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毛足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毛足鵟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鷹形目 Accipitriformes
科: 鷹科 Accipitridae
屬: 鵟屬 Buteo
種:
毛足鵟 B. lagopus
二名法
Buteo lagopus
(Pontoppidan)[1]
Range of B. lagopus
  夏季
  冬季

毛足鵟學名Buteo lagopus)為鷹科鵟屬鳥類,又名毛脚鵟,它是一種生活在北方緯度比較高的地方的鳥類,幾乎在所有環北冰洋陸地上均有出現,只有在格陵蘭冰島斯瓦爾巴群島沒有。

通常毛足鵟分四個亞種,但是這些亞種之間的差異非常小。一般來說在歐亞大陸上的鳥越向東其羽毛的顏色越淺,體型越大。生活在全北區的亞種B. l. sanctijohannis的體型最小,羽毛顏色最深。

外貌

指名亞種(Buteo lagopus lagopus

總的來說毛足鵟比普通鵟稍微大些,翼展稍微長些,而羽毛色彩的變化要少得多。毛足鵟的背部多少都是深]棕色的,普通鵟很少有這個顏色。尾部全部是白色的,成鳥的尾部有一道非常明顯的黑色橫道結束,幼鳥的黑色橫道不這麼明顯。雄鳥的尾部此外還有數條窄的深色的橫道。普通鵟則有時整個尾部是白色的,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的背部顏色也比較淺。毛足鵟的頭部很圓,肩部的顏色是淡褐色至淡灰色,偶爾幾乎完全白色。頭頂和耳朵附近一般白色更多一些。這些部分的深色條紋的明顯度根據不同的鳥不同,有些甚至完全沒有條紋。較小。從眼睛的邊緣向喙的根部有一道很窄的深色的條紋。軀幹下部有不同顏色的褐色和灰色,有些有長長的黑色條紋。腹部幾乎總是黑色的,頸部和胸部的顏色淡得多。

顏色很淡的普通鵟
這樣顏色的普通鵟很容易毛足鵟混淆

毛足鵟的腳的腳趾上也有毛,但是這個最明確的辨認標誌只有在近處才能看到。腳上的毛是淺灰色或白色的,帶有深棕色的條紋。與普通鵟一樣腳趾是黃色的,爪黑色。在休息的時候它們的翅膀與尾部合攏在一起。

飛行中的毛足鵟

從下面朝上看一隻飛行的毛足鵟給人的印象是它的顏色很淡,往往是灰白色的,不像普通鵟那樣有明顯黑色的翅膀和黑色的尾翼。毛足鵟飛行時翅膀扇動的節奏很慢,它們很多地滑行。與普通鵟相比毛足鵟在微風中更加喜歡停滯在空中,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經常更改它們的飛行高度,這種飛行技術往往可以用來從遠處辨認它們。在滑行時它們的上臂稍稍抬起,下臂則平行或者稍稍向下,這時它們的翅膀有一個明顯的彎,這個特徵也可以用來區別毛足鵟和普通鵟,後者在飛行的時候整個翅膀是平行的,在滑行的時候呈V狀抬起。非常典型的還有毛足鵟在飛行時常常會轉動它們的尾部,這個動作有點像黑鳶

毛足鵟沒有兩性異形,因此它們的性別很難區別。雌性比雄性稍微大一點,體重可以比雄性重20%。它們的羽毛(尤其在頭部和胸部)比雄性淺一些。雌性的尾部多數只有一道橫道,而雄性往往有一道寬的和兩三道窄的橫道。

年輕的鳥的羽毛比年老的鳥的羽毛顏色要淡些,尤其尾部的最後那道橫道不那麼明顯。

B. l. menzbieri

這個亞種生活在指名亞種的東邊,兩個亞種在烏拉爾山脈有很寬的共同生活區。它們一般比指名亞種體形大些,羽毛也淺些。尤其是身體下部的對比度不大,尾部的橫道(尤其是最後一根)不像指名亞種那樣寬。它的虹膜不像指名亞種那樣是棕色的,而是黃色的。

北方亞種(B. l. kamtschatkensis

這個亞種生活在堪察加半島庫頁島的北部。它們比較大,顏色比較深,條紋的對比度比較小。它們與B. l. menzbieri比較難區分,與B. l. sanctijohannis則比較容易區分。在白令海上的島嶼上這兩個亞種混合,與B. l. menzbieri的混合區不明。

B. l. sanctijohannis

這個亞種居住在從紐芬蘭島向西至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的寒帶和亞寒帶地區。它們當中顏色淺的比指名亞種小些,但是從羽毛上與指名亞種的差別不大。顏色深的鳥背部完全棕色,腹部則灰棕色,帶有斑點。在飛行時它們看上去也比指名亞種的顏色深。尤其是它們的翅膀下面的深色羽毛與指名亞種翅膀下面的淺色羽毛對比很明顯。尤其在飛行時它們很容易和紅尾鵟混淆。總的來說加拿大東海岸的鳥提醒比較小,它們的兩性異形在身體的大小上和在顏色上最明顯。越向西鳥越大,兩性異形越小。西阿拉斯加和白令海的毛足鵟在個體之間的顏色差別最大。

全身深色甚至黑色的鳥只有在北美洲比較常見,在西伯利亞東部偶爾有,在其它地區極其少見。

大小和重量

從喙到尾的尖端毛足鵟的長度為53至63厘米,其中尾部的長度約為22厘米。毛足鵟的翅膀長度可達48厘米,最大的翼展為1.5米以上。

營養充分的雄鳥的重量平均為1.2千克,雌鳥可以比它重20%。

叫聲

毛足鵟的叫聲比普通鵟輕,只有它們的巢受到威脅時它們的叫聲才會變響。最常聽見的叫聲是一個聽上去有點哭泣的拉長的Pi-iii-äääh的聲音,叫聲可以上升或者下降。這個叫聲有點像貓的喵叫聲。在配偶飛行的時候常可以聽到這個叫聲。除此之外毛足鵟還有其它接觸、交流和報警的叫聲。比如孵蛋的雌鳥在看到雄鳥帶食物回來時發出一聲輕輕的Viiääh的聲音,在遇到威脅的情況下毛足鵟會發出一聲短促尖銳的Pi-i-ää的叫聲。

生活環境

毛足鵟是一種生活在非常北部的猛禽,它大多居住在沒有樹木和灌木的凍土層。毛足鵟也經常在有樹木的地方孵卵。在旅鼠多的年裏他們甚至在北極圈內的針葉林邊緣出沒,在這裏它的巢一般位於森林的邊緣,尤其是在河邊或者非常大的空地上。毛足鵟一般居住在低處,但是在斯堪的納維亞和阿拉斯加它們偶爾也會居住在1400米的高處。

毛足鵟的過冬地比較多樣,不過在這裏它也更加喜歡開曠地帶。它往往在海邊、沼澤地、草地和沙灘過冬。在東歐、東南歐和亞洲也在沙地上出沒。在北美洲它也在大草原上過冬。

產地

毛足鵟的產地
綠色是孵卵地區,藍色是過冬地區

毛足鵟幾乎在整個北極圈附近和北極圈內孵育。在歐洲它的孵育地區從挪威南部開始,沿一道狹小的地帶至瑞典中部和北部,然後沿芬蘭北部北冰洋海岸至西伯利亞東部、堪察加半島和庫頁島北部。沿鄂霍次克海的海岸有一小條地帶向南延伸到北緯55°左右,向北北冰洋的海岸是最北的邊界,向南灌木凍原和森林凍原的邊界是它孵育地區的邊界。只有在食物極其豐富的時候以及只有短期它也會在這個邊界以南孵育。

在新大陸毛足鵟的孵育地區從東邊的紐芬蘭島開始,向北和西北包括哈德遜灣、離大陸比較近的巴芬島南部、西北地區及其海岸線的島嶼包括維多利亞島,然後向西通過阿拉斯加北部和西部直到阿留申群島。

毛足鵟的越冬地域位於孵育地區的南部,與孵育地區幾乎沒有任何交界的地方。它的北部邊界是北部針葉林的南界,在亞歐大陸它主要位於北緯58°和45°之間,有時更偏南,比如在東南歐、中亞和東亞。

遷徙

毛足鵟

毛足鵟是一種非常明顯的徙鳥。它在白天遷徙,利用日光加熱形成的上升熱空氣。一般它獨自遷徙,很少聚集成小群。在非常好的棲息地有時也會聚集上百隻鳥。總的來說毛足鵟的遷徙習性的研究還不很好,少數帶上電台的鳥的數據說明它每天約可飛100千米左右。毛足鵟遷徙的距離根據地方不同。一隻1985年8月5日在阿拉斯加北部的巢裏帶上環的幼鳥於10月10日在蒙大拿州落網,離它出生的地方有3300千米。

假如食物越來越少了,地上的雪越來越多了毛足鵟可能8月末就開始離開它的孵育地區。但是最主要的遷徙時間是從9月開始,有時10月才開始,在天氣非常好的情況下有些鳥甚至一直待到11月。

毛足鵟大多數向南遷徙,它們沒有固定的路線,而是使用所有的陸地聯繫,只有在斯堪的納維亞南部和中部的鳥沿德國的海岸線向西遷徙到英國的南部和西部。在一些地方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毛足鵟會聚集在比較狹窄的通道上,比如在瑞典南端、沿西伯利亞的河流和在東亞以及少量沿楚科奇半島

在過去數年裏在北美洲的遷徙狹窄通道上進行了對毛足鵟數量的統計。大多數北美洲的毛足鵟在美國東北部的州越冬,有時甚至可以在城市裏看到它們。其越冬地區從北美洲的大平原向西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北部。

也許毛足鵟在它們的越冬地區沒有固定的住所,只有在食物非常多的情況下才會長時期待在一個地方。但是對於它們在冬季的飛行路徑目前還不清楚。

向北的遷徙從三月開始,四月中是高峰期。一般在四月末前毛足鵟不會回到它們的孵育地區,大多數一直要到五月,極北的地區要到六月初才能到。在它們開始孵育前一般還要過上幾個星期。

食物

獵物

毛足鵟的主要食物是小的哺乳動物、尤其是田鼠屬、旅鼠等。在這些動物充分存在的情況下它們可以構成60至90%的食物。假如這些鼠類稀少的話中型的鳥類如柳雷鳥會變成主要食物。冬季以及假如灰山鶉草原榛雞在它們的孵育地區出現的話它們也會成為毛足鵟的獵物。稍許爬行動物兩棲動物也會進入毛足鵟的食譜。除此之外昆蟲(主要蟋蟀蝗蟲)以及不同動物的屍體也偶爾會被吃。大些的哺乳動物如雪兔也會極偶爾地被獵捕。

在田鼠中黑田鼠根田鼠為多。在越冬地區普通田鼠為多。在旅鼠中歐旅鼠西伯利亞旅鼠和北美洲的棕旅鼠為主。在紅背䶄環頸旅鼠屬數量多的情況下這些鼠類也會成為重要食物。

假如可能的話毛足鵟在越冬地區的食物與在夏季的食物一樣,否則的話它們較多地捕食鼩鼱科動物和鳥類,也食用比較多的屍體。

狩獵技術

毛足鵟的狩獵技術很多樣,但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它們靜候在高處等待獵物。假如它們看到獵物的話它們會沿地面短距離飛行,最後一段飛行一般是滑翔。獵物幾乎總是在地上用爪,少數用喙殺死的。只有很少觀察到毛足鵟在空中獵獲食物的場面。假如獵物發現了毛足鵟的話一般它們只短距離地追擊獵物,然後就放棄了。

在良好的天氣里,尤其是在有風的情況下和它沒有靜候的地方時它們也會在20至50米的高處原地飛行。和紅隼一樣一般原地飛行10秒鐘後會進行一小會兒滑翔。除此之外還有觀察到它們像鷂屬那樣的搜索飛行和像那樣在水面上的捕獵。

行為

活動和領域

毛足鵟在日間行動,尤其在黃昏和清晨的時候活動。在它的北方孵育地區,尤其是在食物稀少的時候它可以24小時活動,不過一般它即使在白夜也在23時和5時之間休息。

假如獵物豐富的話毛足鵟在白天也會長時間休息。休息時它們的身體比普通鵟平。

根據食物是否豐富在孵育地區毛足鵟的領域大小不同,但是它們只在巢的近處抵抗其它毛足鵟進入它們的領域,在食物緊缺的時候它們完全不保護自己的領域。對其它種類它們沒有保護領域的行為。往往在它們的巢附近會有游隼海東青或者渡鴉的巢。

對毛足鵟冬季的領域情況的調查很少。但是在食物豐富的情況下在比較小的範圍內曾經有數到40隻鳥的紀錄。毛足鵟一般也不驅逐其它和它競爭食物的鳥類。

對敵行為

在孵育地區在巢的附近毛足鵟強烈驅逐同類和其它獵手。在同類間很少發生真正的搏鬥,但是對可能對幼鳥產生威脅的動物它們直接攻擊。尤其對賊鷗雪鴞和比較大的陸生野獸如北極狐貂熊在離巢比較遠的地方就開始攻擊,而且也往往能夠有效地驅逐這些動物。

生育

蛋、剛出殼的幼鳥和已經長毛的幼鳥。幼鳥間的發育程度的區別很明顯。在巢的邊緣有兩隻被獵到的鼠

毛足鵟到性成熟需要的時間不明,尤其不清楚的是它們是否隔年就已經能夠孵育了,可能毛足鵟要到第二甚至第三年才開始生育。

Buteo lagopus

毛足鵟的性行動與孵育地區內的食物豐富程度有關。只有在食物豐富至非常豐富的情況下它們才會結對,然後開始築巢、生蛋和孵育。在食物不豐富的情況下隨情況不同毛足鵟的反應也不同。在極端情況下它們根本不配偶和築巢,而是離開當地去尋找更好的地方。剩下的毛足鵟生蛋數量很少,而且往往幼鳥還沒有孵出巢就被放棄了。

配偶

一些毛足鵟在冬末就已經結成配偶了,它們疏散地成對飛回到孵育地區。其它的毛足鵟在孵育地區才開始尋找配偶,它們大展羽翼,張開尾翼飛行,發出典型的叫聲。雄鳥還會進行不通的驚險飛行。

結成配偶的鳥在整個生殖季節中不與其它鳥交配。有觀察說明至少有一些配偶在冬季也保持它們之間的關係,或者甚至多年保持它們之間的關係。

築巢

由於毛足鵟的普及非常廣,居住的生活空間也非常不同,因此它們築巢的地方也很不同。假如可能的話它們把巢築在懸崖邊上或者岩石島上,在平地里它們的巢築在灌木叢中或者沿着河流陡峭的河岸,在海岸邊上也有築在岸邊的懸崖上的。在森林凍土上它們的巢往往築在樹的頂端。但是由於在大多數情況下毛足鵟沒有這些條件它們也會把巢築在完全開放的凍原地面上。地面上的巢一般築在乾燥、比較高的地方,這樣它們可以環視周圍。

巢本身相當大,由樹枝組成,上面墊有草、苔蘚和羽毛。尤其築在地面上的巢的隔絕層非常厚。新築的巢的直徑約為80厘米,隨着使用時間會增長到150厘米。築巢的材料全部是由雄鳥收集的,但是巢本身是由兩隻鳥共同築的。在孵蛋期間它們繼續加工它們的巢。有時毛足鵟也會使用已有的其它北方猛禽的巢。

生蛋

毛足鵟是否生蛋以及生多少蛋由食物情況決定,其中的關係還在研究中。因此每年之間生蛋數目可能不同。一般每巢有三至四個蛋,有時也可能只生一蛋。在食物非常豐富的情況下也有每巢至七蛋的紀錄。每兩隻蛋之間的時間差一般為24小時,最後幾隻蛋的距離會比較大寫。假如第一巢完全丟失的話毛足鵟也可能再生一次,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會生兩隻以上的蛋。

剛生的蛋有點發綠或者發藍,後來逐漸轉變成一種骯髒的白色,上面有許多紅綜色和紅色的斑點,平均每隻蛋的長軸為57毫米,短軸為45毫米。

孵蛋

孵蛋的幾乎只有雌鳥,在孵蛋期間雄鳥餵它。孵蛋需要31至37天,根據天氣情況不等。從第一隻蛋被生出來開始雌鳥就開始孵蛋,因此由於每隻蛋之間的間隔為一天以上幼鳥的發育狀況不同。在五月中以前毛足鵟不會生蛋。

一開始只有雄鳥給雌鳥和幼鳥獵食,雌鳥把獵物撕開餵給幼鳥。後來雄鳥和雌鳥都狩獵和餵養。

幼鳥在開始幾天裏除了進食外基本上沒有活動。12天時它們開始張羽毛。四個星期後它們能夠自己撕食物。約30天左右它們第一次開始試飛,但是一直要到40天左右它們才真正能飛,雄鳥能飛雌鳥早些。此後三四興起里它們依然依靠父母,然後才分開。孵育比較晚的幼鳥在離開後就直接開始向南遷徙了。

壽命

關於毛足鵟壽命的數據很少。1990年代裏康奈爾鳥類實驗室收集的48隻重新找到的鳥的數據給出的平均壽命為21個月。但是因為這個數據的抽樣非常小,它不可靠。在野外找到的年紀最大的毛足鵟超過18歲。

狀況

對毛足鵟數量的估計很粗略,最高估計為全球有50萬對在孵育的毛足鵟。地區性的數量每年變化很大,至今為止沒有發現它的數量有長期的減少。因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它定為「無危」。

名字來源

毛足鵟的屬的學名buteo是普林尼用來稱呼一種猛禽的名稱,普林尼可能指的是普通鵟。它的種名Lagopus希臘語中的λαγῶςlagos,兔子)和πούςpus,腳)組成,指的是它的毛腳。

外部連結

保護

亞種

參考文獻

  1.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毛脚鵟.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毛脚鵟北方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毛脚鵟指名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