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號戰艦
德國號於威廉皇帝運河(1912年)
| |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德國號 |
艦名出處 | 德國 |
建造方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鋪設龍骨 | 1903年6月20日 |
下水日期 | 1904年11月19日 |
入役日期 | 1906年8月3日 |
除籍日 | 1920年1月25日 |
結局 | 1920年拆解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德國級戰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127.6米 |
型寬 | 22.2米 |
吃水 | 8.21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18節(33公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4,850海里(8,980公里)以10節 |
乘員 | 35名軍官、708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德國號戰艦或稱德意志號戰艦(德語:SMS Deutschland)[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所建造的五艘德國級前無畏戰艦的首艦,在兩座雙聯裝炮塔內裝備有四門208毫米40倍徑速射炮作為主炮。該艦由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03年6月開始龍骨架設,1904年11月下水。自1906年8月3日投入艦隊服役,較無畏號提前了幾個月。後者配備有十門大口徑炮,是革命性「全裝重型火炮」概念下的第一艘戰艦,這使得德國號及其同級艦從服役之初便淪為過時。
德國號在入役後便擔任公海艦隊的旗艦,直至其1912年被轉移至第二戰列分艦隊。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7月爆發,它與姊妹艦受命承擔易北河河口及德意志灣的防禦任務,以阻擋潛在的英國入侵可能。德國號與第二分艦隊餘部在戰爭的頭兩年參與了大部分的大規模艦隊行動,並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達到高潮。在戰鬥首日夜晚,德國號及其它前無畏艦於撤退前曾與幾艘英國戰鬥巡洋艦短暫交火。
日德蘭海戰後,前無畏艦被證明在面對更現代化的戰艦時顯得太過孱弱,德國號及其三艘倖存姊妹艦遂被轉移至岸防職責。至1917年,它們被完全撤出作戰,解除武裝,並僅擔任輔助任務。德國號於威廉港被用作宿營船直至戰爭結束。它於1920年1月25日從海軍序列中除名,並在同年售予拆船商,最終於1922年拆解報廢。
設計
1900年,時任國家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的海軍中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促成第二部《德國艦隊法》的通過,為接下來十七年新建20艘戰艦提供了資金保障。第一批是五艘賓士域級戰艦,於20世紀初開始建造;此後不久,設計工作進行了後續改進,成為德國級。德國級艦隻與賓士域級大體相似,惟裝甲防護有所改進。它們還棄用了用於支承副炮的翼炮塔,並將副炮安置在傳統的炮廓內,以節省重量。[2][3]裝備了十門12英寸(300毫米)主炮的英國戰艦無畏號於1906年12月入役。[4]無畏號的革命性設計使得當時德意志帝國海軍的所有主力艦都淪為二流,其中包括德國級。[5][6]
德國號戰艦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25.9米和127.6米,舷寬22.2米,有8.21米的前吃水。它在標準載荷下的排水量為13191噸,滿載排水量為14218。艦隻還配備有兩個重型軍用桅杆。船員編制為35名軍官及708名士兵。[7]艦隻動力由三台三脹式蒸汽機提供,每台負責驅動一副螺旋槳,使得德國號在16,000匹公制馬力(11,768千瓦特)的額定功率下的最高速度達到18節(33公里每小時)。蒸汽由十二台蘇格蘭式船用鍋爐輸送至發動機,鍋爐燃煤所產生的煙氣則通過三副煙囪排出。德國號的燃煤貯存量高達1540噸,它可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均速續航4,850海里(8,980公里)。[7]
德國號的主艦炮為安裝在兩座雙聯裝炮塔內的四門28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註 2],其仰角與前級戰艦賓士域級相同,但射擊範圍增大至270°;採用電動或手動進行旋轉、俯仰等操作,而未採用水壓式。[9]副炮則由十四門獨立安裝在艦舯炮廓內的170毫米40倍徑速射炮組成。另有單架安裝的二十二門88毫米35倍徑速射炮主要用作防禦魚雷艇。此外,依照這一時期主力艦的慣例,它還配備了六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均置於船體的水下部分。[10]艦隻受到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保護。其裝甲帶在水線的厚度為225毫米,並在下緣逐漸弱化至140毫米。艦舯堡壘的重型裝甲主要保護其彈藥艙及輪機艙,而船體兩端則覆以較薄的板材。德國號的主甲板裝甲厚度為40毫米,主炮炮塔的裝甲則有280厚。[7]
服役歷史
建成至1908年
德國號戰艦是繼1874年的德國號鐵甲艦之後,第二艘以「德國」命名的軍艦。這艘現代戰艦旨在與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其它戰艦共同在德國戰列線上作戰。[11]它於1903年7月20日在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始龍骨架設,並於1904年11月19日下水。[2]海試則從1906年8月3日一直持續至9月底。9月26日,當海軍上將海因里希親王登艦升起自己的旗幟時,德國號正式取代威廉二世皇帝號成為現役作戰艦隊的旗艦。其首任艦長是海軍上校威廉·貝克爾,但他僅在艦上服役了一個月,便於9月由海軍上校京特·馮·克羅西克所接替。艦隻被戰術部署至第二戰列分艦隊,以取代舊戰艦魏森堡號[12],但作為艦隊旗艦,它並不隸屬於分艦隊指揮官[13]。海因里希親王是新上任的艦隊總司令,他着手訓練艦隊,尤其強調精準的火炮和部隊的機動性。[14]
1906年12月,德國號參加了在北海的訓練演習,然後返回基爾。1907年2月16日,艦隊更名為公海艦隊。[13]隨後於1907年初在北海的演習中,艦隊巡航至丹麥斯卡恩,接着對基爾的主要海軍基地進行了模擬攻擊。[14]進一步的演習在5月至6月間舉行。6月則在艦隊訓練後巡航至挪威。從挪威回國後,德國號於8月駛往斯維內明德,在那裏,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搭乘自己的遊艇座旗號訪問德國艦隊。此後,艦隊每年都會召集秋季艦隊演習,由艦隊大部於8月及9月舉行。但這一年的演習被迫推遲,以滿足德皇威廉二世在席爾利希錨區對112艘軍艦進行大型海上閱兵。在下一年的秋季演習中,艦隊先是在北海訓練,然後與陸軍第九軍在阿彭拉德周邊進行聯合演習。演習結束後,德國號於9月14日返回基爾。11月,它參加了在卡特加特海峽的部隊訓練[15],然後被送至旱塢進行例行改裝。[16]
1908年2月,德國號參加了在波羅的海的艦隊演習。隨着威廉二世登艦,它於3月7日出席了德國第一艘無畏艦——拿紹號的下水儀式,然後又搭載着威廉二世在小巡洋艦柏林號的陪同下,對德意志灣的黑爾戈蘭島進行視察。5月至6月,艦隊訓練在黑爾戈蘭島外圍舉行;威廉皇儲作為德皇之子,登上德國號觀察了是次訓練。1908年7月,德國號和艦隊餘部駛入大西洋進行大規模的訓練巡航。海因里希親王在前一年曾力推類似的巡航,認為這將使艦隊為海外行動做好準備,並可打破僅在德國水域訓練的單調局面——儘管英德海軍軍備競賽已造成高度緊張的局勢。艦隊於7月17日離開基爾,穿過威廉皇帝運河進入北海,並繼續前往大西洋。在巡航期間,德國號曾分別於葡萄牙的豐沙爾和加那利群島的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作停留。艦隊於8月13日返回德國。秋季演習隨後則從8月27日至9月12日舉行。同年晚些時候,艦隊還巡訪了德國的沿海城市,以答謝民眾對海軍增加開支的支持。[17]
1909-1914年
次年,即1909年,也遵循着幾乎相同的訓練模式。海軍上校埃勒·貝林於4月接替馮·克羅西克成為新任艦長。在6月,德國號以優異的射擊成績贏得了第二分艦隊的「凱撒炮術獎(Kaiser's Schießpreis)」。進入大西洋的另一次巡航是在7月7日至8月1日舉行,期間德國號曾停靠於西班牙的畢爾包。而在返回德國途中,公海艦隊在斯皮特黑德受到了英國皇家海軍的接待。[18]經過另一輪演習後,德國號進行定期檢修。在改裝過程中,德國號配備了額外的基座式探照燈,成為德國海軍第一艘搭載有X光機的艦隻。[16]1909年末,海因里希親王的職位被海軍上將亨寧·馮·霍爾岑多夫接任,後者保留了德國號作為其旗艦的地位。霍爾岑多夫的艦隊總司令任期被烙上了戰略實驗的印記,這是由於新式水下武器造成的威脅與日俱增,以及新的拿紹級戰艦太寬而無法通過威廉皇帝運河。因此,艦隊在1910年4月1日從基爾轉移至威廉港。[19]
1910年5月,艦隊在卡特加特海峽進行了訓練演習。這些都符合霍爾岑多夫的戰略,他設想將皇家海軍吸引至那裏的狹窄水域。年度夏季巡航是前往挪威,隨後是艦隊訓練,期間還於8月29日在但澤舉行了另一次海上閱兵。德國號於該年再度贏得「凱撒炮術獎」。[20]11月,在德國號、通報艦赫拉號及公文船斯雷普尼爾號的陪同下,德皇威廉二世前往弗倫斯堡主持穆爾維克海軍學院的開幕典禮。但由於德國號的吃水太深,以至於無法進入弗倫斯堡峽灣外圍的蓋爾廷灣,威廉二世遂轉移至斯雷普尼爾號。進入波羅的海的訓練巡航隨後在年底進行。[19]1911年3月初,德國號再次搭載威廉二世前往黑爾戈蘭島;這趟旅程之後則是當月於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進行的艦隊訓練。6月和7月,德國號及艦隊餘部在基爾分別接見了英國和美國的海軍分艦隊。同年的秋季巡航僅限於駛至波羅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峽,而德國號也第三次贏得炮術獎。此外,在出訪奧匈帝國進行訓練期間,還舉辦了另外一次海上閱兵,檢閱者包括奧匈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海軍總司令魯道夫·蒙特庫科利。德國總理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也登上德國號出席了閱兵式。10月1日,德國號被解除了對第二分艦隊的戰術部署,這是由於帝國議會批准艦隊保留17艘戰艦在役——第一和第二分艦隊各有8艘戰艦,因此除了旗艦,艦隊自此還可以保留兩個完整的分艦隊。[21][11]
在1912年中期,由於阿加迪爾危機,夏季巡航僅限於波羅的海,以避免在與英國和法國的緊張局勢加劇期間暴露艦隊。9月,在秋季演習之後,德國號於波羅的海水域擱淺。由此造成的損壞需要進入旱塢維修,修復工作於11月完成,這使得該艦得以參加在波羅的海的冬季巡航。[16][22]而在10月的艦隻維修期間,海軍上校胡戈·莫伊雷爾接管了德國號的指揮權[23]。1913年1月30日,霍爾岑多夫卸任艦隊總司令,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威廉二世對其戰略眼光的不滿。海軍中將腓特烈·馮·英格諾爾於當日接任了霍爾岑多夫的職位;但僅一天後,於1月31日,他便將其旗幟從德國號降下,並轉移至新的無畏艦腓特烈大帝號,進而由後者取代德國號為新旗艦。象徵着旗艦的金色艦艏裝飾被移除,德國號回到第二戰列分艦隊的隊伍中。這一年的訓練進程與往年的模式大致相同。德國號曾於1913年末臨時恢復旗艦職責,這是因為腓特烈大帝號正在旱塢進行定期維護。[24][25]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7月14日,前往挪威的年度夏季巡航啟動。七月危機期間的戰爭威脅導致德皇威廉二世在僅兩周後便提前結束行程巡航;艦隊於7月底全數返回港口。[26]德國號在29日抵達基爾,並於8月1日轉移至威廉港。隨着戰爭的爆發,德國號和第二分艦隊餘部被委任在易北河河口擔當海岸防禦。這項任務在10月2日至23日中斷,當時德國號返回威廉港,並從10月27日至11月3日期間於基爾進行大修。11月10日,它參加了進入波羅的海往博恩霍姆島的掃蕩任務,並在兩日後無果而返。至11月17日,該艦再次駐紮於易北河附近的海岸。[27]雖然它的姊妹艦在12月15-16日對突襲英格蘭海岸的任務提供掩護,但德國號卻仍然留在易北河口擔當警戒值勤。[24]
德國號於1915年1月21日返回威廉港,兩天後,英格諾爾臨時將該艦作為旗艦,而腓特烈大帝號則被轉移至波羅的海進行訓練。在此期間,多格灘海戰爆發,德國的大巡洋艦布呂歇爾號被擊沉,而公海艦隊的戰艦卻未能進行干預。於是當英格諾爾在2月1日返回腓特烈大帝號後,其艦隊總司令一職被海軍中將胡戈·馮·波爾取代。德國號重新前往易北河河口開外執行沿海巡邏。1915年2月21日,它駛入基爾的船塢,保養工作持續至3月12日。之後,德國號再度擔當易北河的警戒值勤,並自3月14日起成為第二分艦隊的旗艦,受海軍少將菲利克斯·馮克指揮,但他於8月12日又被弗朗茨·毛弗少將所接替。9月21日,德國號前往波羅的海進行訓練,並於10月11日完結,之後它再次駛入基爾的旱塢維修。[24][27]
沿海防禦值勤一直持續至1916年初。德國號於1916年2月27日至4月7日期間被轉移至伏爾鏗設於漢堡的旱塢作進一步維護。在1916年4月24-25日,德國號及其四艘姊妹艦加入至公海艦隊的無畏艦群——此時已由海軍中將賴因哈德·舍爾擔任總司令,對炮擊英格蘭海岸的第一偵察集群提供支援。[24]在前往預定目標的途中,大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因不慎觸雷而被迫提前返航。第一偵察集群餘部則對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實施了短暫的炮擊。而由於能見度差,行動很快被叫停,並在英國艦隊尚未及攔截前離開。[28]5月4日,德國號又參與了一次在犄角礁外圍針對英國艦隻的出擊,但無功而返[24]。分艦隊演習隨後於5月11日至22日在波羅的海進行。[27]
日德蘭海戰
舍爾計劃立即再次發動向北海進擊,然而塞德利茨號的損壞和第三戰列分艦隊幾艘無畏艦的冷凝器故障迫使計劃被推遲至5月底。[29]行動於5月31日展開,第二戰列分艦隊此時擁有參與戰鬥的最弱戰艦——由於守備易北河口的波美恩號人員不足,且缺少了因損耗嚴重而撤出現役的洛林號;該部隊成為了德國戰列線中的殿後部隊。[30][31]當日16:00前不久,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遇到了由戴維·貝蒂率領的英國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雙方就此展開火炮對決,其中英國的不倦號在17:00過後、[32]以及瑪麗王后號在不足一個半小時後均被摧毀。[33]與此同時,德國的大巡洋艦為了將英國艦隻引向公海艦隊的主力而向南航行。當意識到落入德國人的圈套後,貝蒂將他的艦隻調轉回大艦隊方向。舍爾命令艦隊以最快的速度追擊正在撤退的英國第5戰列分艦隊。德國號及其它前無畏艦比起無畏艦顯著更慢,並迅速落後。[34]至19:30,大艦隊已經抵達現場,面對舍爾具有明顯的數量優勢[35]。德國艦隊的機動性因受到前無畏艦的影響而嚴重受阻;如果舍爾下令立即轉向往德國,他將不得不犧牲速度較慢的艦隻以方便逃脫。[36]
舍爾通過「掉頭交戰」扭轉了艦隊的航向,這一操作要求德國戰列線的每個部隊同時調轉180°[37]。由於落在後方,第二戰列分艦隊無法在調轉後遵循新的航向[38]。因此,德國號及其分艦隊的另外五艘艦都處於德國戰列線的非交戰一側。毛弗曾考慮將他的艦隻移動至戰列線尾端,跟隨在第三戰列分艦隊的無畏艦之後;但當他意識到此舉將會對海軍上將弗朗茲·馮·希佩爾麾下的大巡洋艦機動造成干擾後,他決定取消這項移動。作為替代,毛弗試圖將其艦隻置於戰列線的最前端。[39]當天晚些時候,處境窘迫的第一偵察集群大巡洋艦遭到了其英國同行的追擊。德國號和其它所謂的「五分鐘艦」[註 3]遂通過在對方戰列巡洋分艦隊之間穿行來提供支援。[41]糟糕的能見度使得隨後的交戰變得簡短,德國號在此期間僅發射了一枚280毫米炮。[41]毛弗認為繼續與更強大的戰鬥巡洋艦交戰是不明智的,於是下令向右轉舵8點[註 4]離開。[42]
31日深夜,艦隊編為夜間巡航隊形返回德國。德國號、波美恩號和漢諾威號都落在了國王號之後,以及第三戰列分艦隊的其它無畏艦之後。[43]英國驅逐艦對艦隊進行了一系列攻擊,其中一些是針對德國號。在混戰中,德國號及國王號轉向避開了實施攻擊的驅逐艦,卻因無法明確辨認目標而有效地與之交戰;[44]德國號在濃霧中僅發射了數枚88毫米炮,均無任何效果。[45]此後不久,波美恩號被至少一枚魚雷擊中後爆炸,艦隻碎片灑落在德國號周圍。[46]儘管如此,公海艦隊還是成功突破了英國的驅逐艦群,並於6月1日凌晨04:00抵達犄角礁。[47]數小時後,德國艦隊再抵達威廉港,並由未受損的拿紹級和黑爾戈蘭級無畏艦於錨區外圍組成防禦陣位。[48]在海戰過程中,德國號僅發射了一輪280毫米炮和五枚88毫米炮。該艦及其船員在敵方的炮火中則毫髮無損。[49]
最終行動
日德蘭海戰後,德國號及其三艘倖存的姊妹艦又回到易北河口的警戒值勤。[24]它們也偶爾轉移至波羅的海駐防。日德蘭的經驗表明,前無畏艦在與無畏艦的艦隊作戰中沒有立足之地,因此當公海艦隊於8月18日再次出擊時,它們被留在了基地。[31]7月,海軍上校魯道夫·巴特爾斯取代莫伊雷爾成為德國號艦長;他的任期僅維持了一個月,之後又被末任艦長賴因霍爾德·施密特所接替。[23]1916年底,第二分艦隊的艦隻被撤出公海艦隊。從1916年12月22日至1917年1月16日,德國號被擱置在基爾灣。1月24日,該艦被帶到漢堡進入旱塢維修,這項工作一直持續至4月4日。[31]在船廠期間,德國號移除了其艉部船艛中最前端的一對88毫米炮,並安裝了兩門88毫米高射炮架。[50]
德國號於7月28日駛離易北河口的阿爾滕布魯赫錨地,然後前往波羅的海繼續擔當警戒值勤。在此期間,它曾短暫擔任西波羅的海岸防司令的旗艦,直至9月10日被小巡洋艦斯德丁號所取代。[24][31]8月15日,第二戰列分艦隊解散。兩周後,即8月31日,德國號返抵基爾。它於9月10日退役。然後,德國號在它被轉移至威廉港用作宿營船之前拆除了艦上武器。[24][31]它的許多炮支被改裝至陸地使用,例如海岸炮、野戰炮或列車炮。[51]1920年1月25日,德國號從海軍序列中除名並出售報廢,拆解工作於1922年完成。其艦艏裝飾如今於埃克爾恩弗爾德的水下武器學校中展出,艦鍾則陳列於赫梅馬克莊園的海因里希親王陵墓內。[52]
註釋
腳註
引用
-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86頁.
- ^ 2.0 2.1 Staff,第5頁.
- ^ Hore,第69頁.
- ^ Campbell & Sieche,第21–22頁.
- ^ Herwig,第57頁.
-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88頁.
- ^ 7.0 7.1 7.2 Gröner,第20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90-91頁.
- ^ Staff,第6頁.
- ^ 11.0 11.1 Herwig,第4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5–236頁.
- ^ 13.0 13.1 Staff,第7頁.
- ^ 14.0 14.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7–238頁.
- ^ 16.0 16.1 16.2 Staff,第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5, 238頁.
- ^ 19.0 19.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0–24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1–24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2頁.
- ^ 23.0 23.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5頁.
-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Staff,第1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3–244頁.
- ^ Staff,第11頁.
- ^ 27.0 27.1 27.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4頁.
- ^ Tarrant,第52–54頁.
- ^ Tarrant,第58頁.
- ^ Tarrant,第286頁.
- ^ 31.0 31.1 31.2 31.3 31.4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5頁.
- ^ Tarrant,第94–95頁.
- ^ Tarrant,第100–101頁.
- ^ London,第73頁.
- ^ Tarrant,第150頁.
- ^ Tarrant,第150–152頁.
- ^ Tarrant,第152–153頁.
- ^ Tarrant,第154頁.
- ^ Tarrant,第155頁.
- ^ Tarrant,第62頁.
- ^ 41.0 41.1 Tarrant,第195頁.
- ^ Tarrant,第195–196頁.
- ^ Tarrant,第241頁.
- ^ Tarrant,第242頁.
- ^ Campbell,第299頁.
- ^ Tarrant,第243頁.
- ^ Tarrant,第246–247頁.
- ^ Tarrant,第263頁.
- ^ Campbell,第348, 359頁.
- ^ Dodson,第54頁.
- ^ Friedman,第143頁.
- ^ Gröner,第22頁.
參考資料
- 現代艦船雜誌社. 《德国战列舰实录》. 北京: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Campbell, John. 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8. ISBN 978-1-55821-759-1.
- Dodson, Aidan. Last of the Line: The German Battleships of the Braunschweig and Deutschland Classes. Warship 2014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14: 49–69. ISBN 978-1591149231.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德語).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and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 London, Charles. Jutland 1916: Clash of the Dreadnoughts.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0. ISBN 978-1-85532-992-8.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ships: 1914–1918 (1).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7-1.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