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採集
昆蟲採集是以興趣、學術或商業等目的來採集昆蟲的行為。昆蟲採集在世界各地是一種不分老幼受到歡迎的嗜好。採集的目的通常是作為學術上的研究,不過也可以作為藝術上的裝飾。大多數昆蟲有着堅硬的外骨骼,這代表在適當的條件下,昆蟲標本可以保存相當長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昆蟲種類繁多,其中不乏色彩鮮豔或稀少的種類,因此也構成蒐集的條件。
歷史
人類採集與觀察昆蟲已經有很久的歷史,然而要等到17世紀啟蒙時代人們才開始以科學的方法系統性研究昆蟲。其中最早一部關於昆蟲的巨作是1634年出版的《Insectorum sive Minimorum Animalium Theatrum》(昆蟲劇院),由Thomas Muffet與Konrad Gessner等自然學者所編著。[1]
其他早期著名的昆蟲學家還包括約翰·法布里丘斯(Johan C. Fabricius)與他的老師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法布里丘斯被認為是18世紀最重要的昆蟲學家,命名了超過1萬個物種,並建立了現代的昆蟲分類系統。林奈出版了10本關於昆蟲的著作,今日他的昆蟲標本仍收藏在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巴黎國立自然史博物館與哥本哈根丹麥自然史博物館。
19世紀早期昆蟲學開始有很大的進展,這主要歸功於William Kirby。Kirby經常被描述為「昆蟲學之父」,他與William Spence在1815至1826年間出版了四卷的《昆蟲學入門》(Introduction to Entomology),並在1833年成立倫敦昆蟲學會。昆蟲採集在維多利亞時代成為一種受歡迎的消遣。工業革命的發展使得人們有更多閒暇時間與較高收入,人口大量移往城市使得人們開始在藝術、文學、詩歌上將大自然浪漫化。業餘的植物、昆蟲與賞鳥愛好者等博物學者開始研究自然環境,大量的昆蟲標本在19世紀成為博物館的收藏。Henry N. Humphreys在1843年出版了繪製精美的圖鑑《British Moth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s》,讓更多一般民眾對昆蟲的生活史有更深入的了解。[2]其他維多利亞時代著名的昆蟲學家還包括Thomas Say與尚-亨利·法布爾 (Jean-Henri Fabre)。
採集
採集前應先做好功課,瞭解昆蟲的棲息地點、活動時段、活動季節等,才不會撲空。
採集時應着長袖長褲,以防蚊蟲叮咬或草割。帶帽可以遮陽避暑。身上不要擦抹香水,以免招來蜂類等危險性昆蟲。背包中應準備緊急藥品,以備在深山中發生意外時使用。盡量不要一個人單獨採集,否則發生意外無人可求助。
工具
捕蟲網是採集昆蟲的基本工具。依照用途,捕蟲網可以分為三種:捕網是最常用的捕蟲網,主要用來捕捉飛蟲,網袋材質通常為尼龍紗,可避免傷害蝴蝶翅膀;掃網則主要用來捕捉草叢間的昆蟲,網柄較短,網袋材質也較捕網堅固;水網則是用來捕捉水棲昆蟲,網袋材質以金屬製居多。
徒手或用鑷子不太容易採集小型昆蟲,這時可以用吸蟲管來捕捉。吸蟲管是一種開口上插有一細塑膠管與一橡皮管的粗塑膠管。在細塑膠管上綁有紗布,可防止小蟲吸入口中。
採集到昆蟲後,如果想製成標本,則使用毒瓶或毒管來殺死昆蟲,以防止昆蟲在掙扎的過程中受傷。毒瓶或毒管結構類似,只是大小不同。瓶內使用氰化鉀、或棉花沾乙醚、四氯化碳、醋酸乙酯等毒劑而成。若直接使用酒精殺死昆蟲會使得綠色昆蟲失去色素。毒斃後的昆蟲應盡快分類,註明採集日期與地點。毒瓶中的毒劑對人體也有影響,應避免長期接觸。氣態的毒劑揮發快,一定時間需要更換,避免藥性散失。
在捕獲蝶蛾類時,為防鱗片脫落,可將採集來的昆蟲置入三角袋中。三角袋的材質為光滑透明的臘紙,可以製成各種大小、放置不同大小的蝶蛾類。捕獲蝶蛾類後,以手指捏壓其胸部,再將翅膀摺好置入袋中。
採集到昆蟲後,如想飼養,可以將昆蟲裝入捕蟲籠中帶回飼養。捕蟲籠材質不一、型式多樣。主要方便捕獲的昆蟲丟入籠中,以及防止籠中昆蟲逃逸。
方法
一般採集法利用捕蟲網採集空中、草叢或水棲的昆蟲,或利用吸蟲管捕捉小型昆蟲。
燈火誘集法是利用昆蟲趨光的習性,捕捉趨光性昆蟲。在沒有月亮的黑夜,選擇適當的地點懸掛白布與誘蟲燈。趨光性昆蟲見到燈光,便會自動飛來。
陷阱法是將裝有誘餌的玻璃瓶埋入土中,步行性昆蟲受到引誘自然掉入陷阱中。步行性昆蟲由於無法飛行,因此掉入瓶中後也無法爬出。
飼養
飼養昆蟲可以觀察昆蟲在各階段的型態、瞭解昆蟲的生活史。飼養前應先瞭解昆蟲的棲息環境、習性、食性等,否則帶回家也活不了多久。肉食性昆蟲只能單獨飼養,否則會自相殘殺。食物、排泄物應定期更換,否則會污染、發黴,影響昆蟲健康。外來種昆蟲不能隨便在野外放生。
標本製作
工具
蟲針是一種不鏽鋼金屬針,用來固定昆蟲。一般不使用其它普通鐵針,以防生鏽破壞標本。蟲針可分成00號~6號,號數越小越細、越大越粗。
展翅板是用來固定蝴蝶等飛蟲翅膀的工具。下層材質為木板、上層鋪有兩片軟木或保麗龍板,以供針插;板面光滑,避免傷害鱗粉。中間留有一溝,放置蟲體。展足板是鋪有軟木或保麗龍板的木板。可供調整甲蟲等昆蟲的肢體、觸角、姿勢等。
紙條用來固定昆蟲肢體、翅膀,為避免在標本翅膀上戳洞,半透明的蠟紙工作起來比較方便。留針則是用來固定紙條的針,用來整姿。
方法
乾燥標本法使用適當粗細的蟲針,垂直插入蟲體。以大頭針在展足板或展翅板上調整肢體、觸角、翅膀、姿勢等。綿球可以用來輔助固定,避免蟲體下垂。肉食性昆蟲需用刀片、鑷子將內臟取出,以脫脂綿填充,防止標本腐爛。標本量大時,需立即附上標籤避免日後混淆。固定好的蟲體置於乾燥不受光照處數週,標本需完全乾燥才不容易發黴,乾燥期間需注意蟑螂、螞蟻等其它昆蟲蛀食。
浸漬標本法適用於身體柔軟的昆蟲,例如昆蟲的幼蟲或蛹。先將蟲體浸於固定液中,時間依蟲體大小不定,再將蟲體置於保存液中。固定液與保存液各家方法不同,固定液可使用Carnoy's固定液(酒精:冰醋酸=3:1),保存液可使用純酒精。標本製成後,置於玻璃瓶內,瓶口密封。如瓶內保存液變色或蒸發,應立即更換瓶內保存液。
樹脂封埋標本是商業上常用的方法,將標本封埋於聚合樹脂中,製成鑰匙圈、紙鎮等飾品。
鑑定與保存
標本製作完成後,需附上標準格式的蟲籤。蟲籤上詳細記載採集日期(時間)、地點(海拔、經緯度)、學名、採集者等資料。沒有標籤的標本,沒有任何學術價值。另外需注意書寫標籤應使用不易褪色、不與其它化學藥品作用的墨水。
標本的鑑定可以翻查昆蟲圖鑑,或是請專家學者幫忙鑑定。昆蟲的體色經常有個體上的差異,圖鑑上沒有並不代表發現新種,現代的新種認定均需要經過嚴謹的分子生物學分析,並核對資料文獻及模式標本才能發表。
製好的標本應放入特製的標本盒中保存,標本盒的四周放置萘粉、樟腦粉、石炭酸等驅蟲、防黴劑。再將標本盒放入標本櫃中收藏,保存於乾燥通風處,防止蟲蛀、發黴等問題破壞標本。避免陽光直射,以防標本褪色、脆化。
-
蟲籤
-
甲蟲標本
-
標本櫃
參考
- ^ Kristensen, Niels P. (1999).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In Kristensen, Niels P.. Lepidoptera, moths and butterflies: Evolution, Systematics and Biogeography. Volume 4, Part 35 of Handbuch der Zoologie:Eine Naturgeschichte der Stämme des Tierreiches. Arthropoda: Insecta. Walter de Gruyter. p. 1. ISBN 9783110157048.
- ^ Gates, B.T. Introduction: why Victorian natural history?. Victori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007, 35 (02): pp 539–549.
- 春田俊郎. 昆虫―採集と標本づくり. 日本文芸社. 1983: 103 p. ISBN 978-4537001259.
- 徐堉峰 編譯。2002 年。研究昆蟲學的方法:採集、保存、蒐藏及鑑定。第16章,於昆蟲學概論。合記圖書出版社。476頁。
- 詹美鈴. 昆蟲標本蒐藏管理. 昆蟲分類及進行研討會專刊. 1999: p. 137–153.
- Hangay, G. and M. Dingley, 1985, Arthropods: Insects and Others, chap.8. in Biological Museum Methods,Volume 2 Plants, Invertebrates and Techniques. Academic Press Australia, p. 77-174.
- Triplehorn & Norman, 2004, Collecting, Preserving, and Studying Insect, Chap. 35, in Borror and Delong’s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sects. 7th Edition. Thomson Brooks/Cole. p. 74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