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魯
曾魯(1319年—1372年),字得之,江西新淦人[1]。元末明初人。
自幼聰敏好學,博學古今,元末舉進士不第。善於文書[2],曾纂修《元史》,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授禮部主事,[3]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修成《禮書》,明太祖賜名《大明集禮》。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升任禮部侍郎,八月奉旨主持京畿鄉試,入院之後忽然吐血,不久以疾致仕,十二月十九日(1373年1月13日)歸舟至南昌石岐潭而卒,年五十四歲[4]。著有《守約齋集》、《六一居士集考異》、《南豐類稿辨誤》等。
參考文獻
- 宋濂《故中順大夫禮部侍郎曾公神道碑銘》
- ^ 孔門弟子郕公五十七代孫,其居新淦吉陽里者巳久
- ^ 《明史》(卷136):「曾魯,字得之,新淦人。年七歲,能暗誦《五經》,一字不遺。稍長,博通古今。凡數千年國體、人才,制度沿革,無不能言者。以文學聞於時。元至正中,魯帥里中豪,集少壯保鄉曲。數具牛酒,為開陳順逆。眾皆遵約束,無敢為非義者。人號其里曰「君子鄉」。」
- ^ 《明史》(卷136):「洪武初,修《元史》,召魯為總裁官。史成,賜金帛,以魯居首。乞還山,會編類禮書,復留之。時議禮者蜂起。魯眾中揚言曰:「某禮宜據某說則是,從某說則非。」有辨詰者,必歷舉傳記以告。尋授禮部主事。開平王常遇春薨,高麗遣使來祭。魯索其文視之,外襲金龍黃帕,文不署洪武年號。魯讓曰:「龍帕誤耳,納貢稱籓而不奉正朔,於義何居?」使者謝過,即令易去。安南陳叔明篡立,懼討,遣使入貢以覘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魯取副封視之,白尚書詰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驟更名?」使者不敢諱,具言其實。帝曰:「島夷乃狡獪如此耶!」卻其貢。由是器重魯。」
- ^ 《明史》(卷136):「五年二月,帝問丞相:「魯何官?對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階,拜中順大夫、禮部侍郎。魯以「順」字犯其父諱,辭,就朝請下階。吏部持典制,不之許。戍將捕獲倭人,帝命歸之。儒臣草詔,上閱魯稿大悅,曰:「頃陶凱文已起人意,魯復如此,文運其昌乎!」未幾,命主京畿鄉試。甘露降鐘山,群臣以詩賦獻,帝獨褒魯。是年十二月引疾歸,道卒。淳安徐尊生嘗曰:「南京有博學士二人,以筆為舌者宋景濂,以舌為筆者曾得之也。」魯屬文不留藁,其徒間有所輯錄,亦未成書雲。」
這是一篇關於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