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石
楊天石 | |
---|---|
出生 | 中國江蘇省東台縣 | 1936年2月15日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別名 | 蘇人、江東陽、吳之民、梁之彥 |
民族 | 漢族 |
母校 | 北京大學 |
職業 | 史學家 |
知名作品 | 《楊天石近代史文存》(五卷本) 《楊天石文集》 《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 《中華民國史》第一編及第二編第五卷 |
楊天石[註 1](1936年2月15日—),筆名蘇人、江東陽、吳之民、梁之彥等,江蘇東台人,成長於無錫。中華人民共和國近現代史史學者,常被稱為「中國大陸研究蔣介石第一人」。[1]
汪榮祖批評楊天石,盡信蔣介石日記,明顯與史實不符。楊天石的同鄉朱維錚教授亦發出同樣的批評[2]。
生平
1955年,楊天石懷揣着作家夢,從江蘇無錫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學時,楊天石閱讀了許多蘇聯作家的作品,最喜歡康斯坦丁·西蒙諾夫和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法捷耶夫。大學入學時,他選擇了漢語言專業。[3]
1957年,大學選擇細分研究方向:語言專門化和文學專門化。楊天石選擇了文學專門化。在大學裏,他把作品《我走了,故鄉》和《讓我再看一次你露水般的眼睛》交給詩社的刊物發表,但是北大團委在審稿的時候,認為這兩首詩感情不健康,將這兩篇詩作攔下不予發表。此後,受到打擊的楊天石就極少寫詩,直到1988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才恢復寫詩。[3]
1958年,大陸當局搞學術批判,「拔白旗、插紅旗」。白旗一般是針對教授,意味代表資產階級,而楊天石被劃為學生中的白旗。在這年暑假,楊天石被分到了隋唐五代文學組,並且開始撰寫中國文學史。寫完文學史初稿,文學組的領導覺得楊天石愛搗亂,就把他支到豐臺橋樑廠編廠史。作家阿英看到文學史的初稿,提了一個意見,說清末民初有一個叫南社的文學團體要寫進去。當時近代文學組已沒有人力了,所以楊天石就被臨時借調到近代文學組,補寫南社這個章節。南社研究讓楊天石接觸到清末民初的作家和歷史。倏爾,中國文學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紅極一時,被當局認為代表了新軍新史,革命新生力量,但是此書連楊天石自己都不願意看、引以為恥,此書卻被中共高級領導人康生、陳毅寫信祝賀,寫作組還成為「全國先進社會主義集體」,又出版了精裝本,送到萊比錫的國際書展去展覽。[3]
大學畢業後,楊天石被分配到北京南苑八一農業機械學校工作。1962年的2月,北京師大附中來該校甄選教員,楊天石到了師大附中當語文教師,一當就是16年,直到1978年到社科院近代史所。當楊天石在師大附中時,他一邊教書,一邊繼續做業餘研究。此時,中共組織由上自下開始「四清運動」,楊天石被校方劃定戴上了「新生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高帽。[3]
1964年,當局「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同時,楊天石還在《新建設》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明朝泰州學派的文章,文章批評了歷史家侯外廬等人的觀點,引起爭議。[3]
70年代初,社科院近代史所已經恢復業務,決定編中華民國史,先編資料,其中一個題目叫「南社資料」。近代史所的王學莊發現楊天石在「文革」前《新建設》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叫《論辛亥革命前的國粹主義思潮》,裏面有一段專門講南社。於是邀請楊天石加入。[3]
1972年,楊天石出版了一本 《王陽明》,發行了30萬2,000冊的印量。
1978年4月,楊天石正式調入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組(後改為室),從事專業研究工作。1979年評定為助理研究員。1983年,被授予近代史研究所先進工作者稱號。1983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88年晉升為研究員。
1994年,楊天石被聘任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
履歷
- 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研究員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
-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 南京大學民國史中心客座教授
- 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
- 中國史學會及中國現代史學會理事
- 《百年潮》雜誌主編
- 《中國社會科學》及《中國哲學》編委
著作
專著
合著
腳註
- ^ 楊天石的名字中「天石」兩字的來歷:南朝詩人徐陵小時候就很聰明,有人摸着他的腦袋說「此天上石麒麟也」。後來這就形成了一個典故——用「天上石麟」夸一個小孩特別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