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開普敦公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開普敦公寓

公寓南端的銳角外形設計
位置武康路240、242、246號
參考編碼XH-J-011-V

開普敦公寓(英語:Kempton Apartment[1]),曾一度名為二四〇公寓,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之一,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武康路240、242、246號。公寓建於1940年,樓高四層,建築設計仿照輪船。

歷史

開普敦公寓建於1940年,起初用作英國建築事務所公和洋行在上海的辦公地點,由業主公和洋行旗下的設計師親自設計。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英國向日本宣戰;開普敦公寓屬於英商所有,因此被汪精衛政府(日本傀儡政權)的敵產管理委員長宇垣完爾日語宇垣完爾沒收。公寓在1942年被汪精衛政府轉手予復興銀行作為行址,其後又在1944年易手至日本政府機構華中振興公司屬下的中大銀行。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中大銀行停業,開普敦公寓收歸國有。1946年4月,國民政府對日本和汪精衛政府在上海營運的金融機構進行接收清算,此後開普敦公寓成為了銀行中高層職員的居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公寓交由上海市房管局管理,並一度改稱為「二四〇公寓」(取自公寓所處位置的道路序號)。根據1989年的數據,公寓住進了四個住戶,共有10名居民。[1][2][3][4]

開普敦公寓在2003年8月18日列入徐匯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並在2015年8月17日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公寓屬於普通民居,建築物內部不開放予公眾參觀。[2][5]

建築結構和特色

開普敦公寓佔地126.7平方米,樓高四層,採用混合結構。公寓底層是附屋,樓上三層則用作住宅用途,每個樓層各有一套住房。[4][5]

公寓的建築造型刻意仿照輪船來設計,是一個很具獨創性的設計。1920至1930年代的上海房地產開發出現混亂局面,開發者爭先恐後地建屋,剩下了不少形狀不規則的「邊角料」地皮;開普敦公寓正正是建在一塊三角形地皮上,所以設計師要因地制宜,讓建築物配合地皮形狀。而且,開普敦公寓建成時用作公和洋行的辦公室,交由自家設計師親自負責,乙方(建築事務所)同時是甲方(業主),因此設計師可以大膽地發揮創意,打造出輪船設計。公寓為現代主義建築,造型簡練而具動感,線條流暢。臨街立面採用簡潔設計,外牆為淡黃色。公寓呈三稜體形狀(模仿船身),因此建築物南端是一個經弧形處理的銳角(模仿船頭)。這個設計可以減輕風切變對建築物的損害,而且建築物朝向正南方的表面積得以最小化,令公寓冬暖夏涼。公寓的窗戶設計都是窗框外凸的,有些窗子是長方形,有些則是內嵌四方形鋼窗的圓形窗洞(模仿船隻舷窗英語Porthole),形成對比效果。[1][2][3][6]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開普敦公寓作為徐匯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的文保碑,由上海市徐匯區文化局立於2003年8月
  2. ^ 2.0 2.1 2.2 开普敦公寓 240 、242、246 Wukang Road, Capetown Apartments.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 [201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3. ^ 3.0 3.1 樂之 (編). 武康路的故事 不止是巴金故居. 新華網. 2011-12-09: 5 [201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4. ^ 4.0 4.1 上海市徐汇区地名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89: 127. 
  5. ^ 5.0 5.1 开普敦公寓. 上海市徐匯區文化局. 2005-03-24 [201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6. ^ 何成鋼. 《武康路》:一艘满载故事的巨轮. 澎湃新聞. 2017-11-07 [201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