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現象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7年11月14日) |
拉尼娜現象(西班牙語:La Niña),又稱反聖嬰現象,是一種和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現象,即「東太平洋降溫階段」;因此用西班牙語中與厄爾尼諾(El Niño)相對應的陰性名詞拉尼娜(La Niña)來代表。
厄爾尼諾是「男孩」的意思(定冠詞專指的男孩,意思是幼年的耶穌,即「聖嬰」),而拉尼娜是「聖女」(女孩)的意思。
成因
與厄爾尼諾現象的太平洋中東部海水溫度變暖相反,拉尼娜現象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東南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令西部海平面較東部增高將近60厘米,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濕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較冷的海水上翻,導致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克環流,當沃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厄爾尼諾現象;但當沃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產生拉尼娜現象。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着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
自1949年有記錄以來,1949年-1951年[來源請求]、1954年-1956年[來源請求]、1964年-1965年、1970年-1971年、1973年中-1976年、1984年底-1985年、1988年-1989年、1995年中-1996年初、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底-2008年、2010年底-2012年、2017年底-2018年初、2020年底-2023年初都發生了拉尼娜現象,令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的海水溫度比正常低於1至2℃。當中1964年-1965年及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底-2008年為強拉尼娜,1988年-1989年、1995年-1996年、2010年底-2012年及2020年底-2022年為中等拉尼娜,2017年底-2018年初為弱拉尼娜。有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暖化,拉尼娜現象有減弱的趨勢。
發生
從1900年到2023年之間的拉尼娜現象
影響
拉尼娜現象會造成全球氣候的異常。 影響包含:使美國西南部和中南美西岸變得異常乾燥,並使澳洲、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雨量,以及西太平洋地區的臺灣、日本和朝鮮半島異常溫暖。在西北太平洋區,熱帶氣旋影響的區域會比正常偏南和偏西。此外,副熱帶高壓會較正常偏強,令熱帶氣旋以西至西北偏西移動,菲律賓及南海會有較多熱帶氣旋出現。
有趣的是,拉尼娜現象一旦出現,在北大西洋的颶風也會異常活躍。例如: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就出現罕見四個最高強度的五級颶風,依序分別是:颶風艾米莉、颶風卡特里娜、颶風麗塔、颶風威爾瑪,還有較早時期1998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颶風米奇並且造成北美洲和中美洲人員慘重傷亡和房屋財產損失。其中,颶風葳瑪更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最強的北大西洋颶風。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又出現兩個一樣最高強度的五級颶風分別是:颶風迪安和颶風費利克斯,2017年大西洋颶風季也是不遑多讓出現兩個最高強度的五級颶風颶風艾瑪和颶風瑪麗亞。另外,拉尼娜現象有時也會反促成西北太平洋颱風數目偏少,但威力超強特殊情形發生。例如:1998年太平洋颱風季的颱風謝柏、201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颱風鮎魚以及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颱風天鵝,但少數如同1992年太平洋颱風季的姬伊和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的颱風海燕是颱風生成數量較多但非厄爾尼諾現象時期的特例;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情形較為罕見反而生成五個最高等級五級颱風依序分別是:颱風尼伯特、颱風莫蘭蒂、颱風暹芭、颱風海馬和颱風洛坦。
預測方法
測量太平洋大溪地島和澳洲達爾文之間每月氣壓差別的漲落情況,稱作「南方濤動指數」或「南方振盪指數」(SOI),紅色線代表月漲落情況,藍色代表年度平均漲落情況。如果是負值高峰表示太平洋信風強度減弱,太平洋中部和東部變暖,澳洲北部降雨減少,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正值高峰則表示信風增強,澳洲北部海域溫度增高,降雨較多,發生拉尼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