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特·斯特龍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特·格奧爾·丹尼爾·斯特龍根(丹麥語:Bengt Georg Daniel Strömgren,1908年1月21日—1987年7月4日),丹麥天文學家。
生平
1908年出生於丹麥的哥德堡(今屬瑞典),父親伊利斯·斯特龍根是哥本哈根大學的天文學教授、哥本哈根大學天文台的台長。斯特龍根1925年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只用了兩年就完成了本科學業,又用了兩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博士學位。斯特龍根曾在玻爾研究所從事理論物理學的研究,這對他後來的研究工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36年,受芝加哥大學的天文學家奧托·斯特魯維的邀請,斯特龍根前往美國葉凱士天文台工作了18個月,返回丹麥後,1940年,他繼承了父親的職位,擔任哥本哈根大學天文台台長。在丹麥被德國佔領期間,斯特龍根領導建設了一個新的天文台——Brorfelde天文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丹麥的天文學研究受到嚴重缺乏資金的困擾,斯特龍根決定離開丹麥,1951年前往美國,擔任葉凱士天文台和麥克唐納天文台的台長。1957年,他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第一位理論天體物理學教授,直到1967年。此後他返回祖國丹麥。1970年到1973年,斯特龍根擔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主席。1987年病逝。
斯特龍根於20世紀30年代在恆星大氣、恆星結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最重要的貢獻是星際氣體的電離理論。他推導了恆星的紫外輻射將氣體雲電離,形成電離氫區的邊界,該邊界以內的區域稱為斯特龍根球,其到中心恆星的距離稱為斯特龍根半徑。後來他從事太陽和恆星光譜的研究,並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四色測光系統,稱為斯特龍根測光系統。1959年,斯特龍根獲得布魯斯獎,1962年獲得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參見
美國天文學會會長 | |
---|---|
1899年–1925年 |
|
1925年–1952年 |
|
1952年–1976年 |
|
1976年–2000年 |
|
2000年–現在 |
|
讓森獎章獲得者 |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3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卡爾·史瓦西獎章獲得者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分類:
隱藏分類:
- 含有丹麥語的條目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CC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ortuga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cB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eopoldin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ATHS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copu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ZBMATH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TBIO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