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揚
李惟揚 | |
---|---|
大清廣東右翼總兵官 | |
籍貫 | 廣東肇慶府陽春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修光,號崧臺 |
出生 | 生年不詳 廣東陽春縣 |
逝世 | 卒年不詳 廣東陽春縣 |
出身 | |
著作 | |
|
李惟揚[1],字修光,號崧臺,廣東陽春縣(今陽春市)李堡人。清朝軍事人物。武進士及第。曾歷官廣東左、右翼鎮總兵,官終澎湖水師協副將。
生平
李惟揚自少英毅老成,文武兼備。春夏讀書,秋冬射獵。康熙五十年(1711年)中式辛卯科武舉人,次年壬辰科會試聯捷,殿試高中一甲第二名武進士(榜眼)[2]。授職侍衛。曾奉旨在滿洲圍場行走。隨即乞假回鄉省親,獲賜白銀。假滿,授官江南江北狼山遊擊[3]。雍正年間,升直隸涿州參將[3][4]。擢浙閩督標中軍副將[5],調福建延平城守副將,隨即以鎮守廣東廣州等處地方副將管理左翼總兵官事[6]。雍正八年(1730年)任廣東右翼鎮總兵官,賞戴花翎。乾隆三年(1738年),擔任福建澎湖水師協副將。翌年,因老病休致回籍。[7]晚年工於吟詠,著有《崧臺集》。道光《陽春縣志》有傳。[8]
後代
李惟揚有子十二人,長子李伯豪,中武進士;次子伯傑,廕生;次伯桓、伯康,均中武舉人。其餘子孫多成庠生。
註釋
- ^ 《舊典備徵》、《澎湖廳志》誤作李維揚。
- ^ 《舊典備徵·卷四·武鼎甲考》作「(康熙)己丑狀元田畯(直隸獻縣)、榜眼李維揚(廣東□□。按維揚是否此科再考)、 探花□□□(□□□□);壬辰狀元李顯光(□□□□)、榜眼楊炳(河南內黃)、 探花□□□(□□□□)。《武舉制度史略》根據錢實甫《清代職官年表·會試考官年表》改李維揚作官錄,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則從《舊典備徵》,榜眼作楊炳,河南內黃人,探花無考。然《陽春縣誌》、《涿州志》、《澎湖廳志》皆作榜眼。《舊典備徵》疑誤。
- ^ 3.0 3.1 《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冊1》頁405
- ^ 《涿州志·卷之十·鎮將》頁四十:王伏,涼州人。李惟揚,廣東人,榜眼。李禧,奉天人,雍正九年任。
- ^ 《宮中檔奏摺·雍正朝》402006383號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009364號
- ^ 《澎湖志略·武員》:李惟揚,號崧庵,廣東肇慶府陽春縣人。乾隆三年七月初三日到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離任,告病回籍。
- ^ 《陽春縣志·卷之十·人物》頁二十五~二十六:李惟揚,字修光,號崧臺,李堡人。自少英毅夙成,資兼文武,春夏讀,秋冬射獵,始應武試,輒冠軍。康熙辛卯領解,壬申舉武進士第二人及第,欽點侍衛。惕勵勤勞,早邀聖祖仁皇帝知遇,天語屢獎之。嗣經閣臣保舉,詔以要地擢用。後復奉旨在滿洲圍場行走。隨乞假省親,有白金之賜。假滿,授狼山遊擊。世宗憲皇帝朝,擢涿州參將,入覲,錫賚稠疊,既又擢浙閩督標中軍副將,調福建延平城守副將,累遷廣東左右翼鎮總兵官,賞戴花翎。乾隆初,恭遇恩詔,蔭一子。惟揚再赴闕廷。尋改福建澎湖水師副將。方以晚節爲兢兢,旋自引退。計惟揚宣力中外三十載,八徙官,兩移重鎮,身際昇平,挽弧射鵰,沒金飲羽之技無所用,其巧惟於三朝聖眷之隆,足以見其爲人。子十二人,長伯豪,武進士;次伯傑,從二品蔭生;次伯桓、伯康,俱武舉。餘諸子暨孫多庠士。惟揚晚年工吟詠,著有《崧臺集》。
參考文獻
-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陸向榮、劉彬華,《陽春縣誌》,廣州六書齋,清道光元年(1821年)刻本。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吳山鳳、周紹達,《涿州志》,清光緒元年(1875年)刻本。
- 周于仁編,《澎湖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4種。
- 林豪,《澎湖廳志》,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15),臺灣大通書局印行。
- 劉寧顏編,《重修臺灣省通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朱彭壽,邵循正點校,《舊典備徵》,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外部連結
官銜 | ||
---|---|---|
前任: 顧元亮 |
澎湖水師協副將 乾隆三年(1738年)任 |
繼任: 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