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拉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鏈是把兩片織物暫時結合在一起的一種部件,常見於衣物、旅行箱、手袋、帳篷和睡袋等。

用途

拉鏈在製衣工業和服裝中十分常見,它的用途包括了:

  • 增加開口,便於物體通過;例如口袋、男式褲子前襠等的開口。
  • 結合一片織物完全分開的兩面,例如外套開口。
  • 把兩片分開的織物結合起來。
  • 裝飾。

原理

拉鏈的原理

拉鏈的基礎為兩條平行的窄布料,它們通過縫製或粘結把拉鏈固定在織物的邊緣。

每條布料上有幾十到幾百個齒。這些齒一般為金屬塑料製造;每個齒一面凸出,一面凹進,能在外力作用下互相絞合。中間有一個可以上下滑動的滑楔,兩道齒卡在滑楔內部Y字型的溝槽裏。滑楔向Y字上方滑動的時候把兩道齒絞合在一起,反方向滑動則把它們分開。

在Y方向的下末端通常有一個固定裝置:使用的時候把一條下部的端頭通過滑楔,插入固定裝置的孔中,來為滑楔定位。這類適用於外套開口等兩邊需要完全分開的情況。在旅行箱等的環狀拉鏈上則用不着這個結構,而是用兩個背對背的滑楔,以便兩邊開合。

歷史

塑料尼龍拉鏈

拉鏈的兩個雛形分別來自美國人Elias HoweElias Howe,1851年美國專利)和Whitcomb JudsonWhitcomb Judson,1891年和1893年專利),稱為「自鎖扣」。兩種都採用鈎環來絞合;前者未被商業製造,後者被用來繫靴子

現代的拉鏈是瑞典裔美國電機工程師吉迪昂·森貝克於1914年發明,他是Judson所開公司的一個僱員。他用凸凹絞合代替了鈎環結構,於1917年申請了獨立專利,稱為「可分式扣」(Separable Fastener)。拉鏈於1920、1930年代開始在兒童和男性服裝上流行。這時候拉練的兩條在下端還是固定在一起的,以後才分開以便用在外套上。

種類

  • 線圈狀 拉鏈:兩排齒其實是兩條特殊形狀的螺旋或梯狀,超出基底布條部分為齒。多見於南亞地區。
  • 隱藏式 拉鏈:齒藏在與織物同顏色的布條後面,以便不引起注意。
  • 金屬拉鏈:使用分立,距離均勻的齒,常見於牛仔褲。也有用塑料鑄造的。
  • 開口拉鏈:末端有可分合的固定裝置(見上)。
  • 閉口 拉鏈:拉鏈的兩條在兩端都固定在一起。

專利

1917年吉迪昂·森貝克的專利: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Henry Petroski: 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 (1992); ISBN 0-679-74039-2
  • Robert Friedel: Zipper: An Exploration in Novelty (W. W. Norton and Company: New York, 1996); ISBN 0-393-31365-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