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快速縱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快速縱隊,是1946年至1948年國軍以一個步兵師(旅)為骨幹,配備戰車、炮兵、汽車分隊,形成摩托化合成戰術兵團[1]

特性

蔣中正於1948年3月的演講中,表示成立快速縱隊的目的,是要用國軍的速度來壓倒共軍的速度。以火力壓倒火力,以速度壓倒速度。因為戰車缺乏零件,要長距離或多次的使用戰車,不切實際。快速縱隊並不是裝甲部隊,而是摩托化的追擊部隊,配屬戰車和裝甲車是為了掩護汽車輸送步兵,擊退解放軍阻擊。達到目的地以後,戰車裝甲車與步砲兵聯合作戰是次要的任務。[2]

歷史

第一快速縱隊(1)

1946年9月,以第28軍第80師為基幹,配屬戰車第一團第一營(坦克45輛)、4個榴炮營(48門105mm榴彈炮)、1個汽車團,縱隊司令官石祖黃(裝甲兵教導總隊總隊長,土木系)。配屬馬勵武第26軍。1946年11月初,石祖黃離職,車蕃如繼任司令官。12月底,車蕃如離職,由副司令官鄒震岳代理。魯南戰役中,於1947年1月4日在嶧縣以東被華野殲滅。

第一快速縱隊(2)

1947年11月,以第五軍第96師為基幹重建。師長鄧軍林兼任司令官。1947年底編入第70軍。淮海戰役覆滅。

第二快速縱隊(1)

1946年9月以胡宗南系第27軍第49師為基幹組建。裝備日式坦克與美式火炮。師長李守正兼任司令官。隸屬於王仲廉的整編第26軍。1947年4月在豫北攻勢中馳援湯陰縣,被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殲滅。斃傷第116團團長郭小英以下1,500餘人,司令李守正、副司令蔣鐵雄以下3,400人被俘。[3]

第二快速縱隊(2)

1947年11月,以孫震第47軍第125師為基幹重建。師長陳仕俊兼任司令官。1948年11月6日在夏邑被殲滅。

第三快速縱隊(1)

1946年9月,北平行轅以青年軍207師傅宗良第1旅為基幹組成第三快速縱隊。1947年5月調東北改稱第二快速縱隊,207師師長羅友倫兼任司令官。1948年11月2日在瀋陽瓦解

第三快速縱隊(2)

1947年5月,以傘兵總隊組成第三快速縱隊。配屬山炮兵營、戰車連(趙志華部)、裝甲兵連(蔣緯國部)、以及戰防炮連、迫炮連、汽車營、工兵連,以增強作戰能力。司令官馬師恭(傘兵司令)。陸總徐州指揮所直轄。1948年7月豫東戰役帝邱店戰鬥,投入7,000兵力,上校團長郭志持陣亡,上校副參謀長羅國英失蹤,損失2,000餘人。故取消番號。[4]

第四快速縱隊

1948年3月,以胡璉第18軍第118師為基幹組成第四快速縱隊,司令官為該師師長尹鍾岳。1948年12月在雙堆集戰役覆滅,尹鍾岳被俘。

參考文獻

  1. ^ “蒋纬国眼里的“国共战争”:快速纵队根本无用”. 文匯讀書周報. 2008年1月2日 [2023年9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9月27日). 
  2. ^ 快速縱隊之特性及其使用之方法. 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 卷二十二 演講. [2022-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透過中正文教基金會. 
  3. ^ 陈广相:“痛歼第二快速纵队——豫北攻势中的大、小胡营战斗”,《党史纵览》,2015年第10期。来源:人民网.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4. ^ 张干樵:“国民党伞兵创建录”,《广州文史》第四十五辑.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