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汪公大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汪公大廟又名忠顯烈廟登源祖廟,是安徽省績溪縣歷史上最大的一座廟宇,紀念徽州汪姓始祖汪華,遺址位於瀛洲鎮大廟汪村登源河西。

隋末,汪華在歙州家鄉[1][2][3]起事時,「引弓遠射」,以矢墮之地的範圍修築城堡,稱為「汪王故城」。汪公大廟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位於「汪王故城」遺址,敕建「忠烈廟」,奉祀汪華。宋代歷任皇帝一再對汪華予以追封,原屬六州百姓對汪華信仰也一再加深。徽州到處都建有忠烈行祠。舊時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八,為紀念汪華誕辰,廟前舉行花朝會,舞龍、舞獅、舞花燈,唱大戲,放花炮。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胡宗憲重建汪公大廟,佔地3.27公頃(34畝),門臨登源里古道,東西設轅門。附設園林。

汪公大廟是績溪縣規模最大的廟宇,前後五進、七開間,殿宇宏偉,雕樑畫棟。門楣署「登源祖廟」,正殿懸掛「忠顯烈廟」匾額。柱上對聯:「應天命順人心義起歙州數十城狂瀾獨挽;膺藩封歆廟祀忠昭唐代千百載浩氣猶存。」兩側為「忠」、「烈」兩巨型大字。

清同治五年(1866年),登源河特大洪水,大廟前三進被沖毀。正殿因年久失修,1977年坍塌。

汪公大廟殿後有「勸忠樓」和「司馬公祠」。司馬公祠仍存,現為績溪縣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

  1. ^ 羅願《新安志·卷一·州郡·祠廟》:「新安之神諱華,姓汪氏,績溪人,隋將寶歡之從子。」
  2. ^ 弘治《徽州府志·卷七·人物一》:「汪華,字國輔,一字英發。世家新安,今績溪登源人。宋司馬叔舉四世孫也。」
  3. ^ 嘉慶《績溪縣誌·卷十·人物誌·勛烈》:「汪華,本名世華,字國輔,一字英發,登源人。潁川候後,望着平陽。漢建安中,龍驤將軍文和避地渡江,為會稽令,子孫散居各郡。宋軍司馬叔舉,始遷縣之登源,即華之高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