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無相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無相頌,是中國古典哲學用詞,最早出自古代漢語佛學。在佛學屬於名相類[1]。名相是佛教語:耳可聞者曰名,眼可見者曰相。

無相」的涵義是,佛法強調不執着於佛法的外在表相,因為佛家認為一切法本來無有外在表相。

概述

無相頌」一詞最早出自《六祖壇經》[2],在《六祖壇經》中有三個出處。

  • 1 頌言修道法

第一出宣偈,名言修道。惠能說:「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 2 頌言生活法

第二出宣偈,名言生活。惠能說:「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 3 頌言見性法

第三出宣偈,名言見性。惠能說:「吾有一無相頌,若能師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銷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名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參考信息

  1. ^ 淨慧著. 生活禅钥 增订版.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4.07: 96. ISBN 7-108-05012-9. 
  2. ^ 蕭楓編著. 糊涂大智慧 4.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4.12: 1237. ISBN 7-81091-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