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格爾奧格·摩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格爾奧格·摩瑟
出生1918年9月20日
 德意志帝國柏林
逝世1999年1月22日(1999歲—01—22)(80歲)
 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
學術背景
受影響自
學術工作
學科歷史學
副學科歐洲思想史
主要領域思想史、文化史、德國納粹主義性別研究
著名作品《德意志意識型態的危機》(1964)

格爾奧格·拉赫曼·摩瑟George Lachmann Mosse;1918年9月20日—1999年1月22日),是歷史學家。自納粹德國移民到英國後,再前往美國,在艾奧瓦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希伯來大學教授歷史。[1] 摩瑟以研究納粹主義聞名,寫作超過25本書,涉及憲政史,新教神學男性氣質的歷史等廣泛的主題。 1966年,摩瑟和沃爾特‧拉科爾英語Walter Laqueur共同創辦了《當代史雜誌》英語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生平

摩瑟出生在柏林一個顯赫、富裕的德國猶太家庭。摩瑟的外祖父,創立了後來德國最大的廣告公司,包括備受尊敬的自由主義報紙《柏林日報》。 而父親則委託建築師埃瑞許·孟德爾松重新設計了標誌性的 魯道爾夫·摩斯出版社大樓(Mossehaus)。

1933年,隨着希特拉掌權,摩瑟一家移民海外,離散各地。摩瑟的母親和妹妹移居瑞士,而其父移居法國,1939年與摩瑟的母親離婚,再婚後移居加州。 摩瑟則前往英國,進入在約克郡貴格會布薩姆學校英語Bootham School就讀。1937年,摩瑟考入劍橋大學唐寧學院學習歷史。[2] 在唐寧學院,摩瑟參與G‧M·特里維廉海倫·凱姆英語Helen Cam 的講座,對歷史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劍橋時期,摩瑟對法希斯的敵意因西班牙內戰而加深。

1939年,摩瑟全家搬到美國,而摩瑟繼續在貴格會哈弗福德學院修習歷史,於1941年獲得學士學位。摩瑟繼續在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在查爾斯·霍華德·麥基文 指導下,摩瑟在1946年完成關於16和17世紀英國憲政史的博士論文。

摩瑟第一份教職在艾奧瓦大學。在艾奧瓦大學,摩瑟專注於近代歐洲的宗教,出版了一本關於宗教改革的作品。 1955年,他前往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講授現代史。

摩瑟在威斯康辛大學任教30多年,研究歐洲史猶太研究。摩瑟同時在希伯來大學擔任歷史教授。1969年起,摩瑟每年都在希伯來大學教一學期的課。摩瑟亦為特拉維夫大學慕尼黑大學的客座教授。 自威斯康辛大學退休後,摩瑟在劍橋大學康奈爾大學任教。 摩瑟也是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的第一位駐館歷史學家。

學術地位

摩瑟的第一部作品是1947年發表的一篇關於反穀物法同盟英語Anti-Corn Law League的論文。摩瑟認為,這是第一次紳士階層(landed gentry)試圖組織群眾運動對抗他們的對手。 在《神聖的藉口》(The Holy Pretence,1957)中,摩瑟提出,在清教徒決疑文學英語Puritan casuistry中,真理與謬誤只有一線之隔。 摩瑟表示,他不是把歷史當成一種敘事,而是一系列問題與可能的答案。敘事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框架。摩瑟作品中的核心主題是自由主義的命運。 在《英國主權之爭》(The Struggle for sovereign in England,1950)中,摩瑟將首席大法官愛德華·科克爵士刻劃成自由主義的先驅。 而《西歐文化》(The Culture of Western Europe,1961)的潛在主題正是極權主義對自由主義的勝利。

摩瑟最知名的作品《德意志意識型態的危機:第三帝國思想的起源》(The Crisis of German Ideology: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the Third Reich,1964),分析了民族主義信念體系的起源。 在《群眾的國家化》(The Nationalization of the Masses,1975)中,摩瑟處理了政治神聖化議題,並開始把自己研究重心轉向文化史的分析。摩瑟開始關注法國大革命神話象徵與政治儀式扮演的角色。摩瑟認為,盧梭相信「人民」可以在市民大會中統治自己,因而促請波蘭政府創造公共儀式和節慶,以灌輸人們愛國心。而這正是在他有關宗教改革的作品與他有關近代史作品間的連貫性。摩瑟認為,從基督教的信仰體繫到現代如民族主義的公民信仰不是一蹴可及。

在《德意志意識型態的危機》中,摩瑟追溯了「德國革命」是如何變成反猶太主義的;在《邁向最終解決方案》(Towards the Final Solution ,1979)中,摩瑟寫下了歐洲種族主義的通史。 他認為,儘管種族主義的論述最初是針對黑人的,但也適用於猶太人。 在《民族主義與性:現代歐洲中正常與不正常的性》(Nationalism and Sexuality: Respectable and Abnormal Sexuality in Modern Europe,1985)中,摩瑟認為男性性慾德國青年運動英語German Youth Movement與德國民族本土運動思想間存在聯繫。也正因為在民族主義中男性形象佔有主導地位,摩瑟在《男人的形象:現代男性氣質的創造》(The Image of Man: The Creation of Modern Masculinity, 1996)中寫下這種刻板印象的歷史。

摩瑟視民族主義──通常包含種族主義──是現代社會的主要威脅。作為猶太人,摩瑟認為在歐洲拒絕啟蒙是個人性的威脅,因為正是啟蒙運動的精神才解放了猶太人。摩瑟指出,歐洲民族主義最初試圖將愛國主義人權世界主義寬容結合起來。直到後來,的民族主義者才相信自己壟斷了美德。 此一觀點受到彼得·維埃瑞克英語Peter Viereck的影響。維埃瑞克認為激進民族主義的轉向起源於費希特阿恩特的年代。摩瑟將納粹民族主義意識型態本土運動的起源追溯到19世紀有機論者的世界觀。有機論者的世界觀融合了偽科學式的自然哲學和神秘的德國靈魂概念。納粹通過強有力的修辭、象徵符號與群眾儀式,將民族主義意識型態本土運動打入更廣泛的公眾。摩瑟論証,反猶主義將德國人刻劃成城市、物質、科學文化的化身,而猶太人則是這種文化的敵人,必須為德國精神的腐化負責。

在《邁向最終解決方案》,摩瑟宣稱,歐洲人根據與希臘理想人類相像程度分類人類的想法,導致了種族偏見。《民族主義和性:現代歐洲的中產階級道德觀與性規範》將這個觀點擴展到其他被排斥的群體:猶太人、同性戀者、吉普賽人和精神病患者。許多19世紀的思想家依靠二元對立的刻板印象,將人類分類為「健康的」或「退化的」、「正常的」或「不正常的」、「圈內人」或「外人」。 在《男人的形象》中,摩瑟認為中產階級對男性氣質的尊敬創造了「非典型」的男人形象:軟弱、緊張、柔弱且使男性氣質受到威脅的男性。

摩瑟的教育影響他對人本教育優缺點的看法。 《超越猶太教的德國猶太人》(German Jews Beyond Judaism, 1985)介紹了德國猶太人的教養如何幫助猶太人超越自己族群的身份認同。 然而,在威瑪共和國時期,教養也促使猶太家庭對不自由的政治現實視而不見。摩瑟的自由主義想法影響他對錫安主義以色列國既支持又批判的立場。在針對錫安主義100年慶祝活動文中,摩瑟寫道,早期錫安主義者設想了基於個人主義與團結的政治實體,但「更具侵略性的、排他性和規範性的民族主義最終脫穎而出。」

格爾奧格‧摩瑟人文大樓(右),威斯康辛大學

軼事

摩瑟留下大筆財產給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以建立一項與希伯來大學合作的計劃──「格爾奧格·摩瑟計劃」。他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與阿姆斯特丹大學以客座教授身分任教的時候,捐贈一些錢支持LGBT研究。 這些捐款的資金來自被納粹剝奪的摩瑟家族財產。直到東德垮臺後,摩瑟才收回這些財產。

作品

  • The Struggle for Sovereignty in England from the Reign of Queen Elizabeth to the Petition of Right, 1950.
  • The Reformation, 1953.
  • The Holy Pretence: A Study in Christianity and Reason of State from William Perkins to John Winthrop, 1957.
  • The Culture of Western Europe: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An Introduc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61.
  • The Crisis of German Ideology: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the Third Reich, 1964.
  • Nazi Culture: Intellectual,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in the Third Reich, edited by G.L. Mosse, 1966.
  • 1914: The Coming of the First World War, edited by G.L. Mosse and Walter Laqueur, 1966.
  •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dited by G.L. Mosse and Walter Laqueur, 1967.
  • Germans and Jews: The Right, the Left, and the Search for a "Third Force" in Pre-Nazi Germany, 1970.
  • Historians in Politics, edited by G.L. Mosse and Walter Laqueur, 1974.
  • Jews and Non-Jews in Eastern Europe, 1918-1945, edited by G.L. Mosse and Bela Vago, 1974.
  • The Nationalization of the Masses: Political Symbolism and Mass Movements in Germany from the Napoleonic Wars through the Third Reich, 1975.
  • Nazism: a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Socialism, 1978.
  • Toward the Final Solution: A History of European Racism, 1978.
  • International Fascism: New Thoughts and New Approaches, edited by G.L Mosse, 1979.
  • Masses and Man: Nationalist and Fascist Perceptions of Reality, 1980.
  • German Jews beyond Judaism, 1985.
  • Nationalism and Sexuality: Respectability and Abnormal Sexuality in Modern Europe, 1985.
  • Fallen Soldiers: Reshaping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Wars, 1990 (translated into German in 1993 and into French in 1999).
  • Confronting the Nation: Jewish and Western Nationalism, 1993.
  • The Image of Man: The Creation of Modern Masculinity, 1996.
  • The Fascist Revolution: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Fascism, 1999.
  • Confronting History (autobiography), 2000.

參考資料

  1. ^ Eric Pace, obituary, New York Times, 31 January 1999
  2. ^ Confronting History – A Memoir.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2000. p.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