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彭紹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彭紹升
大清候選知縣
籍貫江南長洲縣(今江蘇蘇州
族裔漢族
字號字允初,號尺木,又號二林居士
出生乾隆五年(1740年)
江南長洲縣(今江蘇蘇州
逝世嘉慶元年正月二十日(1796年2月28日)
文星閣[1]
配偶費蘭襄[2]
親屬曾祖彭定求、父彭啟豐、兄彭紹觀
出身
  •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進士
著作
  • 《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阿彌陀經約論》一卷、《一乘決疑論》一卷、《華嚴經念佛三昧論》一卷、《居士傳》五十六卷、《善女人傳》二卷、《二林居集》二十四卷、《一行居集》八卷、《二林唱和詩》、《觀河集》、《測海集》各一卷、《和碩怡賢親王允祥傳》

彭紹升(1740年—1796年2月28日),允初尺木,又號二林居士法名際清江南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樹市)[3]清朝佛教居士進士出身。

生平

紹升十八歲時,與兄彭紹觀同年會試登第,卻引疾未參加殿試

十九歲習,二十歲習古文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二十二歲殿試位列二甲第十八名,賜進士出身。

二十四歲習宋明理學,為究其心,曾修習道教修鍊術三年,然一無所獲。後讀佛書以為道之所歸,此後號知歸子,題其住所為「二林」,二林居士。

二十九歲斷肉食,茹素。

三十歲朝廷命其為官,紹升並未從命。

三十四歲從聞學實定禪師,受菩薩戒,法名際清。後閉關文星閣僧舍,名住所為「一行」。

五十七歲時去世。

行誼

二十二歲舉進士,不任官。少喜陸王心學,後學道教不契,三年無成。又讀憨山紫柏蓮池之書,轉信佛教,精讀大乘小乘經論。後信仰淨土宗,主張一致。建念佛道場,設放生會。

紹升原本服膺陸王心學,貶抑程、朱,認為程朱理學遠離聖人之學。 又認為王陽明之致良知是聖人之學,但陽明後學卻異於聖人之道。他說:「後之學王子者,吾異焉。言知不必良,言良知不必致。知而不必良,則不善不可得而去也;良知而不必致,則無不善者不可得而復也。此其所以異於聖人之學也!」[4]故紹升主張性善,認為知必良,反對陽明後學「知不必良」、「良知不必致」的論點,顯示他認為性善才符合聖人之說,相信這也是他後來學佛,鍾情華嚴經的理由之一。

家世

紹升家世顯赫,曾祖彭定求康熙十五年(1676年)狀元,曾任國子監司業。父彭啟豐雍正五年(1727年)狀元,官至兵部尚書

著作

著有《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阿彌陀經約論》一卷、《一乘決疑論》一卷、《華嚴經念佛三昧論》一卷、《居士傳》五十六卷、《善女人傳》二卷、《二林居集》二十四卷、《一行居集》八卷、《二林唱和詩》、《觀河集》、《測海集》各一卷、《和碩怡賢親王允祥傳》。[5] 由他編纂,經其從子彭希涑等編成計有《淨土聖賢錄》九卷。由他重刊編纂計有《淨土三經》、《念佛警策》上下二卷、《省庵法師語錄》二卷、《西方公據》二卷。[6]

評價

紹升文才頗負盛名。《清朝續文獻通考》:「紹升專心淨業,敝屣榮華,自捷南宮,即辭膴仕歸。既無用世之志,更何有於身後之名!然古文、宗法、震川詩亦功力極深,論乾隆一朝文學者,要不能不數及之也。」[7]

紹升將己之佛學作品寄給徹悟禪師審定時,徹悟禪師回覆道:「仰惟居士深入淨宗,廣陳法施,自他並利,解行俱圓,可謂現居士身,修菩薩行,不違本願,不忘佛屬者矣!向得三經新論,妄為評題,不見罪責,已出分外。茲復寄示種種新刻,屬令論定,益覺赧顏山野。唯教乘大旨,粗知向方,而幼失問學,語不成文,故兩處住持二十餘年,檀護之門未投隻字。今感居士虗懷遠問,為法之誠,遂頓忘固陋,罄己所知,直詞以告。其當否去取,唯高明以自裁焉! 」[8]

註釋

  1. ^ ·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卷2):「乾隆六十年秋,下痢,仍居文星閣。入冬,精神漸耗,將諸善會貲,一一屬付其姪祝華,令以後永久勿替。有僧真清問:『曾見瑞應否?』紹升曰:『有何瑞應?我大事在來年開印日耳。』至嘉慶元年正月二十日清晨。作辭世偈云:『出沒閻浮塵點身,流離瑣尾竟何因。而今驀直西方去,瞥眼收回萬劫春。』遂西向趺坐,念佛而脫,時果為署中開印日,年五十七。」
  2. ^ ·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卷4):「費孺人名蘭襄。世居吳江縣。即彭二林居士妻也。」
  3. ^ 明清時代軍戶的家族關係──衛所軍戶與原籍軍戶之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于志嘉,2003年3月,第七十四本,第一分,P.10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季刊
  4. ^ 彭紹升:〈讀王子書〉,《二林居集》,卷2,頁3。
  5. ^ 《碑傳集》卷一
  6. ^ 呂徵等著,"九O彭際清(1740-1796)/中國佛教人物"存档副本. [2010-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7). .
  7. ^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經籍考21.集.別集中〉,卷277,頁10225。臺北市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8. ^ 釋際醒:〈答江南彭二林居士書〉,《徹悟禪師語錄》,《卍續藏》冊109,頁781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