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黎麗茲酒店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座標48°52′04″N 2°19′43″E / 48.86778°N 2.32861°E / 48.86778; 2.32861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黎麗茲酒店
Ritz Paris
巴黎麗茲酒店
詞源凱撒·麗茲
概要
類型酒店
建築風格巴洛克建築
所屬國家/地區法國
行政區巴黎第一區
地址凡登廣場15號
座標48°52′04″N 2°19′43″E / 48.86778°N 2.32861°E / 48.86778; 2.32861
開放1898年6月1日
翻新
  • 1897-1898(第一次)
  • 1980-1987(第二次)
  • 2012-2016(第三次)
擁有者穆罕默德·法耶茲Mohamed Al Fayed
管理者麗茲卡爾頓酒店管理集團
技術細節
層數4(包含復折式屋頂)
設計與建造
建築師
保護情況歸類歷史遺蹟[*]註冊歷史遺蹟[*]
其他資訊
房間數71
套房數71
餐廳數2
酒吧數4
網站
www.ritzparis.com
地圖
地圖
巴黎麗茲酒店在巴黎內的位置

巴黎麗茲酒店(法語:Hôtel Ritz Paris)是巴黎第一區市中心的一間酒店,坐落於凡登廣場15號,是世界上最豪華的酒店之一,同時也是立鼎世酒店集團英語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的成員。

巴黎麗茲酒店最早於1898年開始營業,由瑞士酒店大亨凱撒·麗茲聯合法國名廚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創立,是世界上最早的麗茲酒店[1]它基於一棟十八世紀的私人住宅建成,俯瞰巴黎市中心的凡登廣場,是歐洲第一間在套房內提供浴室、電話和電力的酒店。酒店的奢華很快為其建立起聲譽,顧客涵蓋皇室成員、政客、作家、演員和歌手。為了紀念著名客戶,酒店為數間套房命名,例如可可·香奈兒套房和馬塞爾·普魯斯特套房,酒店中的一間酒吧則被命名為海明威酒吧。酒店餐廳L'Espadon世界聞名,吸引全球廚師來到麗茲-埃斯科菲耶法國烹飪學校學習廚藝。最奢華的套房為帝國套房(Suite Impériale),被法國政府列為國家歷史古蹟。作為奢華上流社會的象徵,巴黎麗茲酒店曾出現在許多著名的小說、戲劇和電影中,例如海明威的《太陽照樣昇起》和比利·懷特的《黃昏之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酒店由德軍接管,用作納粹德國空軍的司令部。1979年,在麗茲家族最後一名成員、凱撒·麗茲的兒子查理斯·麗茲英語Charles Ritz去世後三年,酒店被售予埃及商人穆罕默德·法耶茲。1997年8月31日,威爾斯王妃戴安娜在酒店的帝國套房內就餐,離開酒店後於一場嚴重的車禍中身亡

法國經濟工業就業部為法國最優秀的酒店授予「Palace法語Palace (hôtel)」榮譽稱號,為了獲得這一稱號,巴黎麗茲酒店於2012年8月1日停業進行為期四年、耗資數百萬美元的徹底翻新。[2]2016年6月6日,酒店再度開業。[3]

歷史背景

凱撒·麗茲

凡登廣場最初由盧福瓦侯爵主持建造,但因缺乏資金而廢棄。1699年,項目重啟。1702年,此處建起金融家安托萬·克羅札英語Antoine Crozat的私人住宅,名為「克羅札之家」,藏有美人和巨量的財富。[4]1738年6月7日,克羅札去世,這棟建築被出售後經過多次易手,最終連同毗鄰的拉尊酒店(Hôtel de Lazun)一同由凱撒·麗茲購入。[5]1705年,皇家議會成員安托萬-法蘭索瓦·畢托圖(Antoine-François Bitaut)購買了拉尊酒店的所在地,[6]並建造了一棟私人住宅,數個貴族家庭曾在其中居住,之後變為格拉蒙酒店(Hôtel de Gramont)。建築的立面由皇家建築師儒勒·哈杜安·孟薩爾設計,這位設計師也曾參與設計凡爾賽宮[7]1854年,佩雷爾兄弟法語Péreire brothersFrères Pereire)購得這棟建築,將其用作動產信貸銀行英語Crédit MobilierCrédit Mobilier)的總部。

1888年,瑞士酒店大亨凱撒·麗茲和法國廚師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在德國巴登-巴登開了一家餐廳,後來酒店大亨理查·多伊利·卡特英語Richard D'Oyly Carte邀請兩人前往英國倫敦擔任薩伏伊酒店的經理和主廚。1889年,兩人開始在此工作。[8]薩伏伊酒店在麗茲的管理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一些身世顯赫且富有的顧客,例如愛德華七世。1897年,酒店丟失了價值3400英鎊的酒,麗茲受到事件牽連,因此和埃斯科菲耶一同辭職。[9]據說在他們辭職之前,薩伏伊的顧客非常希望他們能在巴黎經營一間酒店。[10]亞歷山大·馬尼爾·拉博絲特英語Alexandre Marnier-Lapostolle的幫助下,麗茲購置了位於凡登廣場的拉尊酒店,並將其轉變為一間擁有210間客房的酒店。[10]麗茲表示,這間酒店的目標是為顧客提供「王子在家中渴望的一切奢華。」[11]他請建築師查理斯·繆斯英語Charles Mewès升級建築原有的結構。[12]此外,麗茲還對酒店衛生標準有新穎的思考,他要求每間套房內必須配備浴室,減少窗簾和帷幔,儘可能多地讓太陽照進客房。同時,為了讓顧客有回家的感覺,他為酒店配備了英國和法國紳士家中常見的老式家具。[9]

1898年6月1日,巴黎麗茲酒店舉行了盛大的筵席,宣佈正式開業。[13][14]麗茲的精良管理和埃斯科菲耶的優秀廚藝一同讓這間酒店變為奢華、極致服務和高級餐飲的代表,麗茲(Ritz)這一名字成為形容優雅豪華的詞彙。酒店迅速受到巴黎社會名流的追捧,多年來招待了眾多名人,如馬塞爾·普魯斯特史考特·費茲傑羅歐内斯特·海明威愛德華七世,時裝設計師可可·香奈兒更是在巴黎麗茲酒店居住超過三十年。[15]酒店內的許多套房都以它們過往顧客的名字為名。海明威曾說:「在巴黎,不住麗茲的唯一理由是沒錢」。[16]

皮埃爾-佐治·讓尼奧英語Pierre-Georges JeanniotPierre-Georges Jeanniot)於1904年描繪的巴黎麗茲酒店花園中的茶會。

瑞士畫家皮埃爾-佐治·讓尼奧英語Pierre-Georges Jeanniot曾於1904年和1908年創作兩幅繪畫,描繪巴黎麗茲酒店花園中的茶會。1909年,普魯斯特在酒店創作了《追憶似水年華》的片段。[17]1910年,酒店擴建。1918年,凱撒·麗茲去世,酒店由他的兒子查理斯·麗茲英語Charles Ritz繼承。1919年,羅馬尼亞瑪麗皇后與兩位女兒伊利沙伯英語Elisabeth of Romania瑪麗亞英語Maria of Yugoslavia巴黎和會中代表大羅馬尼亞進行談判,期間下榻巴黎麗茲酒店。多年來,許多重要的皇室成員以及國家元首在巴黎麗茲酒店留宿、就餐。傳聞稱,愛德華七世和情人曾被卡在酒店狹窄的浴缸內。[18]1935年,主廚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去世。

1976年查理斯·麗茲去世後,酒店進入緩慢衰落的時期。[19]顧客流失使酒店經營第一次出現虧損。1979年,埃及商人穆罕默德·法耶茲耗資2000萬美金購入巴黎麗茲酒店,並任命弗蘭克·克萊因(Frank Klein)為總經理,拯救了這間酒店。克萊因則讓米芝蓮三星餐廳莉朵嫣亭英語Pavillon Ledoyen的主廚蓋伊·勒蓋法語Guy Legay(Guy Legay)負責酒店廚房。[19]在營業期間,法耶茲花費數年時間翻新酒店,使用拱廊連接毗鄰的兩棟建築和時裝店。[18]其中,1980年至1987年,酒店的翻新工程由建築師伯納德·古切羅(Bernard Gaucherel)領導。整整十年的工程耗資達2.5億美金。翻新後,餐廳擁有全新的裝潢,地下室增設泳池、健身房、水療中心。酒吧被重命名為海明威酒吧。[19]1988年,為紀念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麗茲-埃斯科菲耶法國料理學校成立。[20]

2012年8月1日,巴黎麗茲酒店歷史上首次閉店,進行大範圍的修復。[21]原計劃於2015年末再度開業,[22]後推遲至2016年3月。當地時間2016年1月19日07:00,酒店屋頂發生大火。15輛消防車、60名消防員參與滅火。[23]最終,經過為期四年、耗資數百萬美元的翻新後,酒店於2016年6月6日再度開業。[24]修復前,酒店擁有159間房間,包括103間公寓、56間套房;修復後酒店擁有142間房間,公寓71間、套房71間,其中15間為頂級套房。

進入21世紀,巴黎麗茲酒店被評為世界最奢華、最著名的酒店,同時還獲得歐洲最佳、巴黎最昂貴的酒店等殊榮。[17][25][26][27][28]巴黎麗茲酒店還是立鼎世酒店集團英語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的成員。[29]

重要歷史事件

巴黎利茲酒店的入口

1940年夏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將司令部設置在巴黎麗茲酒店,首領為赫爾曼·戈林[3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内斯特·海明威曾多次入住巴黎麗茲酒店。他在酒店中得知妻子想要與他離婚的消息,他將妻子的照片丟入馬桶中,並用手槍向照片射擊。[31]

1997年8月31日,威爾斯王妃戴安娜、穆罕默德·法耶茲的兒子多迪·法耶茲以及他們的汽車司機亨利·保儸在巴黎麗茲酒店的帝國套房就餐後,與保鏢崔佛·里斯·瓊斯英語Trevor Rees-Jones (bodyguard)離開酒店,汽車來到阿爾瑪橋時發生嚴重車禍,王妃本人、法耶茲和保羅在車禍中身亡。[32]

2018年1月10日,五名男子從酒店中盜走價值數百萬歐元的珠寶,最終三人在逃跑時被抓獲。[33]

建築

巴黎麗茲酒店的南側

巴黎麗茲酒店和其前方的廣場是路易十四當政時期的古典建築傑作。17世紀晚期,皇家建築師孟薩爾設計了建築的立面。1705年,安托萬-法蘭索瓦·畢托圖購置了這塊土地並開始建造這棟建築。酒店合併了臨近凡登廣場和康朋街的建築,因此顧客除了可以從正面望向凡登廣場之外,還能從客房中俯瞰位於酒店後方的花園。

巴黎麗茲酒店是歐洲第一間在套房內提供浴室、電話和電力的酒店。[16][34]包含復折式屋頂在內,酒店共有四層,截至2016年有142間客房[18]、一家米芝蓮二星餐廳、四家酒吧以及一家簡餐餐廳。

公寓和套房

客房內的浴缸、淋浴設施和桃色毛巾

20世紀70年代,旅遊刊物《假日英語Holiday (magazine)》提到,「幾乎每位皇室國家元首都曾在這最舒適的亞麻床單上小睡,站在15英尺高的天花板下,視線穿過巨大的窗戶看向優雅的凡登廣場」。[35]弗羅默旅行指南》將巴黎麗茲酒店評為「歐洲最佳酒店」,稱「公共客廳擺放了博物館級的古董家具。每間客房都有不同的裝潢,多數擁有路易十四或路易十五的風格,皆配備精美的地毯、卵石壁爐、壁毯、黃銅床架和其他奢華裝飾。愛德華七世和情人曾卡在麗茲的浴缸內,因此後來的浴缸都又大又深。」[18]浴室配有獨特的金天鵝水龍頭以及桃色的毛巾和浴袍,因為相比白色,桃色更能顯出女性膚色的美麗。[36]

麗茲可能是巴黎最昂貴的酒店,[26]僱傭超過600名員工,[36]截至2017年5月,公寓房價從每晚1100歐元起,[37]套房房價則從每晚3500歐元起,最奢華的帝國套房達20000歐元一晚。[38]酒店共有15間「頂級套房」,麗茲稱「它們是美學家的世界,十八世紀的鑲板倒映着飽含深意的天花板、無價的古董家具以及舊主人的故事。每間套房都是獨一無二的,似乎至今仍傳遞着過去在這居住的著名房客的精神。」[39]旺多姆套房是酒店最寬敞的套房之一,擁有紅色象牙主題,配備路易十四式家具,能通過巨大的窗戶望向廣場。[40]凱撒·麗茲套房同樣能俯瞰廣場,放有路易十五式家具和一幅麗茲的肖像。其中一間房間的床罩有綠色和亮黃色的裝飾,另一間房間則是絲質的仿花圖案。[41]套房客廳的門使用金箔鑲邊。[41]艾頓·莊套房主色調為草莓粉色和奶油色,共有兩間房間,配有厚實的粉色地毯和閣樓窗戶。[42]據報道,約翰在他42歲生日時曾租下整個樓層。[43]溫莎套房配有壁毯、鍍金線腳以及愛德華八世和溫莎公爵夫人華里絲·辛普森的肖像。房間擁有路易十六式的家具和配色,例如杏仁綠、鮭紅和珍珠灰。[44]主臥室的色調為珍珠灰,這種顏色是華里絲的最愛,因此麗茲稱其為「華里絲藍」。[44]時裝設計師可可·香奈兒曾在可可·香奈兒套房生活35年。房間面積1670平方英尺,包括兩間臥室和一間客廳,以烏木海岸風格的面漆點綴,擁有中式家具、巴洛克式鏡子、巨大的沙發以及大郡主風格的床罩。[39]據稱,套房「配備了最精密的技術,包括傳真、極可意蒸氣浴缸以及現代的步入式衣帽間」。[45]

帝國套房

帝國套房(Suite Impériale)是巴黎麗茲酒店內最奢華的套房,被列為法國國家歷史古蹟。[46]帝國套房位於酒店一樓,包含兩間臥室、一間客廳和一間餐廳。[45]套房擁有20英尺高的天花板,[45]懸掛着枝形吊燈,從窗戶可以望向凡登廣場,兩扇窗之間是巨大的金邊巴洛克式鏡子,家具主要為紅色與金色,四帷柱大床據說與瑪麗·安東妮凡爾賽宮的床一樣。[46]另一間房間則是路易十六式風格,放有華蓋床。[45]套房內有大量法國藝術品,浮雕和18世紀的鑲板是套房的歷史古蹟,因此受到保護。浴室過去是女性的閨房,面向凡登廣場,室內有極可意浴缸、蒸汽淋浴設施、等離子電視、梳妝櫃,結合了18世紀的法國傳統以及21世紀的現代化。[45]套房同時還配備了DVD播放器、高速網絡和傳真,客廳旁是保時捷設計的廚房,放有Chroma廚刀,[47]甚至還有收藏各種法國酒類的小型私人酒窖。[45]多年來,帝國套房接待過許多世界最著名的顧客,例如伊朗沙阿和美國總統佐治·H·W·布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戈林在此居住。威爾斯王妃戴安娜多迪·法耶茲在此吃完人生的最後一餐。2007年世界旅遊大獎將帝國套房評為「歐洲傑出套房」。[48]

餐廳和酒吧

Hôtel Ritz Paris.

L'Espadon

L'Espadon(劍魚)是巴黎麗茲酒店的一家餐廳,由查理斯·麗茲於1956年創立。[49]查理斯是釣魚愛好者,因此將餐廳命名為一種魚的名字。[50]酒店首任主廚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的烹飪風格對L'Espadon有很深的影響,因此餐廳提供「傳統法國烹飪風格與現代風格相結合的料理」。[50]餐廳由屢獲殊榮的酒店第九任主廚米歇爾·羅斯英語Michel Roth掌廚。2009年,L'Espadon獲得米芝蓮指南二星評級。[16][51]

1986年至1999年,蓋伊·勒蓋法語Guy Legay擔任餐廳主廚,他被評為巴黎最好的廚師之一。[52][53][54]1999年,《君子雜誌》發表文章描述道,「穿過長長的、擺滿鏡子和展示櫃的走廊,走進L'Espadon,餐廳的攝政風格似乎圍繞着你旋轉,很容易想像到歐内斯特·海明威和瑪蓮·德烈治一同坐在這品嘗蓋伊·勒蓋烹製的嫩滑炒蛋……」[54]餐廳「擁有如同視覺陷阱般華麗的天花板,懸掛着裝飾布幔,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室外的庭院」。庭院內種植着綠色植物,擺放了數座雕像和一座噴泉。酒店僱傭了五家花商來提供鮮花。[36]

酒吧

海明威酒吧

巴黎麗茲酒店共有三家酒吧,分別名為麗茲酒吧、旺多姆酒吧和海明威酒吧。麗茲酒吧在康朋街入口內左側,其富有魅力的雞尾酒會以及首席酒保弗蘭克·梅耶爾(Frank Meier)獨特的調酒技術讓這家酒吧享有盛譽。弗蘭克·梅耶爾自1921年起擔任麗茲酒吧的首席酒保,直至1947年去世。[55]他調製的最著名的雞尾酒之一是濃烈的「彩虹」,含有茴香酒、薄荷、黃查特酒、櫻桃白蘭地、蒔蘿利口酒、綠查特酒和科尼亞克白蘭地。[55]酒吧擁有維多利亞式裝潢風格,配備紅色天鵝絨扶手椅、卵石壁爐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雕塑。[56]麗茲酒吧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家酒店酒吧。[19]

海明威酒吧是歐内斯特·海明威最喜愛的酒吧。[16]酒吧保持原始的裝潢,使用大量木質鑲板以及皮質家具。酒吧牆面掛有25張照片,照片中是激起海明威靈感的地點和人物。

旺多姆酒吧是富有的巴黎人喜愛的下午茶地點。酒吧放置有木質家具和一架大鋼琴。[57]夏季時分,酒吧的門會敞開,讓顧客能走向庭院和露台。

麗茲-埃斯科菲耶學校

入夜,巴黎麗茲酒店的東側

麗茲-埃斯科菲耶法國烹飪學校成立於1988年,以紀念法國名廚佐治斯·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20]學校的精神根植於埃斯科菲耶的名言:「美味的料理是幸福的基礎」。學校從酒店後方的入口進入,提供訓練課程以及廚師研討班。[58][59]

麗茲健康俱樂部

麗茲健康俱樂部擁有18000平方英尺的游泳池,是巴黎酒店中最大的游泳池,麗茲稱其為「巴黎最優秀的室內游泳池」。[51][60]泳池的建設受到古希臘古羅馬浴場的啟發,天花板掛有浮雕,泳池配備了噴氣水流以及水下音響。健康俱樂部提供一系列健康服務,例如區域反射療法、瑞典式按摩以及指壓按摩[61]

大眾文化

巴黎麗茲酒店作為富裕、豪華的象徵,常常出現在著名的大眾文化中。

小說和戲劇

迷惘一代的小說常常出現巴黎麗茲酒店,例如史考特·費茲傑羅的《夜色溫柔》以及歐内斯特·海明威的《太陽照樣昇起》。諾爾·克華德所著的戲劇《半世界英語Semi-Monde》詳細描繪了巴黎麗茲酒店,戲劇虛構了1924年至1926年一位巴黎社會精英淫亂、揮霍無度的生活。[62]布萊特·伊斯頓·埃利斯的小說《格拉莫拉瑪英語Glamorama》(Glamorama)中,一群超級模特轉變為恐怖分子,在巴黎麗茲酒店安裝炸彈,炸毀建築。[63]小說《達文西密碼》中,主人公羅柏·蘭登身處巴黎時入住這間酒店。蘿倫·薇絲柏格英語Lauren Weisberger(Lauren Weisberger)所著的小說《穿Prada的惡魔》中,安德莉亞·薩克斯(Andrea Sachs)和米蘭達·普瑞斯特利(Miranda Priestly)也曾在此留宿。伊恩·弗萊明創作的占士·邦小說《俄羅斯之戀》中,終章的故事便發生於巴黎麗茲酒店。反派羅莎·克萊勃英語Rosa Klebb住在602號房間,與邦德戰鬥,最終死亡。[64]朱利安·費羅斯英語Julian Fellowes的著作《勢利小人》(Snobs)中,參加厄爾·布勞頓(Earl Broughton)婚前單身派對的賓客在麗茲留宿。

電影

巴黎麗茲酒店曾出現在許多電影裏,柯德莉·夏萍出演其中三部。史丹利·杜倫導演的1957年電影《甜姐兒》中,舞蹈《你好,巴黎!》(Bonjour, Paris!)描繪了凱·湯普森(Kay Thompson)與一群穿着成麗茲腳夫的舞者一同在酒店門前跳舞的場景。而在比利·懷特導演的1957年電影《黃昏之戀》中,赫本與加利·谷巴在酒店套房內相戀,電影中的多數劇情都在此發生。1966年電影《偷龍轉鳳》中同樣能找到巴黎麗茲酒店的身影,赫本佩戴標誌性的紀梵希黑色蕾絲眼罩、身着燕尾裙在酒店酒吧中與彼得·奧圖相戀。[25][65]在印度電影《夏夜狂舞》中,阿彼錫·巴克罕在麗茲與拉臘·杜塔相遇。[66]

參見

參考文獻

  1. ^ Hotels in France. lhw.com. [2009-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01). 
  2. ^ Frankenberg, Roberto. The new superstar hotels of Paris. Condé Nast traveller. 2012-02-14 [2018-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2). 
  3. ^ Ritz Paris : Paris, France : 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 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4. ^ Saugrain, Claude. Dictionnaire universel de la maison ancienne et Moderne. Paris. 1726 (法語). 
  5. ^ Menard, Pierre. Midi, Cherche , 編. Le Français qui possédait l'Amérique. : 109–115. ASIN 2749148294 (法語). 
  6. ^ 玛格丽特-安洁莉克·鲁伊勒的讣告. 文雅信使 (212). 1749-12 (法語). 皇家議會成員安托萬-法蘭索瓦·畢托圖於1735年6月17日去世(他的遺孀瑪嘉烈-安潔莉克·魯伊勒的訃告中提及) 
  7. ^ Jules Hardouin-Mansart. fr.structurae.de. [2009-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9) (法語). 
  8. ^ F. Ashburner. Escoffier, Georges Auguste (1846–1935).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05 [2004] [2018-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9. ^ 9.0 9.1 Allen, Brigid. Ritz, César Jean (1850–1918).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05 [2004] [2018-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10. ^ 10.0 10.1 Michelli, Joseph. The New Gold Standard: 5 Leadership Principles for Creating a Legendary Customer Experience Courtesy of the Ritz-Carlton Hotel Company.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8-06-13: 3 [2011-05-20]. ASIN 0071548335. ISBN 978-0-07-15483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11. ^ Magi, Giovanna. All Paris. Casa Editrice Bonechi. 1978: 33 [2011-05-20]. ASIN 8870091910. ISBN 978-88-7009-1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12. ^ Gray, Alexander Stuart; Breach, Jean; Breach, Nicholas. Edwardian architecture: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1986-01-01: 259 [2011-05-20]. ASIN 0877451362. ISBN 978-0-87745-13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13. ^ Ryersson, Scot D.; Yaccarino, Michael Orlando. Infinite variety: the life and legend of the Marchesa Casati. U of Minnesota Press. 2004-08-11: 25 [2011-05-20]. ASIN 0816645205. ISBN 978-0-8166-45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14. ^ Metzelthin, Pearl Violette Newfield. Gourmet 41 (1-6). Condé Nast Publications. 1981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15. ^ Hôtel Ritz Paris : Hôtel de luxe 5 étoiles Paris. Hotel Place Vendôme. ritzparis.com. [2014-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 
  16. ^ 16.0 16.1 16.2 16.3 MacDonell, Nancy. In the Know. Hardie Grant Publishing. 2008-06-01: 195 [2011-05-20]. ISBN 978-1-74066-6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17. ^ 17.0 17.1 Prince, Danforth; Porter, Darwin. Frommer's France 2011. Frommer's. 2010-10-12: 7 [2011-05-20]. ASIN 0470614382. ISBN 978-0-470-6143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18. ^ 18.0 18.1 18.2 18.3 Porter, Darwin; Prince, Danforth. Frommer's Paris 2011. Frommer's. 2010-09-21: 111 [2011-05-20]. ASIN 0470614412. ISBN 978-0-470-614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19. ^ 19.0 19.1 19.2 19.3 Hotchner, A. E. As the Paris Ritz Shutters, Remembering Its Mysteries, Misbehaviors, and Unhurried Luxuries. Vanity Fair. 2012-06-21 [2018-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6). 
  20. ^ 20.0 20.1 Ritz Escouffier School.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2). 
  21. ^ A Legend in Progress | Ritz Magazine. ritzparis.com. [2014-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22. ^ Hamm, Catharine. The Ritz Paris, where Hemingway once hung out, now looks at a year-end reopening. Los Angeles Times. 2015-06-05 [2018-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2). 
  23. ^ Paris Ritz: Fire under control at world-famous hotel. BBC News Online. [2015-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9). 
  24. ^ Edwards, Natasha. Paris puts on the Ritz. The Telegraph. 2016-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8). 
  25. ^ 25.0 25.1 Gubler, Fritz; Glynn, Raewyn. Great, grand & famous hotels. Great, Grand & Famous Hotels. 2008: 6 [2011-05-20]. ASIN 0980466709. ISBN 978-0-9804-66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26. ^ 26.0 26.1 McBride, Bunny. Molly Spotted Elk: A Penobscot in Paris.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September 1997: 166 [2011-05-20]. ASIN 0806129891. ISBN 978-0-8061-298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27. ^ Orange Coast Magazine. Emmis Communications. July 1987: 38 [2011-06-08]. ISSN 0279-04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28. ^ Mack, James Leonard. My Life, My Country, My World. Dorrance Publishing. 2008-11-30: 104 [2011-06-08]. ASIN 080597881X. ISBN 978-0-8059-78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29. ^ American Hotel Association Directory Corporation; American Hotel & Motel Association. Directory of hotel and motel companies. American Hotel Association Directory Corp. 1994: 10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30. ^ Mitcham, Samuel W. The rise of the Wehrmacht: the German armed forces and World War II. ABC-CLIO. 2008: 371 [2011-05-20]. ASIN 027599659X. ISBN 978-0-275-9965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31. ^ Paris hotel still puttin' on the Ritz. Lawrence Journal-World. 1993-10-25: 7D [2015-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32. ^ Solomon, Michael. Luxury Lineage: A Brief History of the Ritz Paris. Forbes.com. 2016-06-15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3). 
  33. ^ Zemouri, Aziz. Braquage au Ritz : la totalité du butin retrouvée, 3 suspects déférés. Le Point. 201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1) (法語). 
  34. ^ Denby, Elaine. Grand Hotels: Reality and Illusion. Reaktion Books. 2004-04-02: 122 [2011-05-20]. ASIN 1861891210. ISBN 978-1-86189-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35. ^ Holiday. Curtis. February 1977: 8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36. ^ 36.0 36.1 36.2 Montgomery, Cheryl. Hotel Ritz. Paris Escape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 
  37. ^ Prestations et Tarifs.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6) (法語). 
  38. ^ Prestations et Tarifs.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6) (法語). 
  39. ^ 39.0 39.1 Coco Chanel Suite.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6) (法語). 
  40. ^ Vendôme.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7). 
  41. ^ 41.0 41.1 César Ritz.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4). 
  42. ^ Elton John.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3). 
  43. ^ Keith. The Beatles Diary Volume 2: After The Break-Up. Music Sales Limited. 2009-10-27: 421 [2011-05-20]. ASIN 0711983070. ISBN 978-0-85712-0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44. ^ 44.0 44.1 Windsor.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3). 
  45. ^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Ritz Paris (PDF). Leaders Magazine. April 2010, 33 (2): 158 [2011-05-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6-24). 
  46. ^ 46.0 46.1 Imperial.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7). 
  47. ^ Imperial Suite, Hotel Ritz, Paris - CHROMA Cnif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8). 
  48. ^ Europe's Leading Suite 2007. World Travel Award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0). 
  49. ^ Réalités. Réalités Monthly Magazine. 1956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50. ^ 50.0 50.1 L'Espadon. Grand Luxury Hotel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8). 
  51. ^ 51.0 51.1 Rodwell, Edward. Quintessentially Reserve 2010. Quintessentially Publishing. : 153 [2011-05-20]. ASIN 0955827051. ISBN 978-0-9558270-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52. ^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hef Receives Top Honors in Culinary Challeng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5). 
  53. ^ New York Magazine. New York Media, LLC. 1986-09-15: 40 [2011-05-20]. ISSN 0028-73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54. ^ 54.0 54.1 Esquire. Esquire, Inc. 1999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55. ^ 55.0 55.1 Gubler, Fritz. Waldorf hysteria: hotel manners, misbehaviour & minibars. Great, Grand & Famous Hotels. 2008-12-25: 54 [2011-05-20]. ASIN 0980466717. ISBN 978-0-980466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56. ^ The Ritz Bar.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7). 
  57. ^ Bar Vendôme.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4). 
  58. ^ Ecole Ritz Escoffier. Ecole Ritz Escoffier. [2017-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2). 
  59. ^ Williams, Nicola; Berry, Oliver; Fallon, Steve. Lonely Planet France. Lonely Planet. 2009: 87 [2011-05-20]. ASIN 1741049156. ISBN 978-1-74104-91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60. ^ The Ritz Health Club.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4). 
  61. ^ Modelage and body-care treatments. Hôtel Ritz Paris.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3). 
  62. ^ Hoare, Philip. Noël Coward: a biography. Sinclair-Stevenson. 1995: 157 [2013-04-22]. ASIN 0684809370. ISBN 978-06848093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63. ^ Tomberger, Michaela. New novels for young readers in/of the 1980s - Narrative strategies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novel's world. GRIN Verlag. 2002-01-13: 80 [2013-04-22]. ISBN 978-3-638-1088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64. ^ Chapman, James. Licence to thrill: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James Bond films. I. B. Tauris. 2007 [2011-05-20]. ASIN 1845115155. ISBN 978-1-84511-51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65. ^ Gary, Cary remain frisky past fifty. Life (Time Inc). 1957-08-12, 43 (7): 79 [2011-05-20]. ISSN 0024-3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66. ^ Jhoom Barabar Jhoom. Film Journal. [201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4). 

48°52′04″N 2°19′43″E / 48.86778°N 2.32861°E / 48.86778; 2.32861

外部連結