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市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12月21日) |
武昌市 | |||||||||
---|---|---|---|---|---|---|---|---|---|
中華民國的市 | |||||||||
1926年—1949年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
歷史 | |||||||||
• 成立 | 1926年 | ||||||||
• 廢除 | 1949年 | ||||||||
| |||||||||
今屬於 | 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 |
武昌市,通稱武昌,簡稱「武」,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湖北省的一個省轄市,成立於1946年,面積約66平方公里,人口約31萬,全市設8個區:中正、鄰湖、首義、武勝、武泰、長春、雄楚、挹江。[1]
武昌市曾經是辛亥革命的發源地。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市爆發,隨即成立湖北軍政府,立即引爆了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大潮。1939年前的一段時間,武昌市曾經是中華民國首都。
1949年5月15日,中華民國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司令長官白崇禧乘飛機離開武漢。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漢口市市區;次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分別進入武昌市區和漢陽縣。至此,武漢三鎮均由解放軍接管。22日,成立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依照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及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電令,以原漢口市、武昌市及漢陽縣城區為武漢市轄區[2];次日,中國共產黨武漢市委員會成立。
行政區劃
1945年時武昌市分為以下8區,其中武泰區及挹江區為郊區,其餘為市區,具體如下:[3]
區名 | 區轄中心 |
---|---|
中正區 | 中正路 |
鄰湖區 | 彭劉楊路 |
長春區 | 大東門 |
雄楚區 | 糧道街 |
首義區 | 首義路 |
武勝區 | 積玉橋 |
武泰區 | 白沙洲 |
挹江區 | 徐家棚 |
高等教育
參考
- ^ 人口分布及密度. [2011-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6).
- ^ 武漢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布告》. 武漢文史資料 (湖北省武漢市: 武漢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2009, (2009年第4期): 140. ISSN 1004-17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簡體中文).
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佈告 政字第壹號 案奉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及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電令:劃前漢口市、武昌市及漢陽城區等所轄地區成立武漢市人民政府,任命吳德峰為市長……
- ^ 1945年武昌市行政区划.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