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坦因納集群
陸軍施坦因納分遣隊(德語:Armeeabteilung Steiner)又稱施坦因納集群(德語: Gruppe Steiner)[1][2],是柏林戰役期間由阿道夫·希特拉在1945年4月21日創立,由親衛隊上級集團領袖費利克斯·施坦因納指揮的一個臨時軍事單位,該軍事單位兵力介於軍級單位和軍團級單位之間。
希特拉希望費利克斯·施坦因納能指揮該部隊對進攻柏林的蘇聯紅軍之北部鉗形攻勢發動有效反擊,但施坦因納發現希特拉給他的部隊中只有後備士兵、軍營警備人員、希特拉青年團的青少年、空軍應急地勤人員,以及海軍碼頭工人,兵力不足,所以拒絕發動反攻。只有三十輛1940年繳獲於法軍的索瑪S-35坦克可供施坦因納集群使用。正是這次反攻計劃的破產令希特拉首次接受了德國敗局已定的現實。
歷史
4月17日,即柏林戰役打響後的第二天,維斯瓦河集團軍總司令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將施坦因納的親衛隊第三軍中戰鬥力最強的親衛隊第11師、親衛隊第23師調走。海因里希把這兩個師交由第9軍團司令西奧多·布塞指揮。親衛隊第11師被調入赫爾穆特·魏德林的第56裝甲軍並防守塞洛高地,加強該地區守軍空軍第九空降獵兵師的防禦力。親衛隊第23師則被調遣至奧得河畔法蘭克福,並被編入親衛隊第五山地軍,他們在後來的哈爾伯戰役中被消滅[3]。
接着蘇軍元帥格奧爾基·朱可夫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在施勞弗高地戰役中突破施勞弗高地防線,而且正在包圍柏林。海因里希命親衛隊第三裝甲軍(只剩下3個營和幾輛坦克)組織起所有能搜集到的兵力,沿菲諾運河設立掩護線(screening line),保護第3裝甲軍團的南面側翼免遭朱可夫的部隊襲擊[4][5]。
至4月21日,阿道夫·希特拉開始將他交給施坦因納指揮的部隊稱為「施坦因納集群」。他命令施坦因納攻擊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突出部的北面側翼。突出部以南的第九軍團需同時對突出部北翼發起進攻,從而與施坦因納集群形成鉗形攻勢。為發動反攻,希特拉又給施坦因納配了三個師,都出自第九軍團第101軍:親衛隊第4師、第5步兵師以及第25裝甲擲彈兵師,這幾個師全都位於菲諾運河以北,而魏德林的第56裝甲軍則依舊處在柏林東邊[4][5]。
北邊的三個師將從埃伯斯瓦爾德向南朝第56裝甲軍方向進攻,從而將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突出部切成兩半。施坦因納給海因里希打去電話,告知他上述計劃不可行,因為第5步兵師和第25裝甲擲彈兵師都處在防禦狀態,只有在海軍第二師從海濱趕來換防後才能執行新命令。因此,施坦因納集群僅剩親衛隊第四警備師的三個營可用,但他們僅有Kar98k步槍、MP40衝鋒槍、魯格P08手槍以及柄式手榴彈等武器,缺乏機槍、火炮、反坦克榴彈發射器。海因里希給陸軍總司令部參謀總長漢斯·克雷布斯打去電話,告訴他因為兵力與武器不足,因此計劃無法實施,並要求直接與希特拉通話,但他被告知希特拉太忙,沒時間接電話[4][5]。
4月22日,希特拉在下午會議上得知施坦因納不會發動反攻,據他的秘書回憶,他「沉默了許久」,之後便堅持要求自己的女秘書與愛娃·布勞恩應立刻離開柏林,但她們拒絕了。接着希特拉表示,德國已經戰敗,但他怪罪於德國的將軍,並聲稱自己要在柏林堅持到最後一刻,之後就打算自殺[6][7]。4月22日過後,元首地堡里就沒什麼人再提起過施坦因納集群了[8]。
作戰序列
參考文獻
- ^ OKW War Diary, 27 April 1945
- ^ Tessin, Georg. Verbände und Truppen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und Waffen-SS im Zweiten Weltkrieg 1939-1945 1. Osnabrück: Biblio Verlag. 1977. ISBN 3764810971 (德語).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Beevor p. 141
- ^ 4.0 4.1 4.2 Beevor pp. 267–268
- ^ 5.0 5.1 5.2 Ziemke pp. 87–88
- ^ Beevor p. 275
- ^ Ziemke p. 89
- ^ Beevor p.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