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華門遺址
東華門遺址 | |
---|---|
四川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成都市青羊區 |
座標 | 30°39′52″N 104°03′56″E / 30.66444°N 104.06556°E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漢至明 |
編號 | 1 |
認定時間 | 2019年1月10日 |
成都東華門遺址,是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市中心青羊區東華門街,成都體育中心南側的一處成都市歷史上的綜合性城市遺址群。包括漢魏六朝文物、隋唐摩訶池遺址、唐代庭院遺址、宋代拼花散水小徑、明代蜀王府內河道等歷史遺蹟的綜合性城市建築遺址。[1]
東華門遺址所在的天府廣場這一片區域自秦代築大城以來就是成都城市的中心。成都大城修由張儀在前311年所建。據成都博物院副院長江章華說成都的戰國時期的遺蹟大體上位於老城區東北方向,而唐宋及以後的遺蹟則分別在城區內,如2007年10月在江南館街北側發掘出的唐宋街坊遺址,同樣也發掘出了唐宋成都市的一些主次街道、房屋和排水渠[2]。歷史上,這一中心區域也曾是多次成都遭受外來入侵或變革的首當其衝之地,如明末大西政權建立時蜀王府曾被夷為平地。
成都東華門街源自清代,清朝時在原蜀王府址效仿京城建造了貢院,其中一門名叫東華門,這便是東華門街的來歷。2003年成都街道擴建把東華北街和東華南街以及靠近的一些街道合併,形成如今的東華門街,是今成都市體育中心的外圍街道。
遺址在2013年10月進行考古發掘,初期稱作後子門成都體育中心遺址,10個月後被命名為東華門遺址。在遺址保護論證會上提出了建遺址公園或遺址博物館。在2015年成都市規劃局完成了對遺址公園的概念規劃,將其命名為「蜀都遺址公園」,面積約0.5平方公里。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蔣成表示待遺址西面發掘完成後,會出台完整的遺蹟保護方案[3]。2019年,東華門遺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
遺址內容
隋代摩訶池
摩訶池始建於隋代,為古成都城的著名風景名勝。根據《成都城坊古蹟考》摩訶池為隋蜀王所建子城南、明蜀王府所在地,位於今天的成都人民南路之四川科技館及其四周一帶[1]。2014年8月1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將摩訶池的範圍初步界定:「南在今天府廣場西側,成都博物館新址、西御街一線;北達今羊市街、西玉龍街一線。西界約在今東城根街一線,而東南界的範圍不超過在建的四川大劇院工地。[5]」
展得綠波寬似海,水心樓殿勝蓬萊。
公元586年,隋蜀王楊秀在修築成都子城時取土時形成。唐《成都記》載曾有一僧人路過見此人工湖,認為其中有青龍,便用梵語稱此為「摩訶宮毗羅」,此人工湖因此而得名「摩訶池」[6]。摩訶池形成初期湖面積為500畝,成為當時蜀王的游宴取樂的場所。唐代時引入郫江(府河前身)、解玉溪(錦江區內,已斷流)二水注入,水量變得充沛;在五代十國時期前蜀永平五年(公元915年),王建立國於成都,摩訶池成為皇家的園林,並易名為龍躍池[5],後蜀時也幾經擴建,摩訶池面積達到1000畝左右,北界達到今正府街。在此之前孟昶環城廣重芙蓉,成都別稱蓉城也是在這一時期得名[7]:61。摩訶也經經歷過多次回填,五代到兩宋湖泊面積不斷減小,在宋元戰爭期間成都的水利設施遭到了嚴重破壞。明代初期的1385年蜀王朱椿曾填平半個摩訶池來修建宮殿[7]:62,明代晚期以後逐漸消失[8],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明蜀王府廢墟上又興建起貢院,至此湖泊僅剩西北一隅。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湖泊徹底消失,成為演武場[5]。
2013年10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成都體育中心整體提升改造項目」工地展開正式的發掘工作,三個月的發掘期間摩訶池東南角顯露出來[9],並發現了摩訶池東南角發現唐代的湖邊小徑,由鵝卵石簡單鋪成,寬約1米;位於同一處的還有宋代小徑,由鵝卵石拼成花朵造型,相比唐代小徑更為華麗,以及發掘出明代蜀王府通往湖邊的兩米寬的青磚路踏道[9]。
唐代庭院
唐代庭院遺址發掘位置位於東華門街18號,為唐代的庭院以及許多個朝代的瓷器等物品,發掘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
遺址範圍內發掘出唐代建築基址、排水溝等附屬物多處,並且出土有唐代到五代時期的陶器、瓷器[1]。發掘出的唐代院落主體呈近似的正方形,南北長18米,東西寬17米,總佔地面積300餘平方米,估計為官府或衙署建築;建築為磚砌,拼疊而成花草、菱形紋等圖案。遺址中清理出兩口唐宋時期水井。從用磚考究推測其地位較高,如官府或衙署建築等。該處建築經歷過多次增補擴建,至北宋初年前後廢棄。[10]
明蜀王府與河道
明蜀王府,即明代成都的「皇城」,位於現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一帶。公元1371年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為「蜀王」,之後在前後蜀王宮的廢墟上修建了蜀王府,建築坐北朝南。今四川科技館前毛澤東塑像塑像所立處為明蜀王城南端的承運門,東、北、西由御河環繞,磚城周圍五里,高三丈九尺。城下蓄水為濠。外設蕭牆,周圍九里,高一丈五尺。
2014年5月,成都東華門遺址處發掘出紅砂石砌成的壕溝,後確認為人工河道。河道東西向長70米,南北向長45米,大約3米寬,兩側由紅砂石整砌護堤,高1米。河道護堤旁築有工整的平台,推測為觀景平台之用[11];同時還有通往摩訶池旁邊的踏道,為約兩米寬的青磚路。[9] 發掘中還清理出大量明蜀王府的陶瓷器件,主要為瓦當、生活器皿等。這些瓷器中包括五爪龍紋、白釉黑彩的瓷碗,以及帶有鳳紋和纏枝蓮花紋的由官窯景德鎮的青花瓷碗碟瓷器,甚至還包括一件由中東地區進口的蘇麻離青製成的青花瓷。[11][12]。
發掘過程
2013年,成都體育中心進行整體提升改造項目,原有體育中心東南側的地面籃球體育公園和地下停車場進行整體改造[1]。2013年10月,經過國家文物局的批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該改造項目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考古工作隊在此處考古發掘過程中,先後發現了唐代建築基址,疑似為官衙和庭院遺址;2014年5月前後發現了隋代摩訶池遺蹟並首次確認了摩訶池東南部的走向、範圍和堆積情況;2014年7月前後發掘出明蜀王府內河道[12]。
保護利用
2023年7月20日,成都東華門遺址公園外場遺址區正式對外開放。外場遺址區設置「壯麗威儀」「水殿風來」「天府之中」三大展覽單元,採用原狀展示、模擬展示兩種方式進行展示。[13][14][15]
價值
成都東華門遺址的發現,特別是隋唐摩訶池遺蹟、宋代的小路、明蜀王府內河水道的發現,為研究缺失文獻記載的古代成都的城市歷史格局、區域規劃、建築變遷、文化歷史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明代蜀王府是中國王府建築的代表之一,該遺址的發現也對明代王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樣本。[1]
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曾表示:「對於古代的成都,宋代是我們了解最少、最薄弱的時期之一。」同時在成都市內數次發掘出的古代城市遺址也表明古代成都中心與今市中心位置重合,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先生東華門遺址的發掘「是為成都做了一個剖面,讓成都2300年來的城市發展史都能直觀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徐劍簫. 东华门遗址或将原址保护. 成都商報網. 成都商報. 2014-08-19 [2016-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謝濤、何錕宇. 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 華夏經緯網. 2009-04-20 [2016-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4).
- ^ 吳曉鈴. 成都东华门遗址将建遗址公园 2015继续向西“挖”. 新華網. 四川日報. 2015-03-05 [2016-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3).
-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川府函〔2019〕8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9-01-10 [2022-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1).
- ^ 5.0 5.1 5.2 王浩野. 成体中心的考古发现有名字啦 东华门遗址 古成都中心地标. 華西都市報. 2014-08-19 [2016-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8).
- ^ 成都挖出隋代人工湖摩诃池遗址 杜甫曾泛舟. 中國新聞網. 北京日報. 2014-0526 [2016-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5).
- ^ 7.0 7.1 陳渭忠. <摩诃池的兴与废>. 《四川水利》. 2006年, 27 (5).
- ^ 徐劍簫. 成体考古新发现:隋代500亩水池. 成都商報網. 成都商報. 2014-05-25 [2016-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9.0 9.1 9.2 隋唐摩诃池遗址能否不建成停车场. 四川日報網. 四川日報. 2014-06-12 [2016-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0).
- ^ 王浩野. 后子门发现唐代院落或为较高级官府衙署. 華西都市報網. 華西都市報. 2014-05-23 [2016-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0).
- ^ 11.0 11.1 成体中心挖出蜀王府冰山一角. [2014-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1).
- ^ 12.0 12.1 成都挖出明蜀王府城壕 或改体育中心改造方案. [2014-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3).
- ^ 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开园. 新華網. 2023-07-20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
- ^ C视频丨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7月20日开放. 四川在線. 2023-07-20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
- ^ 东华门遗址公园开园迎客. 成都日報. 2023-07-21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