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普羅米修高地

座標57°25′S 100°00′E / 57.42°S 100°E / -57.42; 1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火星軌道器激光高度計地圖顯示了普羅米修高地與其它區域的分界

普羅米修高地 (Promethei Terra)是火星上一處位於赤道以南57°25′S 100°00′E / 57.42°S 100°E / -57.42; 100[1]的廣袤區域,就坐落在巨大的希臘盆地以東,最寬處橫跨3300公里。與火星南部大部分地區一樣,它也是一處崎嶇坑窪,佈滿隕坑的高地。普羅米修高地取名自火星古典反照率特徵,該名稱最初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高地大部分地區位於火星希臘區內。

舌狀岩屑坡

普羅米修高地一個很重要的常見特徵是堆積在懸崖下的岩屑堆,這些物質被稱為舌狀岩屑坡(LDA)。最近,利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淺層雷達進行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舌狀岩屑坡是覆蓋着一層薄岩層的冰川。據信舌狀岩屑坡中含有大量的水冰。現有證據有力地表明該地區過去曾有過積雪。當火星自轉軸傾斜度增加時,南部冰蓋會釋放出大量的水蒸氣。氣候模型預測,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水蒸氣會凝結並降落在舌狀岩屑坡所在的位置。地球自轉軸的傾斜幅度很小,因為相對較大的月球使其保持了穩定。而這火星的兩顆微小衛星無法穩定它,因此火星的自轉軸會發生很大的變化[2]。一段時間以來已知道,火星自轉軸的傾斜或傾角經歷了許多巨大的變化,因為它的兩顆小衛星不像地球的月球,缺乏穩定它的引力,有時火星自轉軸的傾斜甚至超過80度[3][4]。 舌狀岩屑坡可能是未來火星定居者的主要水源,與其他火星水源相比,它們的主要優勢在於可很容易地從軌道上測繪它們,而且更靠近載人任務可能會登陸的赤道區。

冰川狀形態

許多地層可能是冰川或古冰川遺蹟,因為它們看起來非常類似地球上的冰川。

沖溝

沖溝出現在陡坡,尤其是隕坑坡壁上,被認為是相對年輕的溝壑,因為上面幾乎沒有隕石坑。此外,它們還分佈在沙丘頂部,而沙丘本身則被認為相當年輕。通常,每條沖溝都有一處溝頭凹坑、溝道和沖積扇。部分研究發現,沖溝出現在面向所有方向的斜坡上[5],而其他的研究發現,更多的沖溝出現在面向極地的斜坡上,特別是在南緯30-44度地區[6]

多年來,大多數人認為沖溝是由流水沖刷而成,但進一步的觀察表明,它們可能是由乾冰形成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從2006年開始,利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的高解像度成像科學設備(HiRISE)相機對356處地點的沖溝進行了檢查,其中38處地點顯示沖溝形成活躍。之前和之後的圖像都表明,這一活動時間與季節性二氧化碳霜凍和液態水無法存在的溫度相吻合。當乾冰霜變成氣體時,它們可以濕潤乾燥物質產生流動,特別是在陡坡上[7][8][9]。在某些年份,可能厚達1米的霜凍會引發雪崩,這種霜凍主要含有乾冰,但也含有少量的水冰。[10]

普羅米修高地其他場景

火星交互地圖

Map of Mars阿刻戎塹溝群阿西達利亞平原阿爾巴山亞馬遜平原阿俄尼亞高地阿拉伯高地阿耳卡狄亞平原阿耳古瑞高原阿耳古瑞平原克律塞平原克拉里塔斯槽溝塞東尼亞區桌山代達利亞高原埃律西昂山埃律西昂平原蓋爾撞擊坑哈德里亞卡火山口希臘山脈希臘平原赫斯珀利亞高原霍頓撞擊坑伊卡利亞高原伊希斯平原耶澤羅撞擊坑羅蒙諾索夫撞擊坑盧庫斯高原呂科斯溝脊地李奧撞擊坑盧娜高原馬萊阿高原馬拉爾迪隕擊坑瑪萊奧提斯塹溝群Mareotis Tempe珍珠高地米氏隕擊坑米蘭科維奇撞擊坑內彭西斯桌山群涅瑞達山脈尼羅瑟提斯桌山群諾亞高地奧林波斯槽溝群奧林帕斯山南極高原普羅米修高地普羅敦尼勒斯桌山群塞壬高地西緒福斯高原太陽高原敘利亞高原坦塔羅斯槽溝群滕比高地辛梅利亞高地示巴高地塞壬高地塔爾西斯山群特拉克圖斯坑鏈第勒納高地尤利西斯山烏拉紐斯火山口烏托邦平原水手谷北方大平原克珊忒高地
The image above contains clickable links 火星全球地形交互式圖像地圖。將鼠標懸停在圖像上可查看 60 多個著名地理特徵的名稱,單擊可連結到它們。圖底顏色表示相對高度,根據來自美國宇航局火星全球探勘者號火星軌道器激光高度計的數據。白色和棕色表示海拔最高(+12 至 +8 公里);其次是粉紅和紅色(+8 至 +3 公里);黃色為 0 公里;綠色和藍色是較低的高度(低至 -8 公里)。軸線緯度極地已備註。

另請查閱

參引資料

  1. ^ "普羅米修高地".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Astrogeology Research Program.
  2. ^ Holt, J. et al., 2008. Science 322:1235–1238.
  3. ^ Touma J. and J. Wisdom. 1993. The Chaotic Obliquity of Mars. Science 259, 1294-1297.
  4. ^ Laskar, J., A. Correia, M. Gastineau, F. Joutel, B. Levrard, and P. Robutel. 2004. Long term evolution and chaotic diffusion of the insolation quantities of Mars. Icarus 170, 343-364.
  5. ^ Edgett, K.; Malin, M. C.; Williams, R. M. E.; Davis, S. D. Polar-and middle-latitude martian gullies: A view from MGS MOC after 2 Mars years in the mapping orbit (PDF). Lunar Planet. Sci. 2003, 34. p. 1038, Abstract 1038 [2021-08-19]. Bibcode:2003LPI....34.1038E.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6-11). 
  6. ^ Dickson, J; Head, J; Kreslavsky, M. Martian gullies in the southern mid-latitudes of Mars: Evidence for climate-controlled formation of young fluvial features based upon local and global topography (PDF). Icarus. 2007, 188 (2): 315–323 [2021-08-19]. Bibcode:2007Icar..188..315D. doi:10.1016/j.icarus.2006.11.0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7-06). 
  7. ^ NASA Spacecraft Observes Further Evidence of Dry Ice Gullies on Mars.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7). 
  8. ^ HiRISE | Activity in Martian Gullies (ESP_032078_1420). hirise.lpl.arizona.edu.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7). 
  9. ^ July 2014, Nola Taylor Redd 16. Gullies on Mars Carved by Dry Ice, Not Water. Space.com.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8). 
  10. ^ Frosty Gullies on Mars - SpaceRef. spaceref.com.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