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斯桂
張斯桂(1816年—1888年),清朝末年中國外交官,日本通,洋務派幹將之一。張是清朝與日本就琉球群島歸屬問題爭議的當事關鍵人物之一[1]。字景顏,號魯生,世稱「張魯生」。
生平
大清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生於浙江省寧波府慈谿縣的莊橋馬徑村,今屬於寧波市城區的江北區[2]。少年時曾考中秀才出身。
在寧波城裏,從學於美國著名傳教士丁韙良(W.A.P. Martin),丁教授張英文,而張教授丁中文,二人互為師生,從而張成為當時清末少有的學貫中西的人士之一。張也被丁韙良評為「中國文人階層中最優秀的一類典型,他們是那種古典知識不會導致對現代科學產生偏見的人」,「是通儒型的人物,有經世之才,也頗知西學」[2]。
1854年,寧波商人聯合寧紹台道,從英國進口中國第一艘機器輪船「寶順輪」,張被任命為指揮員,相當於現今的船長,是接觸到現代輪船現代航海的首批中國人之一。任寶順輪船長期間,張指揮輪船走南闖北,在海上多次擊潰海盜,獲得清朝廷的嘉獎。
1861年,曾國藩識其才幹,在安慶延攬張入幕。張從而為曾從事「幫辦營務」,功勞很大,很受曾的器重。曾曾在日記中贊張「工於製造洋器之法」。曾曾先讓張巡視湘軍的火藥所,再巡視器械所,並委託他協助訓練洋槍炮隊。張並介紹容閎予曾國藩。
1864年,為丁韙良的《萬國公法》中文譯本作序言,被丁評作:「展示了中國人在那個時代非常少見的對國際關係的理解能力」[2]。
收到清廷洋務派的器重,被沈葆楨延攬入幕,受聘福州船政局,擔任總巡各廠,兼管洋務學堂。沈先讓張負責海圖,後委託張仿造西方水雷、電信,推進了近代水雷和電信的國產化,是清末洋務運動的實幹家之一。
1876年,奉旨被清廷賞加三品頂戴。同年,奉命欽差出使日本國,擔任首任副使,成為晚清中國人赴日本調查學習的首批人物之一。曾紀澤、董沛等為他送行。
光緒十四年三月初六,卒於任,享年七十三歲。[2]
外交理念
張委婉比擬當時的中外,或說清朝和列強的關係類似東周時期周天子和各諸侯國的關係。東周時期,周室已經衰弱,而諸侯國中強大者,能「挾天子以令諸侯」。「首善之區,四海同會,萬國來王」,作為中國人,張還有中華本位的思想。[2]
張認為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帝國是當時世界的「四強」,並認識到了工業革命的重要性和學習西方的迫切性。[2]
現今紀念
- 今有張斯桂外交協會,以張斯桂命名,以示紀念
代表著作
- 丁韙良《萬國公法》,張受邀為之作序
- 日本醫書《皇國名醫傳》,張受邀為之作序
- 日本醫書《先哲醫話》,張受邀為之作序
- 高橋二郎譯述、岡千仞刪定的《法蘭西志》,張受邀為之作序
- 《使東詩錄》(光緒十九年・明治二六年・1893年跋)。奠定了張晚清最早「放眼看世界」先驅者之一的地位,是中國人系統學習考察日本近現代社會的肇始。
遺物
- 張斯桂詩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