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文 (洪武總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文
武將
左軍都督府左都督
國家中國
時代明朝
散階特進榮祿大夫
位階正一品
族裔漢族
出生14世紀?
河南江北行省和州含山縣
逝世1406年1月23日
南直隸和州直隸州含山縣
祠廟功臣祠
親屬
父親楊興
楊和
其他親屬叔父楊旺
孫楊通
曾孫楊廷

楊文(14世紀?—1406年1月23日),南直隸和州含山縣(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人,明朝開國將領,官至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曾任廣西、北平、遼東等地總兵官。洪武年間,兩次率大軍南下平亂有功。「靖難之役」時討伐燕王,兵敗被俘,燕王憐其開國老臣不殺,永樂四年(1406年)去世。

生平

早年經歷

初為朱元璋麾下的紅巾軍將領,洪武二年(1369年),隨軍攻克陝西鳳翔府等處,洪武三年(1370年)授皇陵衛百戶[1],隨徐達大軍擊退元將王保保,復興元府(今陝西省漢中市)等地[2]。洪武八年(1375年)調任廣西都司桂林左衛。洪武十一年(1378年),調任湖廣都司安陸衛右所試百戶。洪武十二年(1379年),升為本衛副千戶。洪武十七年(1384年)從征雲南,立有軍功。洪武十八年(1385年)升為四川行都司建昌衛指揮僉事[3]。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元朝降將月魯帖木兒在建昌衛起兵造反,楊文隨軍平叛有功,升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4]

防備倭寇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七月,楊文升為左軍都督府左都督[5]。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倭寇進犯浙江東部一帶,受命巡視沿海,訓練軍隊[6],又率水師駐守在太倉[7][8],以防備倭寇。

兩次南征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廷命令左都督楊文佩征南將軍印,為總兵官;廣西都指揮使韓觀為左副將軍;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宋晟為右副將軍;劉真為參將,率京衛精壯馬步官軍3萬人至廣西,會各處軍馬討龍州土官趙宗壽及奉議、南丹、向武等州叛亂瑤民[9]。明軍激戰數月,大獲全勝。明軍總計剿滅瑤民28000餘人,繳獲馬50匹、牛2586頭,又獲印5顆、誥敕3道,獲勝班師[10]。又奉命在廣西推進「改土歸流」政策,新設南丹衛、奉議衛、慶遠衛等衛所[11],復設立龍州軍民指揮使司[12],並選派內地漢族將官鎮守[13],加強了對廣西的實際控制。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二十八日,貴州古州侗民首領林寬自號「小師」,起兵叛明並進攻龍里守御千戶所,千戶吳得與鎮撫井孚義率明軍堅守。侗民放火焚燒四座城門,吳得被迫率軍出戰,結果中毒弩陣亡,侗民乘機攻克龍里[14]。之後侗民連下新化直抵平茶,平茶守御千戶紀達率明軍與侗民發生激戰。明廷以平羌將軍都指揮齊讓統軍5萬鎮壓。結果齊讓逗遛不進兵,平蠻無功,被明廷撤職,新命左軍都督楊文佩征虜前將軍印,為總兵官,右軍都督同知韓觀副之,錦衣衛指揮使河清、鳳陽衛指揮使宋忠為參將,統京衛及湖廣、江西等都司軍馬南下進剿。[15]十月,楊文擊潰了林寬叛軍,俘虜林寬和楊通秀等人,押送京師處決。另上奏明廷,告知已經徹底蕩平古州林寬餘黨,並俘獲三十岡等處侗民2907人,除了潰入山谷者未盡剿絕外已經全部殲滅。但是明軍士兵多有染病,因此希望能夠分兵前往近處如辰溪等地就糧操練,以待秋收後繼續征剿侗民餘部。明太祖認為叛亂的侗民多為被迫脅從,不必窮追,於是令楊文等撤軍還師。[16]

靖難被俘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楊文受命為北平總兵官,歸燕王朱棣節制[17]。建文初年(1399年)駐守開平,燕王發動「靖難之役」後,楊文被調到遼東輔佐江陰侯吳高[18]。燕王認為吳高更難對付,使用離間計讓吳高被貶,楊文遂獨領遼東兵馬[19]。建文三年(1401年),楊文率兵圍永平,被燕將劉江所敗,被斬數千人[20]。建文四年(1402年),明廷命楊文率遼東兵南下濟南與山東布政使鐵鉉會合,遭燕將宋貴中途截殺,楊文被俘[21]。燕王可憐他是開國老將,予以釋放[22],永樂四年正月四日(1406年1月23日)去世,賜葬含山縣梅山[23],入祀功臣祠[24]

軼事

楊文率軍南征時,明太祖曾寫有《賜都督楊文》一詩,為他送行,此詩也是明太祖御製詩當中的名篇: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懸秋水呂虔刀。
馬鳴甲冑乾坤肅,風動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終有種,穴中螻蟻更何逃。
大標銅柱歸來日,庭院春深慶百勞[25][26]

家庭

父親楊興,叔父楊旺都是紅巾軍將領,楊興在攻打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時陣亡,楊旺則在與陳友諒部作戰時在鄱陽湖陣亡[27]。子楊和、孫楊通、曾孫楊廷等後輩都為世襲南京羽林右衛指揮使[28]

引用

  1. ^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72冊《武職選簿·南京見設衛所·親軍衛·羽林右衛·指揮使等》:「二世祖楊文補役,洪武二年克鳳翔等處,三年除授皇陵衛百戶。」
  2. ^ 《康熙含山縣誌·卷第十九·人物》:「三年,除皇陵衛百戶,進征定西,遇王保保軍,擊敗之。自秦州南出一百八渡,克復興元。」
  3. ^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72冊《武職選簿·南京見設衛所·親軍衛·羽林右衛·指揮使等》:「八年,調桂林左衛。十一年,除安陸衛右所試百戶。十二年,實授本衛流官副千戶。十七年,從征雲南,有功。十八年,升建昌衛指揮僉事。」
  4. ^ 《康熙含山縣誌·卷第十九·人物》:「二十五年四月,土官月魯帖木兒叛,文率衛兵御之。賊攻城,文悉力戰御,多所傷。五月,賊走入山寨,文尋率所部復州里,設關寨。七月,追月魯帖木兒至打沖河,攻破各寨。事平,召回京,慰勞之,升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賜誥階驃騎將軍,子孫世襲指揮使。」
  5. ^ 《康熙含山縣誌·卷第十九·人物》:「二十六年七月,升左軍左都督,誥授特進榮祿大夫。」
  6. ^ 《明史紀事本末》卷55《沿海倭亂》:「二十七年春二月,倭寇浙東,命都督楊文、劉德、商暠巡視兩浙。復命魏國公徐輝祖、安陸侯吳傑往浙,訓練海上軍士,同楊文等防倭。」
  7. ^ 《大明太祖實錄》卷233洪武二十七年五月至七月:「命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楊文率舟師鎮太倉。」
  8. ^ 《吾學編》卷55《都督楊文》:「二十七年,充總兵,率舟師鎮守太倉,仍督浙江海船。」
  9. ^ 《大明太祖實錄》卷240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命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楊文佩征南將軍印,為總兵官;廣西都指揮使韓觀為左副將軍;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宋晟為右副將軍;劉真為參將。率京衛精壯馬步官軍三萬人至廣西,會各處軍馬討龍州土官趙宗壽及奉議、南丹、向武等州叛蠻。」
  10. ^ 《大明太祖實錄》卷243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至十二月:「戊申,征南將軍左都督楊文等以平蠻捷聞。凡禽戮猺蠻二萬八千餘人,獲馬五十匹,牛二千五百八十六頭,又獲印五顆,誥敕三道,遂詔文等班師。」
  11. ^ 《大明太祖實錄》卷240洪武二十八年八月:「癸未,詔置南丹、奉議、慶遠三衛指揮使司。」
  12. ^ 《大明太祖實錄》卷242洪武二十八年閏九月至十月:「戊申,詔總兵官左都督楊文置龍州軍民指揮使司,調馴象衛官軍築城守御。」
  13. ^ 《大明太祖實錄》卷240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命兵部取罷免武官及遼東捕野人有功者,俱送總兵官左都督楊文,俟征進畢日選授。」
  14. ^ 《明史紀事本末》卷19《開設貴州》:「三十年三月,古州洞蠻林寬自號『小師』,聚眾作亂,攻龍里。」
  15. ^ 《大明太祖實錄》卷254洪武三十年七月至八月:「以平羗將軍都指揮齊讓逗遛不進兵,平蠻無功。命左軍都督楊文佩征虜前將軍印,為總兵官,右軍都督同知韓觀副之,錦衣衛指揮使河清、鳳陽衛指揮使宋忠為參將,統京衛及湖廣、江西等都司軍馬往代之。」
  16. ^ 《大明太祖實錄》卷256洪武三十一年正月至三月:「辛丑,總兵官左軍都督楊文等奏克平古州林寬餘黨,並俘獲三十岡等處洞蠻二千九百七人,惟潰入山谷者未盡剿絕。近軍士多病,乞分往近地辰溪等處就糧操練,以俟秋成進取余寇。上以余寇多脅從,不必窮追,遂詔文等還京師。」
  17. ^ 《大明太祖實錄》卷257洪武三十一年四月至閏五月:「戊午,敕左軍都督楊文曰:『《兵法》有言:『貳心不可以事上,疑志不可以應敵,為將者不可不知是也。』朕子燕王在北平,北平中國之門戶,今以爾為總兵,往北平參贊。以北平都司、行都司並燕、谷、寧三府護衛,選練精銳馬步軍士隨燕王往開平提備。一切號令,皆出自王,爾奉而行之。』」
  18. ^ 《吾學編》卷55《都督楊文》:「建文初,充總兵,部署大寧兵及寧府護軍,屯開平。靖難兵起,宋忠敗文,移守遼,佐吳高,時出兵擾北平。」
  19. ^ 《明史·列傳第十八》:「燕師起,高守遼東,與楊文數出師攻永平。燕王謀去高,曰:『高雖怯,差密,文勇而無謀。去高,文無能為也。』乃遺二人書,盛譽高,極詆文,故易其函授之。二人得書,並以聞。建文帝果疑高,削爵徙廣西,獨文守遼東,竟敗。」
  20. ^ 《明史紀事本末》卷16《燕王起兵》:「三年……遼東守將楊文與王雄等引兵圍永平,略薊州、遵化諸郡縣。燕王遣劉江率眾趨永平。命江曰:『爾至永平,敵必遁歸山海,勿追之,但聲言還歸北平。既出,則以夜卷旗囊甲,復入永平城中,楊文聞爾還北平,復來,爾速出擊之,必大獲。』江如言,果敗文兵於昌黎,殺數千人,獲將士王雄等。燕王還北平,悉縱遣之,仍令歸諭楊文等。」
  21. ^ 《明史紀事本末》卷16《燕王起兵》:「四年……上用齊泰黃子澄謀,調遼兵十萬,至濟南與鐵鉉合,以絕燕兵後。總兵楊文至直沽,遇燕將宋貴截殺,師潰,文被執,竟無一人至濟南者。」
  22. ^ 《吾學編》卷55《都督楊文》:「靖難後,召文還,憐其開國老將,得不死。」
  23. ^ 《皇明開國功臣錄》卷20:「永樂四年正月四日卒,賜葬含山縣梅山。」
  24. ^ 《江南通志》卷42:「功臣祠在含山縣東街,祀明華高、仇成、李彬、楊文、紀清。」
  25. ^ 《雙槐歲鈔》卷1《御製逸詩》。
  26. ^ 《堯山堂外紀》卷78。
  27. ^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72冊《武職選簿·南京見設衛所·親軍衛·羽林右衛·指揮使等》:「一世祖楊興乙未年歸附從軍,辛丑年攻打江州陣亡。取一世祖楊旺補役,癸卯年征鄱陽湖陣亡。」
  28. ^ 《康熙含山縣誌·卷十九·人物》:「子和、孫通、曾孫廷選世襲羽林右衛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