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拉齊維烏家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齊維烏家族
Radziwiłł
民族淵源立陶宛波蘭
現分佈立陶宛波蘭美國
早期拼寫拉德維拉
發源地立陶宛克爾納韋
相關家族阿斯提卡斯家族

拉齊維烏家族波蘭語Radziwiłł白俄羅斯語Радзівіл, Radzivił;德語:Radziwill拉丁語Radvil立陶宛語Radvila)是一個出身於立陶宛的國際性家族。[1]其也是先在立陶宛大公國,隨後在波蘭立陶宛聯邦普魯士享有很大特權的上等貴族家族。該家族在立陶宛白俄羅斯波蘭德國(主要在普魯士)等國的,乃至整個歐洲歷史文化當中,名人如雲。[2]拉齊維烏家族從神聖羅馬帝國得到「親王」(德語:Reichsfürst波蘭語książę白俄羅斯語князь, kniaź立陶宛語kunigaikštis)頭銜。該家族自16世紀起到1939年為止建造的一系列建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3],而白俄羅斯、芬蘭立陶宛波蘭俄羅斯烏克蘭在2008年聯合提出將拉齊維烏家族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而該家族檔案在2009年被正式列入名錄中。[4]

名稱與起源

家族紋章,在1547年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賜予

拉齊維烏家族是已斷絕的立陶宛貴族家族阿斯蒂開家族的直系分支。[5]這個家族的姓氏起源於拉德維拉·阿斯蒂卡斯的名,拉德維拉的一個兒子米卡洛尤斯·拉德維拉把他的父名用作該家族的姓氏。

該家族起源於積極參與15世紀立陶宛大公國政治事務的小貴族公爵朝臣。除了家族發祥地——克爾納韋附近土地的財產外,拉齊維烏家族也繼承了特蘭比紋章

米卡洛尤斯的兒子中的三個——米克瓦伊、揚、和耶日繼續將該家族分為三個支系。[6]

拉齊維烏家族被分為以下三個分支:

  • 戈尼阿茲-梅特利艾支
  • 比爾扎伊-杜賓吉艾支
  • 內斯維治-克萊茨克-奧利卡支

戈尼阿茲-梅特利艾支在下一代時便斷絕了,因為米克瓦伊只有一個兒子——米克瓦伊三世,後者成為神職人員,後來成為了薩莫吉希亞主教,因此沒有子嗣來繼承這一支系。

比爾扎伊-杜賓吉艾支要比較成功一些,但在1695年盧德維卡·卡羅麗娜·拉齊維烏逝世後,這一支系也斷絕了。

內斯維治-克萊茨克-奧利卡支最為成功,並被進一步分化,確保各支系在血緣傳承和頭銜傳遞中的清晰性和特異性。自18世紀起,拉齊維烏家族成員都是這一支系的。「黝黑的」米克瓦伊的三個兒子,「孤獨的」米克瓦伊·克雷什托夫、阿爾布列希特和「虔誠的」米克瓦伊被稱為三個更小支系的祖先。[6]這三個支系在下面列出:

  • 內斯維治支
  • 老克萊茨克支
  • 奧利卡支

其中前兩支分別在1656年和1690年斷絕。內斯維治支的直系後代,多米尼克·謝洛尼姆之子,亞歷山大·多米尼克是在其父母結婚之前生下的,建立了所謂的加利西亞支,而這一支在1938年斷絕。小克萊茨克支源於米哈烏·謝洛尼姆,而這一支係由他的兒子路德維克·米克瓦伊繼承。他的另一個兒子安東尼·亨里克建立了所謂的奧爾迪南特支。除了奧爾迪南特支,源於小克萊茨克支的分支還包括希德沃維茨支系和波沃內奇卡支系,還有齊亞特瓦瓦支系、貝爾德希夫支系與日爾穆努夫支系。[6]小克萊茨克支系延續至今。

  • 內斯維治支
    • 加利西亞支
  • 小克萊茨克支
    • 奧爾迪南特支
    • 希德沃維茨-波沃內奇卡支
    • 齊亞特瓦瓦-貝爾德希夫-日爾穆努夫支
「黝黑的」米克拉斯·拉德維拉,也許是拉齊維烏家族最具影響力的家族成員。米克拉斯·拉德維拉聯合其他人反對立陶宛與波蘭之間的盧布林聯合

紋章與家族格言

家族的一名祖先克里斯蒂納斯·阿斯蒂卡斯在1413年的霍洛德沃聯合後,與其他貴族一同採用了被稱為「特蘭比」(Trąby)的紋章,並將這個紋章傳承下去。這個標誌隨後成為了拉齊維烏家族的紋章。

1518年,米卡洛尤斯·拉德維拉之子米克瓦伊得到了戈尼阿茲和梅特利艾親王(Reichsfürst)的世襲頭銜,並在在維也納召開的雅蓋隆-哈布斯堡會議後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的承認。[5][6]另外,他得到了擴大,且更為正式的紋章。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親王,拉齊維烏家族成員的紋章上飾有一隻黑鷹,這隻黑鷹胸上飾有一個盾,盾上有三枚「特蘭比紋章」。家族格言是「我們接受上帝的忠告」[7]波蘭語Bóg nam radzi白俄羅斯語Бог нам раіць羅馬化Boh nam rajić)。

1547年,米克瓦伊·「黝黑的」·拉齊維烏和他的兄弟揚[8]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賜予內斯維治奧利卡親王的世襲頭銜。[1][6]而他的堂親米克瓦伊·「紅色的」·拉齊維烏[8]也得到了比爾扎伊杜賓吉艾 [6]親王的頭銜。[1]這些賜予他們和他們子孫的頭銜在1549年得到了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二世·奧古斯特的承認。[7] 這個頭銜在「施拉赫塔」之間較為罕見。包括拉齊維烏家族在內的5個波蘭家族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授予的親王頭銜。[9]

國籍

拉齊維烏家族曾被大體上稱為波蘭立陶宛貴族家族,但是,他們的國籍曾是論戰的焦點。這場論戰主要因為在家族中的很多人在世時,基於種族的現代國籍觀念還未完全發展,且那時「白俄羅斯」、「立陶宛」和「波蘭」的地理意義要比現在寬泛得多。家族中的很多人是在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文化中受教育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是一個多元化國家,其疆域包括現在的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

宗教

拉齊維烏家族也因為宗教形成新的分支。隨着波蘭宗教革命,拉齊維烏家族的兩個支系昄依加爾文主義。其中一個支系內斯維治-克萊茨克-奧利卡支直到「黝黑的」米克瓦伊的子女在世紀末前昄依天主教之前,已有兩代為加爾文教徒。而比爾扎伊-杜賓吉艾支直到一個世紀後支系斷絕前,支系成員都保持着新教信仰。[10] 「黝黑的」米克瓦伊和「紅色的」米克瓦伊都是立陶宛大公國新教熱忱的贊助人與積極的參與者。米克瓦伊·「黝黑的」·拉齊維烏兩次支持將新教聖經譯為波蘭語,而其中一次完成,[11]被稱為《拉齊維烏聖經》(也被稱為《布列斯特聖經》,Biblia Brzeska),這本聖經在1564年於布列斯特鎮出版。他在1565年逝世,這被視為立陶宛新教事業的嚴重損失。但是,「紅色的」米克瓦伊通過建造,利用土地資助幾所教會與學校繼承他堂親的事業。[12]

政治

家族中的一些著名人物投身於內政及國外政治領域。他們活躍於立陶宛大公國的政治中,而其重要性體現在該家族與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立陶宛大公國、薩莫吉希亞羅斯等地的知名貴族,譬如扎斯瓦夫斯基家族、羅漢廷斯基家族、盧科姆斯基家族和奧爾尚斯基-多布羅維茨基家族等家族之間的關係。拉齊維烏家族在1385年簽署克雷沃聯合後作為國家的精英加入貴族的剩餘部分。

拉齊維烏家族的重要性可以在安娜與波蘭最大公國的擁有者——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三世·魯迪結婚這件事中體現出來。1550年,拉齊維烏家族的一名家族成員與齊格蒙特二世·奧古斯特結婚,並因此成為波蘭王后。後來拉齊維烏家族不僅與波蘭、白俄羅斯、立陶宛貴族家族,譬如桑古什科家族薩佩哈家族霍德凱維奇家族等建立家族關係,也與王室,譬如維希尼奧維茨基家族索別斯基家族萊什琴斯基家族等家族聯姻。

拉齊維烏家族的政治地位在16世紀得到提高。1515年,米克瓦伊作為一個由齊格蒙特一世領導的代表團的成員,參與普列斯堡維也納第一次維也納會議,在那裏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會見了波蘭、匈牙利波西米亞的國王。另外,「黝黑的」米克瓦伊在大親王出使國外時,是後者的代理人。從那時起,拉齊維烏家族也得到了在內斯維治維護法條和其他國家文件的權力。

直到17世紀前半期,拉齊維烏家族都是立陶宛大公國權貴家族中最具影響力,最富有的家族。這使得他們能夠擁有自己的軍隊,而其他家族只有很少才能如此。1528年,拉齊維烏家族擁有18240間房屋,因此能夠供養人數為760人的騎兵隊。1567年,拉齊維烏家族的房產已增至28170間房屋,而他們也擁有騎兵數達939人,步兵數達1586人的軍隊。在18世紀,舉例來說,謝洛尼姆·弗洛里安·拉齊維烏就有6000兵馬,整個立陶宛大公國的武裝部隊的兵數也不過如此。

拉齊維烏家族的家族成員在共和國和立陶宛大公國身居高位。8位大臣、7位指揮官、15位城主、19名元帥、19名省長都是出身於拉齊維烏家族。拉齊維烏家族是立陶宛大公國議會與法庭的成員。他們在軍事上職位也很高,並參與了利沃尼亞戰爭1654年至1667年的俄波戰爭北方戰爭,還參與了科希丘什科起義拿破崙戰爭米哈烏·蓋德翁·拉齊維烏十一月起義的總司令,而他的堂親斯坦尼斯瓦夫·拉齊維烏是總司令約瑟夫·畢蘇斯基的副官。

拉齊維烏家族在國際上也很重要,這可以在該家族與德國親王家族的聯姻可看出,這種親緣關係在奧利卡的阿爾布雷希特·拉齊維烏與庫爾蘭公主安娜結婚時被第一次建立。這樣的裙帶聯盟在17世紀與18世紀得到延續。在波蘭立陶宛聯邦於18世紀末被三次瓜分後,拉齊維烏家族所有的城鎮和莊園也遭到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瓜分。但是這三個國家都承認拉齊維烏家族的親王身份和其家族成員對家族財產的所有權。拉齊維烏家族的很多人依舊在內政與軍事上握有很大權力。他們與普魯士國王斐迪南、卡斯提爾公爵和阿爾德林和維特根斯坦親王有着親緣關係。拉齊維烏家族的重要性可以在斯坦尼斯瓦夫·阿爾布列希特是國聯臨時代理大使這件事上看出來。[13]

財富

圖中深藍色者為拉齊維烏家族財產

拉德維拉·阿斯蒂卡斯的兒子米卡洛尤斯·拉德維拉建立的一個家族日後成為了強大的權貴家族,這個家族被認為是立陶宛大公國和後來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最著名的權貴家族之一。

拉齊維烏家族保持其重要性和貴族身份達500年。在這幾個世紀裏,這個家族的代表成為立陶宛的獨立自主的保護者,阻止波蘭從政治上,俄羅斯從軍事上侵犯立陶宛的主權。從15至16世紀起,到1939年二戰開始,他們獲得並保持了大量的財富與巨大的影響力。拉齊維烏在波蘭黃金時代達到了其重要性與權力的巔峰。但是,因為大洪水時代亞努什·拉齊維烏的叛國行為,家族喪失了其大多數財富與權力。

拉齊維烏家族的財力可與王室家族相比。總體上,拉齊維烏家族擁有23座宮殿、426個大大小小的城鎮、2032座莊園和10053個村莊。在白俄羅斯,他們擁有的城鎮包括哈拉尼奧尼、達維德-哈拉多克克萊茨克捷爾任斯克科佩斯、達赫瓦、米爾內斯維治、查爾瑙齊基和什楚欽;在烏克蘭,該家族擁有奧利卡以及沃爾希連省(波蘭語:wojewodztwo)的大量城鎮;在波蘭,謝德沃維茨桑多梅日省的幾個村莊是該家族的財產;而在立陶宛,比爾扎伊杜賓吉艾肯代尼艾和其他城鎮都為該家族所有。

戈尼阿茲-梅特利艾支在15世紀至16世紀擁有戈尼阿茲、宰格拉德和波蘭的波德拉奇亞低地。1612年,斯武茨克公國被移交給拉齊維烏家族。布列斯特阿什米亞尼、克雷喬、利達、馬吉爾和其他行政區(starostwos)也被劃為拉齊維烏家族財產。拉齊維烏家族的成員自出生起便是這些領地的長官(starostas)。

1586年,「黝黑的」米克瓦伊的子嗣決定按照奧爾德納特法來將他們的財產繼承下去,這個方法讓他們的私人財產只能由他們的男性後代繼承。內斯維治、克萊茨克和奧利卡的奧爾德納特法繼承區因此建立。19世紀,達維德-哈拉多克和普列戈齊采奧爾德納特法繼承區也隨後建立。其他財產依然能夠由女性後代繼承或遺贈。根據所屬地區的重要程度和大小,這些土地被稱作封邑(內斯維治、奧利卡、比爾扎伊、杜賓吉艾、卡佩爾、斯武茨克斯塔爾伊-恰爾托雷斯克、斯塔雷-茲巴拉茲、戈尼阿茲和梅德萊)、伯國(米爾、比亞瓦-波德拉斯卡捷爾任斯克、科佩斯、扎布武杜夫、肯代尼艾、佐爾科夫、波莫扎尼、貝雷卡門、克拉日艾)、或地區(涅韋爾、克拉斯諾耶、謝別日、穆斯寧凱、謝列亞、霍洛多克、索伯萊夫、斯洛瓦蒂奇、魯柴、科爾基、維亞欽、拉法武夫卡、日米格羅德、別洛傑羅、亞姆波爾、舒姆斯克、斯沃爾任、德里斯維亞提、納利博基)。[13]

在奧利卡支和老克萊茨克支斷絕後,他們的財產被繼承給內斯維治支。隨着未留下子嗣的多米尼克·謝洛尼姆在1813年去世,內斯維治支也喪失了繼承奧爾德納特法繼承區的權力。多米尼克·謝洛尼姆之子亞歷山大·多米尼克是在他們父母婚前生下的,因此沒有頭銜和繼承其祖先的財產的權利。他和他的後代的親王頭銜得到了奧地利帝國的承認。因此,內斯維治和奧利卡奧爾德納特法繼承區落入小克萊茨克支的手中。這三個拉齊維烏支系的奧爾德納特法繼承區最後成為了一個支系的財產,也就是說,這些財產由米哈烏·謝洛尼姆之子——克萊茨克的路德維克與內斯維治和奧利卡的安東尼·亨利克繼承。安東尼·亨利克的後代從小克萊茨克支分開,成立了奧爾德南特支,除了內斯維治、克萊茨克和奧利卡這三個較老的奧爾德納特繼承區外,他們還繼承了普列戈其采和達維德-哈拉多克。[6]

拉齊維烏家族總共建造了23個城堡。其中防禦最好的是位於內斯維治、奧利卡、比爾扎伊、比亞瓦、斯武茨克、佐爾科夫、波莫扎尼和佐洛奇夫的城堡。在瑟姆召開地(華沙赫羅德納)、特別法庭的舉辦地(維爾紐斯盧布林那瓦赫魯達克)、擁有拉齊維烏家族莊園的省份的省會(明斯克利沃夫),以及拉齊維烏家族在經濟上活躍的城市(格但斯克弗羅茨瓦夫),都有拉齊維烏家族建造的宮殿。在19世紀到二十世紀間,拉齊維烏家族在歐洲各國首都,譬如維也納德累斯頓柏林巴黎都擁有財產。建築在拉齊維烏家族土地中心的公館反映了該城鎮在該家族歷史上的重要程度。白俄羅斯的內斯維治就有這樣的一個公館,這個城鎮在18世紀發展為最重要的一個家族城鎮。[13]

家宅

拉齊維烏家族世世代代住在那些著名的歷史性建築中。拉齊維烏家族擁有總共23座宮殿。其中最著名的是:

  • 比爾扎伊城堡 ——這座地堡型的城堡是在1586年由「雷電」克雷什托夫·米克瓦伊下令修建的,在1589年完工。這座城堡在17世紀後期比爾扎伊-杜賓吉艾支系從杜賓吉艾遷到比爾扎伊後,成為了該支系的主要據點。1625年波瑞戰爭期間,這座城堡被摧毀並被佔領。家族在1626年重奪城堡,並在1662年至1669年年間重建,將這座城堡按照文藝復興風格重建。在1704年與瑞典的下一次戰爭中,這座城堡與它的防禦一齊被摧毀並被荒廢。19世紀初,這座城堡被賣給蒂什凱維奇家族[14]
  • 杜賓吉艾城堡——這座磚石城堡在1508年由耶日修建,後來被家族改為文藝復興風格的。這座城堡在17世紀後期前,是比爾扎伊-杜賓吉艾支系的主要據點。在耶日去世後,他的兒子「紅色的」米克瓦伊繼承這座城堡,讓這座城堡附近的城鎮成為了立陶宛宗教改革的忠心。波瑞戰爭中,這座城堡遭到忠於波蘭國王的軍隊的掠奪,被從博古斯瓦夫手中沒收。這座城堡在17世紀後期重回家族手中。在1620年前,亞努什一世在這座城堡附近另修了一座陵墓。最近發現,這座陵墓埋葬了幾位家族成員,其中包括「黝黑的」米克瓦伊、他的妻子埃爾日別塔·希德沃維茨卡、「紅色的」米克瓦伊、和這座陵墓的建造者——亞努什一世。[15] 它在1808年也被賣給了米哈烏·蒂什凱維奇
  • 盧布查城堡——這是亞努什二世手中的加強城堡,這座城堡得到了3座石塔的增強。 1655年,俄波戰爭時,這座城堡遭到由伊凡·佐洛塔倫科指揮的哥薩克的圍攻與摧毀。它隨後被送給另一群人。
  • 米爾城堡群——這座在1568年為「孤獨的」米克瓦伊·克雷什托夫所有的哥德式城堡在完工時是文藝復興風格的。城堡群在1655年和1706年兩次遭到瑞典人的摧毀。重建後,「我親愛的先生」卡羅爾·拉齊維烏得到了這個城堡群。這個城堡群在拿破崙時期遭到嚴重的破壞,並荒廢了一個世紀,直到其在19世紀末得到修復。在1813年多米尼克·謝洛尼姆去世後,這個城堡群被他的女兒絲特法妮婭繼承。絲特法妮婭與路德維希·祖·賽因-維特根斯坦-貝勒伯格結婚,因此這個城堡群由他們的後代繼承。
  • 內斯維治城堡——這座城堡在1533年時開始屬於拉齊維烏家族,當時基什卡家族斷絕,這座城堡也就授予「黝黑的」米克瓦伊和他的兄弟揚了。立陶宛文獻在1551年被搬到這座城堡。1582年,「孤獨的」米克瓦伊·克雷什托夫開始按照一座已存在的中世紀城堡的結構,修建一座城堡,而那座原型城堡被改為文藝復興-巴洛克式樣建築了。這座城堡在1604年完工,半個世紀後,這座城堡又加裝了一座長廊。在1706年的大北方戰爭中,這座城堡遭到洗劫,防禦遭到摧毀。幾個世紀後,拉齊維烏家族徹底翻修並擴大了這座城堡。1770年,俄軍圍攻了這座城堡,而家族遭到驅逐。不久,立陶宛文獻被運到聖彼得堡,從宮殿中得到的文藝品中的大多數被分給多個俄羅斯貴族。這座城堡因無人照料,年久失修。拉齊維烏家族重新獲得,並修復這座城堡。1881年至1886年間,安東尼·亨里克和他的妻子瑪麗·德·卡斯特拉裝修了城堡內部,並設計了一個英式田園花園。1939年,拉齊維烏家族再次被入侵的紅軍驅逐出城堡。在城堡中有一座科爾普斯-克里斯蒂教堂,裏面有72位家族成員的棺材,這些棺材為單層樺木製棺材,上面繪有特蘭比紋章。
  • 奧利卡城堡——內斯維治-克萊茨克-奧利卡支系的一個主要據點,這座城堡由「黝黑的」米克瓦伊建造,繼承給了他的兒子「虔誠的」斯坦尼斯瓦夫。這座城堡在18世紀得到擴大。因為多米尼克·謝洛尼姆參與拿破崙的軍隊,俄羅斯政府從家族中奪走了這座城堡。19世紀末,拉齊維烏家族重奪這座城堡。
  • 帕茨-拉齊維烏宮——這座宮殿是多米尼克·米克瓦伊在17世紀末時修建的。拉齊維烏家族在19世紀初前,一直擁有這座宮殿,除了在1744年到1759年年間和1762年到1775年年間。在1757年左右,這座宮殿中建了辦公室。在1794年華沙起義時,這座宮殿被部分破壞。在1807年至1809年普魯士佔領時期,這座宮殿沒被佔領的部分成了劇場,後來成了掩體和傳染病院。這座宮殿在1825年被盧德維克·米哈烏·帕茨購買。這座宮殿位於苗多瓦街15號,現在屬於波蘭共和國衛生部
  • 柏林拉齊維烏宮——位於威廉街77號的城市宮殿。1869年,普魯士政府從安東尼·亨里克那裏購買了這座宮殿,被用作帝國總理府。
  • 維爾紐斯拉齊維烏宮——這座宮殿很像「黝黑的」米克瓦伊在同一位置建立的木質維爾紐斯公館,但是現在的宮殿是在1635年由亞努什下令修建的,在1653年完工。在17世紀末的各個戰爭中,宮殿未被佔領。1807年,多米尼克·謝洛尼姆將這座宮殿捐獻給慈善家協會。現在立陶宛藝術博物館的一個部門位於這裏——維爾尼奧斯街22號。在一座大廳中,人們可以看到拉齊維烏家族的165幅人物像。這些畫由米哈烏·卡齊米日·「雷本科」委託給藝術家H.雷博維斯茨繪製。[16]
  • 華沙拉齊維烏宮——這座宮殿在1574年被米哈烏·卡齊米日·拉齊維烏盧博米爾斯基家族手中購買,內斯維治-克萊茨克-奧利卡支系擁有這座宮殿達144年,直到多米涅克·謝洛尼姆在1813年去世且無子嗣。1818年,波蘭議會王國政府購買了這座宮殿。這裏現在是波蘭共和國總統官邸。

拉齊維烏家族成員

立陶宛杜賓吉艾的拉德維拉家族葬禮儀式
比爾扎伊城堡17世紀的標牌,上面有拉齊維烏家族家紋和盧德維卡·卡羅麗娜·拉齊維烏姓名的首字母
內斯維治科爾普斯-克里斯蒂教堂(1587年-1593年) ,拉齊維烏家族的家族墓地

拉齊維烏家族的重要成員包括:

自1515年起,上述兩位米克瓦伊和其所屬的拉齊維烏家族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的親王頭銜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Jerzy Jan Lerski, Piotr Wróbel, Richard J. Kozicki.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Poland, 966-1945. Greenwood Publishing. 1996年: 第415頁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4). 
  2. ^ Short history of the 拉齊維烏家族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12-31.
  3. ^ Architectural, Residential and Cultural Complex of the Radziwill Family at Nesvizh.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09-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4. ^ Radziwills’ Archives and Niasvizh (Nieśwież) Library Collection.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09-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2). 
  5. ^ 5.0 5.1 Stone, Daniel. The Polish-Lithuanian state, 1386-179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52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Mackiewicz, Stanisław. Dom Radziwiłłów.. Warszawa: Czytelnik. 1990 [2010-01-08]. ISBN 8307019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 
  7. ^ 7.0 7.1 Na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Museum-Reserve "Nyasvizh". The history of the Radzivills』 famil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7-06.. Retrieved on 2007-10-15
  8. ^ 8.0 8.1 Rimša, Edmundas. The Heraldry of Lithuania, Volume 1.. Vilnius: Baltos Lankos. 1998: 35 [2010-01-08]. ISBN 99868613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9. ^ Polish Gene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The Titled Families of the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0-17.. Retrieved on 2007-10-15
  10. ^ Krasinski, Valerian. Sketch of the Religious History of the Slavonic Nations. Johnstone and Hunter. 1851: 153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11. ^ The American Quarterly Register, Volume 4. American Education Society. 1832: 111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12. ^ Cyclopaedia of Biblical, Theological, and Ecclesiastical Literature, Volume 8. Harper & Brothers. 1889年: 339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13. ^ 13.0 13.1 13.2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World Heritage Scanned Nomination. Excerpt from the Decisions of the 29th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on 2007-10-18
  14. ^ History of Birzai. Birzai District Municipality. [2009-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15. ^ Archaeological Site in Dubingiai. The Castle Research Center „Lietuvos pilys「. [200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16. ^ Radvilos Palace. Lithuanian Art Museum. [2009-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1月15日). 

延伸閱讀

  • DiFalco Radziwill, Carole. What Remains: A Memoir of Fate, Friendship, and Love. New York: Scribner, 2005. ISBN 0-7394-5873-6
  • Jędruch, Jacek. Constitutions, Elections and Legislatures of Poland 1493–1993: A Guide to Their History.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1998. ISBN 0-7818-0637-2.
  • Jankauskas, R. Identification of Radvilos (Radziwill) family (16–17th C.C.) burial in former Dubingiai castle, Lithuania.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Volume 169, Issue null, Pages S48-S48.
  • Kozłowski, Eligiusz and Maria M. Radziwiłł Potocka. Z Moich Wspomnień: Pamiętnik. London: Veritas Foundation Publication Centre, 1983.
  • Kubilius, Jonas. A Short History of Vilnius University. Vilnius: Mokslas, 1979.
  • Lubamersky, Lynn. Women in family politics: the Radziwiłł family of Zdzięcioł in the history of the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1733-1763.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1998.
  • Lubamersky, Lynn. National Self-Perception Among the Lithuanian Nobility: Evidence from the Radziwiłł family. Journal of Baltic Studies, 2001.
  • Moniatowicz, Janusz, Włodzimierz Piwkowski, and Teresa Żółtowska-Huszcza. Arkadia: the Romantic Garden of Helena Radziwiłł. Boston: Voyager, 1995. ISBN 83-85496-32-7
  • Moniatowicz, Janusz and Włodzimierz Piwkowski. The Radziwiłł Palace in Nieborów: the Arcadia Gardens. Jelenia Góra: Moniatowicz Foto Studio, 2004. ISBN 83-87732-04-4
  • Musteikis, Antanas. The Reformation in Lithuania: Religious Fluctuations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Vol 246. Boulder, Colorado: East European Monographs, 1988. ISBN 0-88033-143-7
  • Nowakowski, Tadeusz. The Radziwills: the Social History of a Great European Family.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S. Lawrence, 1974. ISBN 0-440-07340-5
  • Radziwill, Michael. One of the Radziwills. London: John Murray Publishers Ltd, 1971. ISBN 0-7195-2192-0
  • Wylie, James A. The History of Protestantism. 4 vols. Rapidan, Virginia: Hartland Publications, 2002. ISBN 0-923309-80-2
  • Savicka, Aida. Lithuanian Identity and Values. San Antonio, Texas: CRVP, 2006. ISBN 1-56518-236-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