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印度尼西亞國
東印度尼西亞國 Negara Indonesia Timoer | |||||||||
---|---|---|---|---|---|---|---|---|---|
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成員國 | |||||||||
1946年—1950年 | |||||||||
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 | |||||||||
國歌 | |||||||||
偉大的印度尼西亞 | |||||||||
國家 | 印度尼西亞 | ||||||||
首府 | 望加錫 | ||||||||
面積 | |||||||||
• 1946年 | 349,088平方公里(134,784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1946年 | 10,290,000 | ||||||||
立法機關 | |||||||||
• 上議院 | 臨時參議院 | ||||||||
• 下議院 | 臨時代表機構 | ||||||||
歷史 | |||||||||
• 成立 | 1946年12月24日 | ||||||||
• 解散 | 1950年8月17日 | ||||||||
|
東印度尼西亞國(印尼語:Negara Indonesia Timur,范歐普豪伊森拼音系統:Negara Indonesia Timo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荷蘭在荷屬東印度東部建立的政治實體。東印度尼西亞成立於1946年,1949年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結束後成為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的一員,並於1950年隨着聯邦共和國結束而解散。東印度尼西亞的版圖在婆羅洲以東的所有島嶼,包含西里伯斯島和摩鹿加群島及其近海島嶼,以及爪哇島的所有群島,包括峇里島和小巽他群島。
歷史
荷屬東印度東部諸島在行政管理上經過多次變動,後於1938年併入荷蘭統治者建立的大東省。[1]四年之後,日本佔領荷屬東印度,並將這一地區置於日本帝國海軍的控制之下。[2] 隨着1945年8月的日本投降及印度尼西亞宣佈獨立,印尼共和主義者開始為免受荷蘭殖民統治,而發起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但是,荷蘭官員在澳大利亞軍隊的協助下,重新返回此前由日本帝國海軍控制的地區,並阻止共和主義者建立政府。[3]
1946年7月16日至25日期間,荷蘭在蘇拉威西馬利諾召開會議,嘗試為印度尼西亞提出成立聯邦的解決方案。馬利諾會議制定計劃在婆羅洲和東印尼(當時稱為大東省)建邦[4],荷蘭同時擁有該邦在事實上和法律上的控制權。[5] 同年較後時期,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於11月15日通過《林牙椰蒂協定》,同意印度尼西亞成立聯邦的原則。[6][7] 較後於12月18日至24日舉行的登巴薩會議,制定成立「大東邦」(Negara Timoer Besar)的具體情況。[8][9][10] 該邦於12月24日成立,隨後於27日定名為東印度尼西亞邦。[2]
1949年12月27日,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成立,東印度尼西亞成為新聯邦的成員。荷蘭在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地區,強制在群島上執行非法政權,使得許多聯邦成員開始選擇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合併。[11] 然而,東印尼的許多非爪哇人和基督徒反對朝向統一國家邁進。[11] 自1948年開始,東印尼官方已經必須處理米納哈薩「第十二省」分離運動的問題。
1950年5月,東印度尼西亞末期內閣成立,主要在討論解散及加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使擁有大多數基督教徒的摩鹿加群島公開叛亂,並宣佈成立獨立的南馬魯古共和國。[11] 1950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解散;同年11月,摩鹿加群島的叛亂被鎮壓。[11]
政府
1946年12月18日至24日,登巴薩會議批准《東印度尼西亞編制規章》(Peratoeran Pembentoekan Negara Indonesia Timoer),對《1927年荷蘭殖民法》制訂補充條例,建立新邦臨時政府的架構,直到憲法正式獲得通過為止。1949年3月1日,憲法草案在立法機關通過,但從未獲得生效,1946年制訂的規章持續執行,直到國家解體為止。[12][13] 東印度尼西亞邦的總統有權任命內閣和立法機關,部份權力在加入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後,仍然得以保留。[14]
總統
峇里裔貴族佐科爾逹·格德·拉卡·蘇卡瓦蒂在建邦的登巴薩會議當選總統,並擔任總統職位至國家解散為止(1946年12月24日-1950年8月17日)。[15][16]
立法機關
東印度尼西亞邦臨時代表機構(Dewan Perwakilan Sementara Negara Indonesia Timoer)由最初登巴薩會議的70名參與者組成,於1947年4月22日在荷蘭東印度副總督許貝特斯出席的情況下,召開首屆會議。1949年5月選舉後,成立臨時參議院。[17][18]
總理和內閣
東印度尼西亞擁有總統任命的議會內閣,但荷屬東印度方面仍擁有許多實權。[19]
日期 | 總理 |
---|---|
1947年1月13日-1947年6月2日 | Nadjamoedin Daeng Malewa(第一次內閣) |
1947年6月2日-1947年10月11日 | Nadjamoedin Daeng Malewa(第二次內閣) |
1947年10月11日-1947年12月15日 | Warouw(內閣) |
1947年12月15日-1949年1月12日 | Ide Anak Agung Gde Agung(第一次內閣) |
1949年1月12日-1949年12月27日 | Ide Anak Agung Gde Agung(第二次內閣) |
1949年12月27日-1950年3月14日 | J.E. Tatengkeng(內閣) |
1950年3月14日-1950年5月10日 | D. P. Diapari(內閣) |
1950年5月10日-1950年8月17日 | J. Poetoehena(內閣) |
行政區劃
東印度尼西亞邦繼承荷蘭的行政架構,行政區劃為5個省(residentie),再分為若干縣(afdeling)和副縣(onderafdeling)。[20] 全部總共有13個自治區域,所有區域都列在《東印度尼西亞編制規章》第14節,分別是南西里伯斯、米納哈薩、桑義赫和塔勞、北西里伯斯、中西里伯斯、峇里、龍目、松巴哇、弗洛勒斯、松巴、帝汶及其周圍島嶼、南摩鹿加和北摩鹿加。[21]
東印度尼西亞邦超過75%的區域為自治地方,總共有115個由世襲羅闍(swapraja)管制的自治地方政府。這些自治地方領袖通過短期聲明(korte verklaring)或長期合同(lange kontrakten)的交易方式,以地方政務的行政權力,換取荷屬東印度政府對其特殊地位的承認,羅闍在地方的統治權力可以從一代傳給下一代。[22]
1938年的《自治區域規章》賦予羅闍在法律上的自治權,但事實上大多數的羅闍,其實都是被荷蘭行政官控制的傀儡。[22] 東印度尼西亞邦試圖削弱這些羅闍的統治權,但《東印度尼西亞編制規章》的規定,使得政府必須承認他們的特殊地位。[23]
其餘不屬於合約交易的區域,為政府直接管轄的控制區(rechtstreeks bestuurd gebied)。[24] 直接控制區包括米納哈薩、南摩鹿加、哥倫打洛、望加錫、班塔恩和龍目。[24]
省份和自治區
以下是東印度尼西亞的省份及其自治區。[21]
參見
註解
- ^ Cribb 2000,第130-131頁.
- ^ 2.0 2.1 Ricklefs 2001,第276頁.
- ^ Ricklefs 2001,第348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07頁.
- ^ Anak Agung 1995,第97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12頁.
- ^ Reid 1974,第96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17頁.
- ^ Putra Agung 2007,第37頁.
- ^ Kahin 1952,第364頁.
- ^ 11.0 11.1 11.2 11.3 Ricklefs 2001,第285頁.
- ^ de Jong 1994,第1-2頁.
- ^ Schiller 1955,第97-98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63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31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20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53, 591-592頁.
- ^ Wehl 1948,第164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46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47頁.
- ^ 21.0 21.1 Anak Agung 1995,第180頁.
- ^ 22.0 22.1 Anak Agung 1995,第121頁.
- ^ Anak Agung 1995,第166頁.
- ^ 24.0 24.1 Anak Agung 1995,第181頁.
參考文獻
- Ide Anak Agung Gde Agung.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State of East Indonesia Toward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Indonesia. 由Owens, Linda翻譯. Yayasan Obor. 1996 [1995]. ISBN 979-461-216-2.
- Cribb, Robert. Historical Atlas of Indonesia. Curzon Press. 2000. ISBN 0-7007-0985-1.
- de Jong, Christiaan G.F., 由Daalder-Broekman, Truus翻譯, Religion and state in Negara Indonesia Timur. The question of religion in the Parliament of the State of East Indonesia in 1949, illustrated by the situation on Bali (PDF), Documentatieblad voor de Geschiedenis van de Nederlandse Zending en Overzeese Kerken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Dutch Mission and Overseas Churches, 1994, 1/2 [2021-05-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0-14)
- Kahin, George McTurna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2
- Putra Agung. "Yayasan Masyarakat Sejarawan Indones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urnal sejarah: pemikiran, rekonstruksi, persepsi. 13 (2007) ISSN 1858-2117. (印尼語)
- Reid, Anthony J.S, The Indonesian National Revolution, 1945 1950, Hawthorn, Victoria, Australia: Longman, 1974, ISBN 0-582-71047-2
- Ricklefs, M.C.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1300 3rd. Palgrave. 2001 [1981]. ISBN 978-0-230-54685-1.
- Schiller, A. Arthur. The Formation of Federal Indonesia. W. van Hoeve Ltd. 1955.
- Wehl, David. The Birth of Indonesia.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48.
外部連結
- History and rulers of Indonesian states, 1946–195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WorldStatesmen.org
- William H. Frederick and Robert L. Worden (編). Indonesia: A country study.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1945–50. November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