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父子墓
曾氏父子墓在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魏莊鄉境內[1]的曾子山,是孔子弟子曾點、曾參父子的墓葬。2007年清明重修維護。
曾點墓位於魏莊鄉南武城村東1.5公里,現存封土高4.5米,直徑15米。與澹臺滅明墓東西相望。曾參以孝著稱,但簡葬其父,歷代傳為佳話。東漢王符《潛夫論·浮侈》有「畢之郊,文、武之陵,南城之壘,曾 之冢,周公非不忠也,曾子非不孝也」之語。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設奉祀生一名。先後由曾子六十九代、七十代、七十一代孫襲任。嘉慶十三年(1808年),山東督糧道孫星衍、費縣知縣郭志清為此墓和澹臺滅明墓各立墓碑一座[1]。「文化大革命」中下落不明。1991年平邑縣人民政府重立墓碑一座。
曾參墓位於魏莊鄉土橋村,西距武城故城2公里。《費邑曾氏譜》載:「墓在武城之土橋。」清朝光緒《費縣誌》載:「萊蕪侯既葬武城,曾參未聞他徙,亦葬武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禮部咨復山東巡撫國泰,准於此處設立宗聖曾子墓奉祀生一名,襲任與其父曾點相同[1]。土橋曾參墓「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為平地,1998年3月,魏莊鄉政府在曾點墓東北30米處重修。
參考
- ^ 1.0 1.1 1.2 第二十五编 文物 名胜. 平邑縣人民政府網站,來源:《平邑縣誌》第二十五編 文物 名勝,第二節 古墓葬. 2003-10-30 [2023-02-28] (簡體中文).
第二節 古墓葬 曾點墓位於魏莊鄉南武城。現存封土高4.5米,直徑15米。曾點系曾參之父[……]據清光緒《費縣誌》載,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重修曾氏父子墓。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設奉祀生各1名,先後由其七十代、七十一代、七十二代孫襲任。1808年(清嘉慶十三年),督糧道孫星衍、費縣知縣郭志清立石碑一通,現此碑下落不明。曾參墓 《費縣誌》載:「萊蕪侯既葬武城,曾參未聞他徙,亦葬武城」。《費邑曾氏譜》云:「墓在武城之土橋。」清乾隆四十三年禮部咨復山東巡撫國泰,准設立宗聖曾子墓奉祀生一名,襲任與萊蕪侯同。曾參墓現已被整為平地,封土不存。澹臺滅明墓 位於魏莊鄉上土橋村,原封土高大,與武城曾點墓東西相望。[……]1808年(嘉慶十三年),督糧道孫星衍為其立墓碑一塊。[……]
[失效連結]
這是一篇關於山東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