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師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師陀(1910年3月10日—1988年10月7日),中國現代作家,原名王長簡,1946年以前用筆名蘆焚,還曾用筆名君西,康了齋等。

生平與創作

師陀生於河南杞縣,因為喜愛評話而對文學發生了興趣,在開封讀中學時即愛好文學。1931年高中畢業後赴北平謀生。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即參加反帝大同盟,進行救亡宣傳工作。1932年1月他以蘆焚為筆名(英文「暴徒」(ruffian)的音譯[1])在丁玲主編的《北斗》雜誌上發表了第一篇小說《請願正篇》,不久又在《文學月報》上發表了姊妹篇《情願外篇》。1932年,他與汪金丁、徐盈創辦了文學雜誌《尖銳》。1936年秋,從北平到上海。1937年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谷》因藝術風格獨特曾獲得《大公報》文藝獎金。

抗日戰爭爆發後,師陀長期蟄居於日軍佔領的上海,和巴金卞之琳結下深厚友誼。他寫下了以戰時上海為背景的長篇小說《結婚》和散文集《上海手札》,展現了一個經濟凋敝、滿目瘡痍、貧富懸殊、底層人艱難求生的上海景象。1941年至1947年,任蘇聯上海廣播電台文學編輯。1946年因發現有人冒用蘆焚筆名發表作品,故改以師陀為筆名,同年發表《果園城記》。他還寫有長篇小說《結婚》等。相繼任過上海戲劇學校教員、上海文華電影製片公司特約編輯,寫過電影劇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師陀歷任上海出版公司總編輯、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1950年曾將朋友沈從文的《邊城》改編為電影劇本,但並未開拍[2]。五十年代師陀曾到河南、山東、東北各地訪問,寫下的作品主要收入《石匠》集中。1957年後一直是作協上海分會專業作家。60年代初期,曾專注於歷史小說和歷史劇的創作,發表了歷史話劇《西門豹》、獨幕喜劇《伐竹記》和歷史小說《西門豹的遭遇》,其中伐竹記獲得李健吾等人的好評。

主要作品

中長篇小說

  • 《無望村的館主》(1941)
  • 《結婚》(1947)
  • 《馬蘭》(1948)
  • 《歷史無情》(1951)

短篇小說集

  • 《谷》(1936)
  • 《里門拾記》(1937)
  • 《無名氏》(1939)
  • 《果園城記》(1946)
  • 《石匠》(1955)

散文集

  • 《黃花苔》(1937)
  • 《上海手札》(1941)
  • 《保加利亞行記》(1960)
  • 《山川﹑歷史、人物》(1979)

註釋 

  1. ^ 师陀全集第八卷,一九八○年十二月三日致刘增杰信.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4年: 6–8. 
  2. ^ 沈从文、师陀与电影《边城》.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8). 

參考資料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中国文学卷,师陀条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劉增傑 編. 师陀研究资料.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