徐蚌會戰,被楊照譽為臺大的「人格典型」。

沈剛伯教授晚年致力於國史及中國文化之闡發,並對中西上古學術思想作比較研究,解析入微,見地新穎。

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求聞達,全心貢獻教育事業。對學生「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由於他賦性淡泊,不重修飾,長年一席長衫、一頭亂髮、一支香煙,被譽為「台大一景」。

1970年以其學貫中西、開史學新風、對中國史學及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關係的獨到見解,被遴選為中華民國第八屆中央研究院院士[2]

1977年7月31日終因心臟衰竭而病逝。

家庭

沈剛伯夫人曾祥和,中大研究院文學碩士,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