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歷史
晉朝(266年—420年)是中國的一個主要朝代。隨着三國時代的終結,晉朝重新統一中國,[1]在280年—304年間締造了短暫的繁榮。但其間很多社會問題也在滋長,其中最緊迫的就是胡人部落內遷晉朝境內,到了在一些地區比漢族人還多的地步。
最終,這些胡人部落開始了五胡亂華,控制了北方、[2]中原的大部分,將晉朝的控制範圍縮減到淮河以南,終結了晉朝早期的繁榮。此後的晉朝被稱為東晉。
東晉政府很大程度上由王敦、桓溫這樣的權勢將領主導。這些將軍常發起北伐意圖從五胡手中收復北方。但軍政的內部分歧和南方經濟的欠發達使得這些北伐多無功而返。383年,晉朝受到已一統北方的前秦的威脅,晉朝不是要為收復北方而戰,而是要為自身存活而戰了。
但在淝水之戰中,晉軍打敗了比自己規模大得多的秦軍,導致了北方前秦的崩潰。[3]晉軍趁機先後在謝安、劉裕率領下發起一系列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領土即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但晉朝最終於420年被劉裕推翻而滅亡。西晉國祚五十二年,東晉國祚一百零四年。
晉朝的崛起
建國
晉朝由三國中最強大的曹魏的顯赫家族司馬氏建立。250年後,司馬氏歷司馬懿、司馬師與司馬昭父子三人經營下實際控制了曹魏軍權,成為政權的實際統治者。265年,魏末代皇帝曹奐禪位給司馬炎,司馬炎成為晉朝的開國皇帝晉武帝。[4]
滅吳
晉武帝立即着手消滅三國的最後一國,控制中國東南的吳國。280年,二十萬晉軍兵分六路,水陸並進從四川和北方侵入吳國。他們很快突破包括東吳丞相張悌意圖以三萬軍隊阻攔在內所有抵抗。很快,晉軍包圍只有二萬守軍的吳都城南京。吳國皇帝孫皓自知難免亡國,投降晉朝,中國重新統一。[5]
太康之治
晉武帝治下,中國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晉朝通過降低稅率和出資建立堤壩扶助農事,鼓勵恢復生產。中國重新統一也促進了貿易,刺激了經濟。[1]
這樣的繁榮也在日益奢靡的皇帝身上得到反映。侍中王濟曾用人奶餵養的豬肉取悅武帝,左僕射何劭每天花在吃飯上的錢就超過二萬錢。如此的腐化墮落也被其他為胡人愈發內遷而擔憂的晉朝官員們批評。[6]
西晉滅亡
八王之亂
武帝認為魏亡是因為皇室家族失去權力和支持。為免此事在自己之後重演,他任很多兄弟和兒子為各州的藩王,實際在中央朝廷外建立了一系列有權勢的地方政府。
隨後在武帝死後,在災難性的八王之亂中,地方諸王爭相控制武帝軟弱的繼承人晉惠帝,嚴重削弱了晉朝和司馬氏皇室家族力量。[7]
五胡亂華
八王之亂後,以五胡為首的北方的胡人部落趁機從中國的混亂中取利。由劉淵率領的胡人軍隊於304年起兵反晉。儘管晉軍為了遏制五胡起事而奮戰,還是在310年於苦縣寧平城(今河南鹿邑)遭到大敗,被殲大軍十多萬,從此不能控制北方。311年,五胡攻佔晉都城洛陽,俘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晉的第二個都城長安也在316年淪陷,皇帝晉愍帝也被俘。[8]
東晉中期
內部危機
晉朝其餘的追隨者南撤,擁立遠支宗室琅邪王司馬睿,建立了東晉,控制範圍僅限江南。在這一時期,司馬氏皇室的力量被嚴重削弱,使得東晉被強勢的將領王敦、桓溫等主導。
特殊的「僑置州郡」和「白籍者」為了大量東晉年間難逃的北方漢人而設立。[9]華南官員由這些移民的後代組成。[10]兩晉年間,天師和華北貴族對江南的華南貴族的壓制尤為明顯。[11]在北方人口減少和北方人南遷之後,中國人口最多的地區是華南。[12][13]中國貴族在不同時期從華北向華南遷徙的不同浪潮形成了不同的宗族群,有的在300—400年代,有的在800—900年代。[14]
桓溫北伐
於346年—373年實際控制晉朝政權的桓溫發起一系列針對五胡的北伐,試圖同時加強晉朝和自身的聲望。但因糧食缺乏供應和司馬氏皇室對桓溫的疑忌,這些北伐大多失敗。[15]
東晉後期(383年—420年)
淝水之戰
376年,北方被前秦重新統一,使得東晉陷入嚴重的險境。383年,前秦天王(前秦宣昭帝)苻堅以三十萬大軍侵晉,而晉只能徵募到八萬軍隊。但晉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秦軍卻多由被征入伍者組成。在淝水之戰中,秦軍被晉軍擊潰。[3]
此戰得勝後,丞相謝安趁前秦崩潰之機,為晉朝收復淮河以北的大片領土。但桓溫子桓玄作亂分散了晉朝的注意力,東晉直到劉裕崛起才將其擊敗。[16]
劉裕北伐
常被認為南北朝最好的將領的劉裕於406年消滅桓玄勢力。他隨後對後秦、夏、南燕、北魏發起一系列北伐,除了伐夏以外,都成功了。這些勝利使得東晉收復中原,將北疆固定於黃河。此後,劉裕聲望日隆,以至於420年篡晉,建立南朝宋。在他和其子劉義隆統治期間,南朝將進入一個短暫的黃金時期,直到宋明帝年間,鮮卑才再次佔有北方。[17]
皇室
司馬朏是在流亡中逃到鮮卑北魏的晉朝皇族的後裔,娶了北魏孝文帝的女兒華陽公主。
東晉滅亡後,北魏接納了來避難的東晉王子司馬楚之。北魏宗女河內公主嫁給了他,生司馬金龍。北涼的匈奴王沮渠牧犍的女兒嫁給了司馬金龍。[18]
參考資料
- ^ 1.0 1.1 李波、鄭穎,第365頁
- ^ 李波、鄭穎,第384頁
- ^ 3.0 3.1 李波、鄭穎,第419頁
- ^ 李波、鄭穎,第361頁
- ^ 李波、鄭穎,第364頁
- ^ 李波、鄭穎,第366頁
- ^ 李波、鄭穎,第371—379頁
- ^ 李波、鄭穎,第383—384頁
- ^ Jacques Gernet.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1 May 1996: 182–. ISBN 978-0-521-49781-7.
Yellow registers white chin.
- ^ http://history.berkeley.edu/sites/default/files/slides/Dissertation.pdf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p. 81.
- ^ John Lagerwey; Pengzhi Lü. Early Chinese Religion: The Period of Division (220-589 Ad). BRILL. 30 October 2009: 831– [2020-07-28]. ISBN 90-04-17585-3 請檢查
|isbn=
值 (幫助).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 ^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Classical World, 500 BC--AD 600. Barnes & Noble Books. 2000: 2.25 [2020-07-28]. ISBN 978-0-7607-197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9).
- ^ Haywood, John; Jotischky, Andrew; McGlynn, Sean.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Medieval World, AD 600-1492. Barnes & Noble. 1998: 3.21 [2020-07-28]. ISBN 978-0-7607-197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4).
- ^ Hugh R. Clark. Portrait of a Community: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Structures of Kinship in the Mulan River Valley (Fujian) from the Late Tang Through the S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7–38 [2020-07-28]. ISBN 978-962-996-22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2).
- ^ 李波、鄭穎,第390頁
- ^ 李波、鄭穎,第428頁
- ^ 李波、鄭穎,第428—432頁
- ^ China: Dawn of a Golden Age, 200-750 AD.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4: 18–. ISBN 978-1-58839-126-1.
sima.
來源
- 《晉書》
- 李波、鄭穎《中華五千年》(2001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ISBN 7-204-04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